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食 > 岩茶大紅袍、水仙、肉桂快返青了,怎麼處理呢?

岩茶大紅袍、水仙、肉桂快返青了,怎麼處理呢?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旗下岩茶課堂原創

丨首發於企鵝號:小陳茶事岩茶課堂

丨作者:李麻花

今日走訪茶山,意外邂逅一片梨園。花開正盛,千朵萬朵壓枝低。

柳色黃金嫩,梨花白雪香。

行走其間,不自覺呆住了。手機一架,錄一段視頻,每一幀,都是一張美圖。

也只有在這陽春三月,才能真正體會到,何為百般紅紫斗芳菲。

多虧三月溫暖濕潤的天氣,才能讓冬眠的茶樹,探出芽頭。

很煞風景的,這潮濕多雨的三月,也是岩茶的返青高峰期之一。

每年到這個時節,不少岩茶愛好者,如臨大敵,生怕一個不小心,一個細節沒做到位,讓茶返青了。價值千金的岩茶,從此打了水漂,甭提有多心疼。

這個月,聽的最多的一句話:「我的茶葉快返青了,該怎麼處理。」

在麻花揭曉答案前,先來分享兩個親身經歷的小故事。

故事一:美女掌柜和茶

麻花有個閨蜜,在五里亭開了家茶葉店,標準的美女掌柜。

去年四月,麻花尋她喝茶,剛走到門口,清淺婉約的桂皮香隨風而來。

「喲,今天喝什麼好茶呢,大老遠就聞到香了。」

「沒呢,正在焙茶呢,去年還剩了三斤茶,怕返青,趕緊先焙一焙。喏,折騰了一上午了。」

順著閨蜜的視線,果不其然看到兩個電焙籠,安靜地杵在角落裡。

電焙籠的造型挺別緻。最上面,是用竹子編織的焙籠,下方是一個加熱器。(焙茶的主要原理:利用加熱器產生的熱氣能把茶葉的水分烘乾。)

遠遠看去,有點像蒸包子的蒸籠。

一間50平方大小的工作室,被茶香縈繞著,在這樣的環境里喝茶,身心舒暢。這味道,可比香水迷人多了。

閨蜜招呼麻花坐下,說話間,在焙籠里抓了一把茶。

燙壺溫杯,沸水沖泡,不消一分鐘,茶泡好了。一喝,不排斥這味道,經過焙籠這麼以烤,焦糖香更明顯了,有點像喝卡布奇諾。桂皮香反而羞澀了,並不張揚,一改平日里霸道總裁的風格。

有時候麻花也心痒痒,也想買一個焙籠,回去自己也能倒騰返青的岩茶,順便免費獲得一個高逼格的空清新劑。

然而,想到焙茶的複雜程度,麻花還是放棄了。我又不想搶制茶師的飯碗,焙茶還是交給他們。安靜喝茶,比較符合我的氣質。

用焙籠焙茶,極考驗技術,對焙茶溫度、焙茶火候有嚴格要求,要是沒個幾年的焙茶經驗,別輕易嘗試。要是沒控制好溫度,容易把茶焙壞,茶沒返青,反而被自己折騰壞了,更不值得。

尤其是剛開始喝岩茶的朋友,還處於啟蒙期,還是別搗鼓焙茶這事兒了。

而且我們平時買的茶,也就一兩斤,等到三月,茶也喝的差不多了,也沒必要專門買個焙籠焙茶。

故事二:電飯鍋與茶

然而,總有一些茶友,不按常理出牌,你讓我不用焙籠焙茶,好呀,沒問題,我改用其他電器。

譬如有一位茶友,堪稱岩茶界的「愛迪生」(其實是科技黑洞),你猜他是怎麼處理快返青的岩茶?

簡單嘛,家裡能用來加熱的電器屈指可數。電磁爐、電飯鍋、電炒鍋、微波爐……總有一個能用吧。

猜中了四分之一。

這位極具創新精神的茶友,從「電飯鍋蒸蛋糕」中獲得了靈感,居然用電飯鍋焙茶。

列位看官們接著猜,後來怎麼著了?

第一次,失敗了,不僅沒有拯救住返青的岩茶,差點還弄了一個小型的家庭火災。

第二次,讓麻花觀摩的時候,不僅失手了,茶還烤焦了。

電飯鍋把茶烤焦,也在情理之中。就像吃貨麻花,也會有把牛排煎糊的時候。更何況是焙茶這種超高技術含量的活。

用電器焙茶這種奇葩的想法,終究只能停留在理論上。

那些說電磁爐、微波爐可以焙茶的朋友們,如果您多次實驗成功了,那恭喜您,可以進軍武夷山成為一名超牛X的焙茶師。月薪五位數。

故事講完了,不管是用電焙籠焙茶,還是異想天開用電器焙茶,都不如李麻花的方法實用。

對付這種快要返青的岩茶,只有一個捷徑——趁返青前喝完,越早喝越好。

麻花就是這麼簡單粗暴,尤其是難得稀缺的好茶,更要快快喝完,落肚為安,一了百了。「茶快返青了怎麼辦?」、「岩茶返青該怎麼處理」……這些困擾通通沒有。

畢竟岩茶作為易耗品,就是用來喝的,它又不是花瓶,沒必要當成擺設。

莫要等岩茶返青了,悔青了腸子。

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陳茶事 的精彩文章:

符合這五個標準的春白茶才是好白茶,別買錯了!
聽說牛欄坑肉桂年產量三千多斤?假的!

TAG:小陳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