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她一生輔佐了三位帝皇,去世之前出了道難題,康熙37年都沒解決

她一生輔佐了三位帝皇,去世之前出了道難題,康熙37年都沒解決

一個人的能力大小,光靠眼睛看是不行的。就拿武則天來說,作為一個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名正言順的女皇帝,她使用的手段相信很多人都不贊同,但是她的成功也是沒有人可以複製的。相比於武則天,中國歷史上還有一個女人名氣不比武則天小,但是其手腕和口碑卻受到大多數人的讚賞。她就是一生輔佐了三位帝皇的「女強人」——孝庄皇后。

才智過人

孝庄是皇太極的第五位正妃,雖然排名靠後,但是她憑藉著其聰明才智為朝廷招賢納士深受皇太極的喜愛。得妃若此,夫復何求?可是令皇太極更意想不到是,在皇太極死後,她竟然將年僅6歲的兒子推上皇位,不僅如此,在她的操辦下一度使得清朝走向了盛世,被萬人敬仰。

臨死之前出難題,康熙37年都沒有解決

按理來說,孝庄這麼大的成就和貢獻在死後應該葬入昭陵。但是在離世之前,她告訴康熙:你爺爺去世的早,而且昭陵又離得那麼遠。我又捨不得你和你爸爸,不如在我走了之後,就將我葬在遵化清東陵吧。康熙聽了之後,也是照她說的做,並沒有將孝庄和皇太極葬在一起。但是作為皇后的身份葬在遵化清東陵是不符合規矩的。為此,他在東陵的風水牆的外邊建了一個殿堂,暫且安置孝庄的棺槨。可是這一放就是37年。直到康熙下葬,孝庄的棺槨都還在「暫安奉殿」,沒有下葬。

一時間眾說紛紜

作為康熙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康熙的做法似乎有些說不過去。古人都講究入土為安,你康熙都入土為安了,把你奶奶還放在外邊?這是不是不孝啊?民間傳說更是離譜:有人說孝庄為了兒子能夠坐穩江山,下嫁多爾袞。是孝庄沒有臉面和皇太極合葬,只好葬在東陵守護後代子孫。可是歷史上並沒有孝庄下嫁多爾袞的記錄,這一說法不攻自破。還有「託夢」一說,話說孝庄死後,在抬著棺槨經過東陵的時候突然沉重無比,128個人抬著棺槨都寸步難行,只能暫且放下,可是放下後怎麼也抬不起來了。當天晚上康熙做夢,孝庄對他說:「現在這個地方就不錯,不如就在這將我安葬吧。」就這樣有了「暫安奉殿」。可是這麼玄乎的說法也解釋不過去。

困擾康熙37年的事情,最終被雍正解決了

康熙死後,雍正即位。既然事情已經出了,就必須儘快想辦法解決掉。在雍正看來:康熙做了61年的皇帝,盛世民安肯定是孝庄太后的保佑。這麼說來「暫安奉殿」這個位置是個好地方,那不如就改名為陵寢,後來喚名「昭西陵」與皇太極的昭陵雖然遠隔千里但還是一個體系。而且並不違背規矩,孝庄的遺願也可以達成。就這樣,孝庄的棺槨停放了37年後終於得以安葬,並且成為了清朝第一個獨立的皇后寢陵。這樣也不負孝庄一生的功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熙 的精彩文章:

清東陵王族陵墓皆被毀,為何唯獨康熙、順治陵墓未遭毒手?

TAG:康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