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又來一部差片,Netflix為何要做爛科幻片大戶

又來一部差片,Netflix為何要做爛科幻片大戶

鄧肯·瓊斯(Duncan Jones)的科幻新片,醞釀了十五年的故事,「獻給父母」(他的父親可是大衛·鮑伊),Netflix出品。除去最後一條,《靜音》(Mute)都符合對一部好電影的期待。

然而這部設置在50年後柏林的致敬《銀翼殺手》之作僅得爛番茄觀眾好評率52% ,豆瓣評分4.7,觀眾難以相信《月球》(Moon,2009)和《源代碼》(Source Code,2011)的導演竟會拿出這樣一部作品。

一敗塗地的評分和媒體口碑部分源自科幻片愛好者對類型片的刻板印象,而《靜音》並不是一部「科幻片」。它的本質是帶有未來元素的古典片,尋人—尋仇、喧囂—靜默的肌理,宗教、軍隊、底層黑幫共同構成底色,未來高科技城市濕漉漉的冷感其實非常適合這樣一個古典故事。

但它為什麼撲街了?科幻電影(爛片)大戶Netflix又為什麼可以承受一次一次撲街?

《靜音》海報

1

瑞典影星亞歷山大·斯卡斯加德高大如北歐神話,憂鬱眼神和濃重眼袋像夢遊的神落到人間,茫茫然不知在人間該幹什麼。

他演酒保Leo,摯愛的藍發女友先是告訴他,「我愛你,但是我有一個秘密」,然後消失了。斯卡斯加德於是開始尋找女友,在柏林的地下世界。

五十年後的柏林更現代便利,外賣由無人機送達,但打保齡球還得老老實實用手。這裡也依然是柏林,影片中出現的場所均拍攝自柏林,地標可辨。《月球》的彩蛋埋在各處,所以鄧肯·瓊斯說這是他的科幻世界中一員,共享同樣的時空,彼此的故事完全獨立。

瓊斯是個浪漫的人,未來柏林的種種高科技設置(包括酷似《銀翼殺手》的未來感公寓)和劇情之間完全沒有聯繫。它們只是充當昂貴的背景,證明古老的故事無論在什麼時空背景都會反覆發生。這個故事發生在西部小鎮或者荒蠻之地或許更合適。

Leo在尋找女友的過程中遇到形形色色的人,變性人性工作者、黑幫大小頭目和打手,退役美軍醫生,女友的母親,都是邊緣人。

但這些本來有血肉的人物彼此間缺乏勾連的關係,還被瓊斯簡單地符號化了。

Leo是阿米什人,這個族群由基督新教再禮派門諾會信徒組成,拒絕汽車、電力等現代設施,不從軍、不接受社會福利或任何形式的政府幫助,過原始簡樸的生活。他的啞源自童年的一次落水致殘,送至醫院後母親拒絕醫生對其聲帶的修復手術。把一切交到上帝手中。

長大後Leo成為沉默的酒保,卻身處一個和他的靜默完全相反的墮落世界。酒吧里人人都在宣洩和享樂,像雷雨前的悶熱空氣,布滿滋滋作響的微弱電流。這裡的人人人為己,深信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

影片中還有兩個重要角色,分別是賈斯汀·塞洛克斯和保羅·路德飾演的兩位退役美軍醫生,一對難以預測的惡棍。他們是黑色幽默的部分,行事殘暴,言語粗魯,像真正的兄弟一樣看不慣又深愛彼此。

從故事的好看性來說,《靜音》接近為零。觀眾難以置信地發現,Leo尋人過程中遭遇的古怪角色背後沒有聯繫,沒有陰謀,只有最純粹的隨機性。他一路打怪,以暴制暴,現實依然無比悲慘,沒有奇蹟也沒有巧合。

鄧肯·瓊斯的這個「獻給父母」的故事並不想以想像力和結構精巧奇詭為賣點,雖然這是觀眾對科幻片的普遍期待。他自己在採訪中說,中意未來背景是因為想表達一些想法,但不想顯得說教,未來背景可以達成這一點。選擇柏林則是因為童年隨父在柏林住過一段時間(1970年代),這座「被蘇聯包圍的西方城市」給他留下深刻印象。

瓊斯沒有想明白的是,背景不是靈丹妙藥,把人物扁平化為帶隱喻的標籤只會讓說教味更煩人。

未來高科技和少數人奴役/欺騙多數人的景況製造出虛假的整齊劃一,賽博朋克的混亂和骯髒作為獨特美學,核心是與這種景況的對抗,Leo隔絕現代科技的生活便是對抗的一種。

但對抗應該由活生生的人來完成,隱喻無法擔當此任。

瓊斯想用隱喻化的人物表現獨狼Leo的慨然悲壯,重現早期黑幫/西部片中孤膽英雄在惡棍世界的雄姿。但Leo和其他角色缺乏人味,他們行動如紙人,劇本全部寫在臉上。

英雄過招命運的精彩,卻不倫不類地變成紙糊的英雄推倒冒牌惡棍之旅。乃至悲劇發生時,觀眾根本無法投入其中,因為此前他的每一次遭遇都是脫力的。

2

那Netflix為什麼還要孜孜不倦地投拍科幻片?

過去的幾個月中,Netflix的三部科幻片《Bright》、《The Cloverfield Paradox》,加上這部《靜音》,在爛番茄上都口碑爆差。

即便如此,它仍將繼續投拍科幻片,尤其是是軟科幻片。

掌握精細用戶數據的Netflix不是在盲目燒錢,是付費網站和院線制的區別決定了它一不用投放巨額宣傳費用,二不用太在意影片上映首周的票房和口碑,影片本身的質量也不是首要考慮的問題。

Netflix的策略是,從來不試圖推廣某一部影片。它要做的就是在掌握用戶喜好的情況下盡量多地產出熱門類型片。哪怕這一部科幻片口碑不好,下一部也不好,不斷推陳出新至少可以保證用戶的續訂。

對用戶來說,買電影票、出門進影院需要有足夠多的動力,續訂Netflix用戶則少得多。它不是一次性的消費,只要一段時期里能偶有佳片,就算值回會費。

投拍爛片,Netflix也是有門檻的。它遵循:名人效應(原著和導演至少要師出有名,最好再「致敬」點什麼)、話題效應(如果不夠好至少夠爛,讓人罵個飽);劇情介紹和預告片獵奇,聽起來像個好故事。

2011年開始製作原創內容之後,Netflix已經非常熟悉用戶的分布和喜好。如今Netflix擁有的付費用戶已超過有線電視,它的總用戶數中有超過半數來自海外。

僅僅美國本土,它的每月用戶收費就高達5億美元。有了這筆錢,Netflix大可以放手製作更多的科幻片。大製作的余錢則用來投資精品小成本電影,以便參加影展博口碑。

2018年Netflix的計劃是推出約80部原創電影,大量科幻爛片(或者將有新的類型片取代)正在路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新聞 的精彩文章:

支付結算監管進入「深水區」:打擊亂象不手軟,新規多箭齊發
非洲黑人選手的冰雪夢:為了站在平昌,她們犧牲了那麼多

TAG:澎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