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虎門銷煙的林則徐,為何後來竟主張種植鴉片?

虎門銷煙的林則徐,為何後來竟主張種植鴉片?

要說近幾年最家喻戶曉的一首詩,不是床前明月光,也不是春眠不覺曉,真正的粉絲,應該知道我說的是哪句吧?

虎門銷煙的林則徐,為何後來竟主張種植鴉片?

好了,今天要來說這首詩的主人,乃是清代道光時期的重臣——林則徐。

要說林則徐這個名字,很有意境,兵法云:其徐如林。然而林則徐並不是一個做事慢條斯理的人,反而他的性格是侵略如火,他的一生也確實與火有關。林則徐最著名的事迹莫過於虎門銷煙了。

道光十八年(1838年)9月,林則徐在兩湖總督任內向道光皇帝上書言事,痛陳西方國家對我國大量傾銷鴉片的危害,「若猶泄泄視之,是使數十年後,中原幾無可以禦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道光讀後深為所動, 馬上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查禁鴉片。

虎門銷煙的林則徐,為何後來竟主張種植鴉片?

林則徐到了廣東後,首先參觀越華書院,並題了一副對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眾鴉片煙商以為賄賂就能打動新來的欽差大臣,偏是林則徐就與歷來的官員不同,他限定所有煙商三日內交出全數鴉片,並簽切結書,聲明以後不販鴉片,但大部分的煙商,包括官府差役、胥吏查辦,皆無所動。林則徐便宣告:「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斷無中止之理。」

虎門銷煙的林則徐,為何後來竟主張種植鴉片?

林則徐本想將鴉片運回京師銷毀,不過御史鄧瀛認為為防鴉片被偷偷換掉,就地銷毀更好,道光帝同意。林則徐決定於虎門公開銷煙,接下來林則徐就要找出銷毀鴉片的方法。林則徐曾使用傳統銷毀鴉片「煙土拌桐油焚毀法」,但膏余卻會滲入地中,吸毒者掘地取土,仍得十之二三。於是林則徐找出第二種方法「海水浸化法」。

海水浸化法的辦法是在海邊挑挖兩池,池底鋪石,為防鴉片滲漏,四周釘板,再挖一水溝。將鹽水倒入水溝,流入池中。接著把煙土割成四瓣,倒入鹽水,泡浸半日,再投入石灰,石灰遇水便沸,煙土溶解。各名士兵拿木耙不停在池中攪拌,務求煙土完全溶入水中。待退潮時,把池水送出大洋,並用清水洗刷池底,不留涓滴。

虎門銷煙的林則徐,為何後來竟主張種植鴉片?

當天日記里又說:「以日內消化鴉片,放出大洋,令水族先期暫徙,以避其毒也。」

從道光十九年四月廿二至五月十日(1839年6月20日)當中,共銷毀兩百三十七萬六千二百五十四斤鴉片,其中少數鴉片運送京師作樣本,然後銷毀。

從這以後,林則徐就成了民族英雄、禁煙英雄。但是,他禁煙的真實目的到底是什麼?

虎門銷煙的林則徐,為何後來竟主張種植鴉片?

據《林則徐傳》記載,林則徐曾表示「所恨者內地之嗜洋煙而不嗜土煙,若內地果有一種芙蓉(指鴉片),勝於洋販,則孰不願買賤而食?」林則徐所擔心的,只是消費者是否能接受國產貨:「第恐此種食煙之人未必回心向內耳!」

林則徐所反對的,並非吸食鴉片,而是進口鴉片。作為地方官,承擔著發展經濟的現實壓力,有關道義的清談就只能是扯淡。鴉片戰爭後,地方政府默許之下的國產鴉片種植,開始迅速而悄然地推行。

虎門銷煙的林則徐,為何後來竟主張種植鴉片?

地方政府之所以喜愛鴉片,因為能徵收超出糧食20倍的稅收,「州縣因之添設陋規,私收鴉片煙土稅,亦數倍於常賦」(郭嵩燾)。農民之所以喜愛鴉片,因為「種植罌粟花,取漿熬煙,其利十倍於種稻」,「鴉片之利,數倍於農。小民無知,孰不棄農而趨利乎?」(《籌辦夷務始末》道光十六年九月壬午)。「種罌粟一畝所出,視農田數倍,力又復減省。」

虎門銷煙的林則徐,為何後來竟主張種植鴉片?

但是,不管怎麼說,林則徐仍然是一位英雄,他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尊嚴和利益。「虎門銷煙」是中國近代史上反對帝國主義的重要史例,也是人類歷史上曠古未有的壯舉。它展示出了中華民族反對外來侵略的決心,對中國人民抗擊外來侵略有著標誌性的意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