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家長只要學會這些,輸贏都能優雅面對

家長只要學會這些,輸贏都能優雅面對

假期結束了,各位爸爸媽媽是不是又開始為孩子的學業忙碌著呢?可是有些家長卻有很多煩惱,就是孩子在上學過程中難免被拿來比較,有些家長會認為競爭是好事,競爭是成長的一部分,但是競爭真的好嗎?社會學家希拉里·利維·弗里德曼(Hilary Levey Friedman)給家長5個訣竅,教孩子優雅的面對輸贏。

肥媽最近在一本叫做《玩成贏家:如何在競爭文化中教育孩子》的書里看到,弗里德曼指出,6歲以上的孩子,自然而然就會注意到班上誰跑得最快、誰數學最好。這不是什麼壞事。

她把「不要把所有的東西都看成比較,要把它看成孩子發掘自己的專長的機會。這有助他們建立自尊心。」

肥媽的意思,不是說不可以競爭,而是要有適當的競爭精神,這種精神是可以幫助孩子進行對自我的挑戰,但是在這個時候,家長要做的就是,告訴孩子什麼是勝不驕、敗不餒,而不是輸了就發脾氣,贏了就炫耀?弗里德曼說:「這一點也不難!」,肥媽給你們5個建議,看看能不能幫到你。

早讓孩子學習競爭

很多家長都在教育孩子儘力就好,但是記住不要怕讓孩子參加競爭,弗里德曼說:「多數孩子在小學一年級以前都能學會按照遊戲規則競賽。」這樣做其實是很有好處的,提早參與競爭,告訴孩子,即使是輸贏也是需要練習的,也就是在這個練習過程里,孩子就會了解到,輸贏與個人無關。

鼓勵孩子欣賞對手

運動員是最具競爭精神的,但是是他們也秉承「友誼第一,比賽第二」。所以家長用運動員的例子去教育孩子是最合適的。「家長可以示範良好的風度給孩子看,例如稱讚別的孩子:『他防守得很好!』並讚許團隊合作:『那個小朋友在對手跌倒的時候扶他起來,爸爸覺得他做得很好!』」孩子會模仿父母的言行。

找出孩子的強項

書中弗里德曼建議,不僅要讓小朋友去參加個人的比賽,也要儘可能的參加團體的比賽。隨著孩子慢慢的長大,他們會了解團體合作的重要性,所以從小就要讓孩子有這樣的意識。

不要太過保護孩子

很多家長都不願意讓給孩子參加競賽,但是肥媽想說,這樣是害處多過益處的,弗里德曼說:「不要避免讓孩子競爭,只因為你害怕比較。」沒有「輸」過的孩子,不會懂「贏」的滋味,反之亦然。但她也建議父母不要太積极參与孩子的賽事:「很多家長讓孩子參與體育競賽,是希望他們能以此贏得大學獎學金。這種想法很不切實際。」

讓孩子享受比賽過程

很多家長都會存在這樣一個問題,在孩子參加競賽之後,就會變得特別在乎輸贏。但是肥媽還是想說,競賽的意義就是讓孩子開始學會接觸這個社會,有的小朋友喜歡比賽的原因並不是喜歡去競爭輸贏,而是在比賽的過程中能認識其他不同學校的孩子,和他們成為朋友,這就是享受比賽的過程。

肥媽想說,孩子的成長不應該被束縛,這樣那樣比賽不是一定要參加,一切按照孩子的興趣來決定,孩子開心最重要,要快樂的成長。

-bye-

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肥媽秋小 的精彩文章:

TAG:肥媽秋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