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越野跑是馬拉松成績的墳墓?

越野跑是馬拉松成績的墳墓?

你是不是剛走完一個馬拉松?

還記得今年香港一百冠軍&全運會大眾組別男子冠軍運艷橋在跑完北馬之後的採訪上說道,「其實我是跑越野的,偶爾跑馬拉松放鬆一下」。

這是真大神的世界,我們暫且相信他可以把每公里3分32秒的配速跑馬當作放鬆,但作為普通跑者的我們可能很難做到這點(可能一公里都跑不了)。

(圖片來自網路)

在跑步爆炸式發展的幾年裡,很多跑者在跑了很多場馬拉松之後跳出路跑的框框,去跑越野跑,挑戰鐵人三項。

越野跑被人認為是比馬拉松更「洋氣」的比賽,很多人鍾情於跑越野時的自由與虐。

這次上馬跑完,發現周圍很多喜歡越野跑的朋友在後半程都跑崩走路,腦海里不禁冒出一個想法:越野跑是馬拉松成績的墳墓。

跑馬為何變走馬?

「路跑很無聊,還是跑山有意思。」

「想輕鬆一點,走走多吃點私補。」

「感受一下馬拉松的氣氛也挺開心的呀。」

多日不跑馬拉松的越野跑愛好者們這樣說道,但還是想潑一下冷水:無非還是跑不動了。

上馬開始5小時後的41公里處,各種行屍走肉

越野跑真的影響馬拉松的成績么?

越野跑當然會影響馬拉松成績,對於大多數跑步愛好者而言,大多數情況都是負面影響。

原因主要在於訓練時間的分配利用上,把跑步作為愛好而不是作為工作的大眾跑者,只有有限的時間去跑步,就算你把所有業餘時間用在跑步上,也沒有專業選手訓練的時間長,更別說不科學不系統了。

越野跑影響馬拉松訓練計劃:

備戰一場馬拉松是一個漫長的「系統工程」,往往需要幾個月的備戰,需要強大的意志力去自控以及自製。

如果想跑一次馬拉松PB,指定好計劃之後周末總去山上野,勢必會影響下一周的周中計劃(比如周二的間歇跑)。

而即使你周末跑了一次30KM的越野跑,其實也耽誤了30KM的LSD訓練。經常聽到有的越野跑愛好者說到LSD練的太少。

越野跑受傷的風險更大:

越野跑相比於路跑要用到更多的腿部肌肉,較長時間的上坡與下坡都會對身體造成更大的物理損傷,並且在野外要面對更多的危險。

2016港百遭遇寒流,亭子內是避寒選手(圖片:如風自在)

超長距離越野跑影響身體的恢復:

我們把賽事距離超過42.195KM的比賽統稱為超馬,馬拉松對於大多數人都已經是極限運動,即使用八成實力完成一場馬拉松,也會需要修整幾天甚至一周的時間(即使你覺得你已經恢復完全,但一周之後身體內的一些酸、酶的指數還沒有恢復)。

而往往一場看似簡單的30公里,2000爬升的小比賽就比一場馬拉松需要更多的體能,需要更多的恢復時間。

如何做到兩者兼顧?

雖然潑了這麼多冷水,但筆者本人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越野跑愛好者,但同時也喜歡馬拉松的「無聊」與路跑的單調。

(圖片:寧海一百挑戰賽)

如果調整好自己的訓練計劃,做到越野跑與馬拉松成績兼顧,是可以實現的(當然基於某些理論還是會犧牲一點馬拉松成績)。以下是幾個小建議:

1.如果你選擇一場馬拉松挑戰PB,在比賽的前兩周不要上山:認真跑一場馬拉松需要百分之百的體力。

2.將越野跑放在馬拉松計劃的前中期,並認真完成其他計劃:有一套科學的計劃可以讓你少走彎路,節約時間。

3.提高路跑訓練質量,幫助提高越野跑成績:馬拉松訓練中的間歇跑以及Tempo節奏跑,都可以有效的提高你的上坡時的心肺能力。

4.用馬拉松作為長距離越野賽的一場訓練:一個周末一場越野跑加一場馬拉松的背靠背訓練,非常適合備戰百公里越野賽。

5.不論重點在哪,都不要忽視力量訓練:在降低受傷風險的同時,提升你的跑步硬實力。

上馬賽中:右一和右二是國內知名的越野跑者錢程熙與鄧國敏。(圖片:NIKOMELON)

享受山野同時享受城市

一位曾經與筆者一起在山間撒丫子跑下坡爬上坡的嚴肅跑者,在幾次長距離越野賽之後開始逐漸遠離越野跑(引發傷病,大比賽耗費時間多),變成嚴肅的馬拉松跑者,現在已經跑進2:34的國家馬拉松一級運動員的成績線以內(就是上圖的左一跑者)。

我在唏噓不能和他一起跑山做搭檔的同時,也更祝福他能享受路跑訓練給他帶來的成績,同時也想到如果現在他再去跑越野,我也跟不上他了。

我相信大多數人在感受山野間的趣味的同時,也更想接納不同的城市,各種特色的街道,但最終這些都是你自己的選擇,只要你樂在其中,別人的言語也都會隨風而去。

最後一桶冷水:跑到著迷的同時不要忘記你的家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42195米 的精彩文章:

冬季全能百搭款來襲!伯希和男女款 加厚戶外抓絨褲 新春特惠價只需119元
跑起來,整個世界都會不同

TAG:42195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