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賞罰不明仁慈君主的凄慘結局

賞罰不明仁慈君主的凄慘結局

梁武帝是一個多才多藝知識廣博的學者。他的政治、軍事才能,在南朝諸帝中堪稱翹楚。他在學術研究和文學創作上的成就,則更為突出。史書稱他:「六藝備閑,棋登逸品,陰陽緯候,卜筮占決,並悉稱善。……草隸尺牘,騎射弓馬,莫不奇妙。」他很好學,從小就受到正統的儒家教育,「少時習周孔,弱冠窮六經」,即位之後,「雖萬機多務,猶卷不輟手,燃燭側光,常至午夜」。這種刻苦學習的精神,為他的學術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梁武帝還是一位技藝精湛的圍棋大師,以至於達到如醉如痴的地步。

他晚年佞佛,有一個名叫榼頭師的和尚,頗為他敬重。一天,梁武帝下敕召榼頭師入宮研討佛法,當榼頭師入宮的時候,梁武帝正在和人下棋,要殺死對方的棋子,便隨口說道:「殺掉!」左右侍從將此話理解錯了,以為梁武帝要殺掉榼頭師,便不由分說,將榼頭師推出斬首。下完棋,梁武帝下令召見榼頭師,左右侍從回答說:「已奉旨將此人殺掉了。」梁武帝聽罷,後悔不迭,竟成為他終身的憾事。

他在書法上也有很深的造詣,可以在古代善書的帝王中排上前幾位。即使拋卻他的帝王身份,以一個書法家的標準來評判他的字,也自有其可觀之處。

在史學方面,他不滿《漢書》等斷代史的寫法,認為那是割斷了歷史,因而主持編撰了六百卷的《通史》,並「躬制贊序」。他對此書頗為自負,曾對臣下說:「我造《通史》,此書若成,眾史可廢。」可惜,此書到宋朝時即已失傳,這實在是一件很遺憾的事情。

他又傾注大量精力研究佛學,著有《涅萃》、《大品》、《凈名》、《三慧》等數百卷佛學著作。對道教學說,他也頗有研究。在此基礎上,他把儒家的「禮」、道家的「無」和佛教的「因果報應」揉合在一起,創立了「三教同源說」,在中國古代思想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梁武帝蕭衍善待皇族沒有錯,錯的是只賞不罰,而皇族一旦失去的制約,便再也沒有什麼力量能夠與之抗衡了,梁武帝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為他的溺愛縱容政策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當然在中國的歷史上從來都不缺少仁義,所以,梁武帝也不孤獨,如果他要往上再推一千多年遇到宋襄公,他可能應該感嘆自己的仁義之於他來說,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如果做為一代君王只知道一昧地忍讓和寬恕,而沒有那種不怒自威的魄力,那到頭來只能讓別有用心的人,把你當成一隻逆來順受毫無威懾力的病貓任意玩弄。由此看來,歷代皇帝因為鞏固政權而出現嗜殺成性、自相殘殺的局面也有其存在的必然性。

採擷生活點滴 照亮美好人生

玄子原創作品 轉載註明出處

圖片來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布衣之眼 的精彩文章:

採擷生活點滴,烹制心靈雞湯

TAG:布衣之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