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生活中的十大運動誤區,讓你健身中不能獲益反疾病纏身

生活中的十大運動誤區,讓你健身中不能獲益反疾病纏身

生活中的運動誤區已被當今越來越多的健身者所認可、接受。然而,有些運動者同樣運動適時、定時、定量,方法得當,但始終未能獲得健身之益,反而被 一些疾病纏身。究其原因,這與大多數人的運動誤區有關:

1.集中時間做運動

由於上班族周一到周五都在工作,所以喜歡利用雙休日集中健身 以彌補平常鍛煉的不足。健身專家指出,懶得運動會傷宮身休,而集 中運動也會傷害身休,無異於暴飲暴食。

1周前5天基本沒有運動,身體實際上已經適應了這種狀態。周 末突然拿出許多時間集中鍛煉,反而會打破已經形成的生理和機體平 衡,其後果比不運動更差。因此,科學有效的做法是每周鍛煉3 ~5 次。平時工作忙沒時間鍛煉,至少也應在茶餘飯後活動一下身體,運 動還是講究細水長流。正如人們吃飯不能飽一頓餓一頓一樣,運動也 是如此。

2.健身訓練時邊聽音樂或看報紙

有些人喜歡戴耳機,邊欣賞音樂邊健身訓練,以為既可輕輕鬆 松,又能健身訓練,一舉兩得,其實是適得其反。因為人在健身運動 時,指揮運動的神經中樞呈興奮狀態,其他神經中樞則處於抑制狀 態。邊聽耳機邊訓練,只會使指抨運動的神輕中樞受到抑制,難以達到訓練效果。

3.運動強度越大減肥效果越好

事實表明並非如此,休內脂肪的減少取決於鍛煉時間的長短,而 不是鍛煉的強度。因為各種鍛煉開始時,首先消耗的是休內的葡葡糖,在糖消耗後,才開始消耗脂肪。而劇烈運動在消耗糖後多已精疾力竭,難於再繼續堅持,因而脂肪消耗不多,達不到減肥的目的。只有較緩慢而平穩的持久運動,如慢跑、走路等,才能消耗更多的熱量,以達到減肥的目的。

強度適宜,方法得當,安排合理」的健身運動有益健康之觀點。

4.健身器材越貴越好

市場上銷售的健身器材既有單一功能的健身器材(如跑步車、登 髙器等),也有多種功能組合而成的綜合健身器材(如5功能、9功 能、13功能31功能等此外還有一些簡易、實用的健身器材如拉 簧、啞鈴、跳繩等。健身愛好者要根據自己的年齡性別、身體狀況, 需要鍛煉的部位以及住房、經濟條件等,綜合考慮後購買適合自己使 用的健身器材。

5.運動置越大越有益健康

運動量過大並不利於健康。有關研究資料證明,有益健康的運動 範圍很廣泛,但運動強度較小。因地制宜,每周耗8000焦熱量的低 度運動最有益於健康。

6.晚練比晨練好

其實早晨人的血液凝聚力高、血栓形成的危險性也相應增加,是 心臟病發作的高峰期。相反,黃昏是體育鍛煉的理想時間,因黃昏時 的心跳、血壓最平衡,最適應運動時心跳、血壓的改變;黃昏嗅覺、 聽覺、視覺、觸覺最敏感,人體應激能力是一天中的最高峰;黃昏體內化解血栓的能力也達到最佳水準。所以,應該是晚練比晨練好。

7.體育鍛煉要克服身體各種不適和痛楚

這是一種最危險的錯誤概念。如果在運動中出現眩暈、胸悶、胸 痛、氣短等癥狀,應立即中止運動,必要時應到醫院進行查治。尤其 是老年人,不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盲目訓練,結果事與願違。如骨 質增生患者在炎症尚未消失的情況下,採取大運動量器械訓綜,超負 荷劇烈運動。

8.停止鍛煉使人發胖

有部分人怕鍛煉後堅持不下來會發胖,所以乾脆拒絕鍛煉。在現 實生活中,確有一些人在停止鍛煉後發胖了。但發胖的關鍵不是停止 運動,而是停止後仍然吃與運動時同樣多的食物,使從食物中攝入的熱量大大超過消耗的熱量,於是引起肥胖。如果停止鍛煉後隨著熱量 消耗和減少,相應減少食物中的熱量攝入,就不會發胖了。

9.肌肉得天天練

長肌肉的要訣應是「張弛有度」。肌肉鍛煉會消耗大量的營養物 質,運動結束後,經過適當的休息,肌肉中的營養物質才會得到補 充,而且補充的量會比所消耗的還要多,這種現象在生理學上叫做 「超量恢復」。「超量恢復」使肌肉獲得更多的營養物質,越練越發 達。有研究認為,休息時間以肌肉再次具備上次運動能力為標準計算,一般需要2—3天。

10.運動量大更有效

適當的運動和健身訓練有助增強身休的免疫能力,但運動過量卻 會適得其反。醫學專家指出:低強度和間斷運動,均能對健康產生良 奵影響。因此,每天進行低強度運動,不僅有益丁健康,而且可以減 少心臟病發作的危險。運動過量只會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比如肌肉痙攣、僵硬、勞損,嚴重的還可造成骨折、運動性貧血,甚至導致猝 死。所以,鍛煉者可以諮詢健身教練,選擇適宜的運動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