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國時期,許攸之死的真正原因是什麼?歷史專家:一個原因

三國時期,許攸之死的真正原因是什麼?歷史專家:一個原因

許攸,河南河陽人,年少時與曹操有過一段交情,原來是袁紹底下的謀士,但有才無德,多次被同僚揭發利用公職之便,大肆收受賄賂以中飽私囊,還縱容子侄巧立名目,向明間濫征雜稅……可以說是劣跡斑斑。官渡之戰時,許攸截獲了曹操的求糧信,以此向袁紹獻上「奔襲許昌」一計,卻被袁紹斥責「濫行匹夫」,許攸便轉身投往曹操一方。

曹操深知此時官渡之戰已形成對峙之局,而且己方糧草已有不濟,持久戰必敗無疑,而從敵營而來的許攸必定對袁紹之軟肋瞭若指掌,不惜倒履跣足以迎,甚至屈身下拜。許攸也同樣急於鋪住晉身之階,一一為曹操定下了「夜襲烏巢」「速戰速決」「倒灌城池」等建議,曹操均一一採納,並且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許攸本身便是有才無德之人,行徑更是劣跡斑斑,官渡之戰後更是狂傲自大,目中無人。

曹操率軍入冀州城,許攸縱馬近前,以馬鞭指著城門對曹操說:「阿瞞,你不搭幫我,怎能入此門?」 曹操一笑置之,隨同將士則悻悻然。

許攸未免太過放肆,即使是與曹操為「發小」,書房或是客廳內開開玩笑便罷,但在大庭廣眾之下,直呼曹操小名。曹操實為當世梟雄,許攸此行已埋下「禍種」。幾日後,許攸路遇許褚與東城門外,又忍不住炫耀自己「官渡之績」,「你們沒有我許攸,能這樣出入冀州城門嗎?」許褚憤怒的反駁道:「我們浴血奮戰,九死一生才奪得此城池,你何德何能敢誇下這樣的海口?」許攸不知死活罵道:「你們這些匹夫何足言勇?」許褚大怒,拔劍將許攸殺死。

許褚殺了許攸之後,來見曹操,「許攸無禮,我殺之矣。」曹操說:許攸與吾舊交,故相戲耳,然後「深責許禇,令厚葬許攸」。許褚只是被曹操深責,沒有做出任何處罰,厚葬之後便了事。歸根結底,許攸太過於狂妄,自以為是,不悟人事,觸犯了曹操的尊嚴利益,下場只有一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智囊 的精彩文章:

太平軍如何打贏「三河大捷」這場生死存亡之戰?只有一個原因
中途島海戰,日本軍艦數不勝數,為何日軍還慘敗?史學家:自找的

TAG:歷史智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