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恐懼是進步的動力

恐懼是進步的動力

最近和研究生在探討什麼是進步的動力這一話題。想到了最近關注的一個微博號:殘酷的動物們。每天一更,沒有溫情脈脈,也沒有撒嬌賣萌,有的就是你死我活,適者生存。簡單、血腥、直白、赤裸裸!所以這是一篇有畫面和味道的文章,觀者請慎重。

獅子不會因為羚羊長得萌下嘴就會輕一些,鬣狗不會因為角馬懷了孕而放過機會,鱷魚不會因為斑馬口渴而稍等一會兒,海豹也不會看企鵝呆萌而少吃一頓。其中最讓人膈應的就是鬣狗了。

首先這哥們兒長得五官極不協調,沒有獅子威武的鬃毛,沒有老虎發達的犬齒,也沒有獵豹美麗的斑點。小眼睛,尖嘴巴,一身雜毛,叫聲極難聽,走路弓背哈腰,極盡猥瑣之能事。最重要的是不僅長得難看,吃相也很恐怖。看獅子、老虎、獵豹捕食、吃東西也是種力與美的享受。由於大型貓科動物發達的犬齒和巨大的咬合力,他們更傾向於先咬住動物的頸部使其窒息死亡後再開始從容進食,也算給被吃的一個痛快。然而鬣狗就沒這個技能。由於犬齒和咬合力沒那麼強悍,他們做不到先把動物咬死再吃,只能靠集團車輪戰,開發了一種新的恐怖吃法:活吃,就跟我們吃刺身一樣。先由一幫狗們在前方吸引獵物的注意力,後面有幾隻狗們輪番試探獵物的屁股,終於會有那麼一隻成功咬住獵物的肛門,就勢一拖,一地的五彩斑斕,獵物終於支撐不住倒地,這時再一擁而上,而此時獵物們還活著、無奈地看著自己被一口一口吃掉,這真是種糟糕透頂的體驗。總結下來:長相醜陋,吃法殘忍,這個物種簡直就是犬科動物的敗類,想想哈士奇竟有如此奇葩的遠房表親真是讓人感嘆造化弄狗。

當然獅子、鬣狗們也不是次次都能得手,大快朵頤。羚羊、角馬們也不是任人宰割。大自然對此進行了精確的設計:獅子們爆發力強,屬於優秀的短跑選手,百米之內所向披靡。羚羊們耐力強,屬於優秀的長跑選手,一口氣跑個幾十公里那都不叫事。所以我們來分析:獅子們最優選的方案就是出其不意,短平快解決戰鬥!羚羊們逃命的最優策略就是耳聽八方,給自己留足時間和距離。角馬們還有一個先天優勢,動不動就幾十上百隻聚在一起,來個六神合體一塊跑,那個衝擊力可不是一般獅子能抗得住的。所以總結下來獅子能抓到的動物們普遍有幾個特點:吃得太多,跑不動;反應太差,獅子都勾肩搭背了還沒知覺;腦子太蠢,關鍵時刻耍個性離群單跑。同樣,沒抓到動物最後活活餓死的獅子們也大概具備上述幾個特點。

我左思右想後發現,被自然剪刀淘汰的動物們都有一個共同點:缺少恐懼!

恐懼是是生存的動力!

老祖宗孟子老早就說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如果當時套用在生物界,估計能當選生物學家的鼻祖,能比達爾文早一千多年。在我看來,恐懼是憂患的極端表現。因為恐懼被猛獸追上,角馬每次只吃七分飽;因為恐懼草叢裡有猛獸潛伏,時刻遠遠離開草叢;因為恐懼被孤立吃掉,永遠緊跟大部隊。這就是草原上食草動物生存的法寶。

而放眼人類進化,到處是恐懼的影子。因為恐懼黑暗,人類學會利用火;因為恐懼猛獸,人類發明了武器;因為恐懼飢餓,人類學會了種莊稼;因為恐懼疾病,人類發明了醫藥……一部人類進化史,簡直就是一部與恐懼鬥爭的歷史。這種恐懼深深地刻入我們的基因之中,比如即使一個從沒見過蛇的人第一眼看到蛇也多半會寒毛直豎。因為第一眼覺得蛇可愛往前湊湊的人的基因多半已經淘汰了。

在今天這樣充分開放、文明的社會,恐懼依然決定著一個人、一個組織乃至一個國家的興衰。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國。因為恐懼被超越,美國在高科技領域一直保持著壓倒性的優勢。福特級航母整整超過其它國家現役航母的兩代,而且這種優勢一直被保持和強化,他的國家軍事戰略定位就是要始終保持裝備上兩代的差距。

懂得恐懼的人,吃了今天的飯就會想明天還有沒有飯吃。

懂得恐懼的公司,做了今天的生意會考慮明天還有沒有生意可做。

懂得恐懼的國家,享受了今天的繁榮會在會為明天的繁榮而努力。

不懂得恐懼,只是代表著無知,所謂無知者無畏,在無為中靜靜等待命運鐮刀收割的那一天。在文明的世界,被淘汰的人當然不會被同伴吃掉,但依然會被甩到陰暗的角落啼飢號寒。在落後的世界,被淘汰的人還是會無助地死去,就如同他沒來過這個世界一樣,留不下片刻痕迹。

有個將要讀研的學生問我,讀研期間要學什麼。我想了想回答說:先學會恐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重新審視你自己 的精彩文章:

TAG:重新審視你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