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活著》生不逢時

《活著》生不逢時

看《活著》不僅僅是看一部電影,也是從頭至尾看主人公福貴一場戲劇一般的命運:從富裕的公子哥兒一下子變得一無所有,又一次次次經歷家人不斷死去的悲劇,最終以活著二字在影片結局畫下句號。福貴的命運昭示著人類苦苦追尋一切不過虛妄而已,主人公的悲劇人生不斷的展示在影片里中。

看完《活著》之後,我的心中有個問題久久揮散不去,電影中的那般活著,真的好嗎?有人拋出老話「好死不如賴活著」來據理力爭:活著本身就已經值得感激了,活著就是世間最美好的事了,不管怎麼樣都要堅強地活著......可是在我看來,簡直荒謬。這樣的活著,可是算得上是一種變相扭曲的死去,甚至還不如真正的死。

電影中的「活著」就像是一桌饕餮盛宴,而每個人都是一道寫滿血淚的菜肴。他們在桌上任人挑選,任人擺布,任人夾取他們在這桌名叫「活著」的餐桌上翻滾掙扎,卻始終逃不出命運的枷鎖。這正是我眼中「活著」的可悲之處。

泥鰍鑽豆腐式「活著」:福貴片名雖然叫《活著》,可是貫穿整部影片的卻是接踵而至的死去,先是福貴的父親去世,又在被抓壯丁上戰場時歸來得知母親逝去,隨後在「大躍進」中意外失去了兒子,還在「文化大革命」中死了女兒,在原著結尾處,唯一的孫子也因吃豆子被噎死。死亡連接起了福貴的整個人生,成為他生命時間軸上的一個又一個結點。

正如原著中這樣寫:人們紛紛在這個叫做活著的故事裡一一死去。經過無數次過山車般的大起大落之後,福貴最終還是活下來了,他沒有精神失常,沒有尋死覓活,也沒有怨天尤人,他只是安之若素地、默不作聲地把生活落實到柴米油鹽、吃喝拉撒上,彷彿一切都沒有發生過一樣。

有人說,他這是一種超脫,在受盡了人間苦難之後的一種釋懷;有人說,這是一種超越常人的堅強,在看遍世間滄桑之後的無所畏懼。在我看來,這不過是痛到極致之後的一種麻木罷了:在被生活生吞活剝、千刀萬剮後的一種木然,他感受過太多疼痛了,他經歷過在對社會滿是希冀之後的崩塌,他感受過對共產主義美好幻想的破裂,他承受過對家庭努力付出後的理想粉碎,這一切的一切把他心中微弱跳動著的一絲絲火光逐一撲滅,最後剩下的,只有一片黑暗。

縱觀福貴的人生,活脫脫的一出悲劇,甚至讓我想起我國的一道名菜:泥鰍鑽豆腐。將泥鰍和整塊豆腐一同放入冷水中,開火煮沸。隨著水漸漸升溫,泥鰍在熱湯中急得無處藏身,鑽入冷豆腐中,結果還是逃脫不了被烹煮的命運。因賭博輸得山窮水盡,走投無路的富貴就好像那泥鰍一般,在越發滾燙的熱水中他感到焦灼、感到煎熬、感到痛苦,他不想就這樣倒下。

丟掉昔日富家少爺的傲氣,在龍二看似「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施捨背後,其實龍二就是這道大菜的掌勺人,將福貴丟進鍋中。就這樣福貴拿起了皮影,想著靠自己的手藝去撐起整個家,他期待一個全新的生活,漸漸好轉的日子就好像鍋中那一塊雪白冰涼的豆腐,福貴拼盡全力鑽了進去,在感受到片刻的舒適之後,最後難逃現實的廝殺。生活對於福貴來說,就是一塊豆腐,看上去像一個安全的庇護所,實則不過是一席充滿誘惑的鴻門宴罷了。

回想起影片中福貴站在門外對春生說出的那句話,「人活著,就比什麼都強,我們都是從死人堆里爬出來的,你可不能去尋死啊!」 的確,福貴身體力行,用盡了自己的一生去證明自己曾說的這句話:人活著,就比什麼都強。是的,福貴活下來了,但是他的活著有什麼意義呢?有人說最深層的原因還是傳統文化性格的使然,福貴忍受苦難,進而化解苦難、超越苦難而活著的人生態度,就會發現福貴活著的歷史根源,以及精神力量的來源。

或許是我沒有那麼超脫和高尚的靈魂,無法將這一個小人物的生上升到如此至高的角度來看,在我看來,福貴不死,不過是作者殘忍地層層疊加故事的悲慘效果罷了。如果福貴死了,整個悲劇雖慘,但至少是畫上了句號;但是福貴還活著,這個悲劇將永遠不會結束,在一個逗號後面緊接而來的是一連串的省略號,在一個章節的殘酷現實之後另起一章的又是令人意想不到的血淚。如果福貴的人生是一首小詩,它可以用各種華麗的辭藻去描述他一生受盡的苦難,可在原著作者余華的筆下,愣是把一個人的一生用章回體來呈現。

苦難之後,還是苦難。福貴的活著,是作者講故事的技巧,是導演拍電影的素材,但是把它放到時代的背景下,這無疑是中國最底層人民深深的悲涼。溫馨提示:歡迎關注和評論留言哦(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感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景鼎帶你看電影 的精彩文章:

我們期盼已久的美人魚出現了,你喜歡嗎?

TAG:景鼎帶你看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