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拒絕帶傷的PB,讓跑步回歸理性

拒絕帶傷的PB,讓跑步回歸理性

天氣回暖,新的訓練季來臨了。各地賽事也逐漸蘇醒,經過一冬的休整,暢跑馬拉松俱樂部的隊員們摩拳擦掌,奔著各自心中的目標開始暗自蓄力。有的人已經開始備戰即將到來的賽事,無論是下個月的金山嶺長城馬拉松,還是5月的秦皇島馬拉松以及各類超馬、越野賽事。在備賽上無論如何,放腳去跑都已經不早了,同時也要注意,在追求PB的過程中,最大的敵人永遠是傷痛中的自己。

還記著去年的備戰承馬季,各位跑友勁頭十足的積極備戰,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積極性。那是一段非常值得回憶的時光,那段時間也是跑友們彼此了解最快的時間段。而當承馬取消的消息得到確實,我也能明顯的感覺到大家的失望情緒,訓練的積極性也進入了一個低谷。

這種現象可以理解也值得警惕,跑步、訓練不能被賽事所束縛。在我看來,跑步是一種融入生活的習慣,訓練是旨在系統提高自身跑步(競技)水平的方式,而賽事對於大多數人來看是一種特殊的跑步形式,終究也是在跑步。一個跑者可以不參賽,也可以放緩訓練,但是不能不去跑。這三者都有一個底限,就是不能受傷。

跑團成立一年多來,不管是出於減肥,健身還是維持健康的目的,已經有將近100個家鄉跑友加入到這個集體中來,很高興能看到越來越多的人來嘗試跑步,甚至在半馬、全馬的成績上不斷突破。衷心的為同一愛好的人不斷壯大而高興。與此同時,當得知一些朋友因為各種原因受傷,而感到惋惜。在我看來,因意外而受傷只是一方面,自身跑步規劃和訓練方式的不到位,也是一個重要原因。跑友的傷病損失的是俱樂部的整體實力,對傷者本身的身心更是嚴重摺磨,甚至對跑步產生懷疑和恐懼。

據我將近一年的了解,俱樂部的跑步活躍者中很多人都傷在了日常訓練和某次比賽中,有的是純意外,有的是過度消耗自己身體無法恢復積累傷痛,有的是過度消耗自己加劇了意外發生的概率。我就不明白了,如果一個個的都傷了,大家還怎麼玩?我以前也非常想PB,想達到一個當時無法達到的成績,所以很理解那種心情。現在我也認為,競技運動,追求更高更快更強是跑步運動的主流,同樣也請記住,一傷毀所有。馬拉松是嚴肅運動,不知不覺之中,我們每一個努力的人離傷痛都非常近了。

暢跑馬拉松俱樂部是一個充滿活力的群體,有馬拉松大神,有長跑發燒友,有跑步愛好者,也有剛剛入門的新人。應該承認,主體還是後兩者,雖然他們的成績不突出,但是他們支持著大神們的生活和愛好,未來的大神將從他們中誕生。在新人眼裡,能跑的人都是「專業的」,天賦異稟的牛人,遙不可及。大神們跑比賽,我們看看就好,吃瓜看戲打醬油,尤其是一旦有人受傷,更會讓不懂跑步的人產生誤解,「看吧,又廢一個,快跟咱家那誰說說別讓他跑了,給他手機打遊戲去吧,好賴安全。」在追逐夢想的時候,能避免的受傷為什麼還要發生?去醫院給膝蓋做個核磁,一雙跑鞋沒了,不僅僅是自己受罪,無形中也給別人做了反面教材。

創造一個對個人成績理性平和的環境,不僅是營造全員跑步氛圍的需要,對很多優秀的跑者也是一種保護。畢竟在賽事上拿獎是鳳毛麟角的事情,對於大多數跑者,完賽即是勝利。全員平和,才不會盲目攀比,一群跑友,體重有100斤的也有200斤的,誰跟誰都沒有可比性,而理性建立在對跑步有初步認識的基礎上。如果其他人連跑10公里的經歷都沒有,你跟他說你跑了20公里和跑了40公里都是一樣的,人家只會都歸為很累。你跟他說全馬跑了3小時或者4小時,他同樣會一臉懵逼的點點頭,反正人家也都沒跑過那麼久。在這一點上,如果大多數人對跑步成績沒有直觀理性的感受,你跟他講也是沒有意義的。

新的一年,希望各位跑友安好,希望能結識更多的跑步愛好者,一同無傷PB。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PB—Personal Best,個人最好成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跑步 的精彩文章:

跑步,一步一步與自己和解
冬季跑步要領指南!

TAG:跑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