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不愧為張良後裔,精準預測董卓結局,用一成語指明生存之道

此人不愧為張良後裔,精準預測董卓結局,用一成語指明生存之道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張范傳》,時間是在獻帝永漢元年(公元189年),所牽涉的人物是張昭。原文如下:

弟承,字公先,亦知名,以方正征,拜議郎,遷伊闕都尉。董卓作亂,承欲合徒眾與天下共誅卓。承弟昭時為議郎,適從長安來,謂承曰:「今欲誅卓,眾寡不敵,且起一朝之謀,戰阡陌之民,士不素撫,兵不練習,難以成功。卓阻兵而無義,固不能久;不若擇所歸附,待時而動,然後可以如志。」

這段記載的大意是:張范的弟弟張承,字公先,當時也非常有名,因為行為端正正派被朝廷徵召,擔任議郎之職,升任伊闕都尉。後來董卓作亂,張承想要招兵買馬與天下豪傑一起征討董卓。

張承的弟弟張昭時任議郎,正好從長安來,對張承說:「現在起兵消滅董卓,分明死強弱懸殊,無法獲勝。況且這是倉促之間想出的計劃,憑藉的又是一幫田間的農民,士卒沒有受過恩撫,難以成功。董卓依仗兵力卻毫無道義,註定不能長久。不如慎重選擇一方豪傑,等待有利時機採取行動,這樣才能如願。」

本文要說的成語,便出自張昭之口,叫做「待時而動」,意為等待有利時機採取行動。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是《周易》中的「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

文中的張昭是誰,其實並非後來大名鼎鼎的江東元老,而是門第顯赫的東漢豪族。張昭的先祖,是西漢開國謀士張良,其家族中曾出現過張歆、張延這樣的高官。到了張昭這一代,大哥張范和二哥張承都是名士。大哥張范曾拒絕了「四世三公」的豪門袁家的提親,受到不少士人的追捧。

與先祖張良一樣,張昭對於天下大勢有著清醒的認識。在與哥哥的這番話中,他不僅預測關東諸侯戰力孱弱,並非董卓的對手,同時也對斷定董卓始終不會長久。而事實的發展也證明,張昭的判斷是非常精準的。

這裡附帶說一句,張范和張承後來又加入了曹操集團,成為謀謨之士,唯獨張昭不知去向,也不知最後的結局如何。

參考書籍:《三國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呂蒙說過一成語,從此馳騁疆場,並非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後面還有一句,或許那才是諸葛亮的真實心態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