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荊州三國成語故事

荊州三國成語故事

【釋義與出處】安營紮寨:原意是指初到或暫時停止軍隊行動,安置營房,並在四周修築柵欄,使軍隊駐紮下來。後指建立臨時的建築基地。此成語出自元代無名氏《兩軍隔江鬥智》第二折:「這周瑜匹夫累累興兵來索取俺荊州地面,如今在柴桑渡口安營紮寨,其意非小。」

荊州三國成語故事之安營紮寨 主播 慢點拆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冬,孫、劉聯軍取得烏林大戰勝利後,周瑜升任偏將軍,領南郡太守,屯兵江陵。劉備分得公安之地,借口周瑜給地少,不足以安民,到京口(今江蘇鎮江市)找孫權借荊州。周瑜知道後,立即給孫權上疏說:「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非久屈為人用者。愚謂大計宜徒備留置吳,盛為築宮室,多配其美女玩好,以娛其耳目,將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挾與攻戰,大事可定。今若割土地以資業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場,恐讓蛟龍得雲雨,終非池中之物也。」孫權以曹操屯兵北方廣攬英雄,又恐劉備難以制服,故未有採納周瑜的建議。

時劉璋為益州牧,漢中割據勢力張魯視其昏弱,欲興兵霸佔。周瑜聞之,便想乘機捷足先登,一舉奪取西川。於是他迅即到京口與孫權計議說:「我進取蜀,得蜀而得張魯,威將軍固守其地,我再攻襄陽,北方可圖也。」孫權許可後,周瑜調大軍與柴桑。張飛探得此消息向劉備說:「周瑜小子,多次興兵要奪回荊州,現在又在柴桑渡口安營紮寨,企圖取得西川,再滅我們,其胃口不小。」劉備聽後為之震驚,即部署關羽據守江陵,張飛守秭歸,諸葛亮守南郡,自己守公安,以堵住周瑜去路。接著又去信給孫權說:「若你攻下西川,我將披頭散髮,隱居山林,永不見世人面。」孫權收悉其信,知道陰謀敗露,便令周瑜撤兵柴桑返回江陵。

——摘自《荊州三國成語故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荊州記憶 的精彩文章:

老照片中的記憶

TAG:荊州記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