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孕媽咪不可不知的幾種重要激素(上)

孕媽咪不可不知的幾種重要激素(上)

懷孕,可說是對女性的一大挑戰!除了外形的明顯改變,生理上也充滿大變化!為了讓受精卵能順利在體內發育、成長,直到出生,體內所有的器官都必須合作,共同營造一個適合胎兒生長的環境,其中,激素堪稱不可或缺的主要角色。

微量物質?影響其他器官

說起「激素」,可說是無人不知,但這究竟是何物?台灣馬偕醫院婦產部資深主治醫師兼產科病房主任黃建霈指出,激素是一種微量化學物質,由某器官所分泌,化學成分主要是蛋白質,通過血液循環系統影響到其他器官。不同種類的激素,其成分不同,功能也各不相同,如生長激素、甲狀腺素、腎上腺素等等。懷孕過程中,有些激素的分泌情況會改變,目的是為了保護胚胎能夠在子宮順利發育成長,直到出生。究竟孕期有哪些激素改變分泌狀況呢?

黃體酮(Progesterone)

分泌來源:排卵後,濾泡會變成黃體並分泌;受孕約12周後,由胎盤大量分泌來接手。

黃體酮,原本就是存在人體內的一種雌性激素。在女性開始排卵之後,濾泡會變成黃體,黃體就會製造黃體酮。黃建霈醫師指出,若想順利受孕,必須分泌足夠的黃體酮;受孕約12周後,黃體酮由胎盤大量分泌,濃度會比未懷孕女性增加很多。這是為了穩定子宮內膜,讓受精卵著床得更好、更穩定,並提供胎兒良好的生長環境,甚至降低母體的免疫反應,避免胎兒受到母體排斥。一直到將要生產時,當胎兒釋放訊息,促使黃體酮的分泌量降低,子宮才會開始收縮。他補充,黃體酮若不足,子宮內膜就會不穩定,容易早期流產;若曾有早產病史,目前又有癥狀的話,醫生會開立黃體酮藥物以維持子宮的穩定性。

濃度提高的黃體酮,會為孕媽媽帶來哪些影響呢?黃建霈醫師表示,為了提供胎兒穩定的居住空間,黃體酮會降低子宮收縮的速度,因此,與子宮同為平滑肌的消化道亦同步受到影響,消化道肌肉因黃體酮而鬆弛,並減緩了蠕動的速度,使食物停留在胃中的時間增加,容易有脹氣引起的不適。再者,食物因在消化道時間停留越久,水分被吸收越多,加上腸道受到日益變大的子宮壓迫,蠕動速度變慢,容易導致便秘問題;另外,黃體酮增加使水分容易積存在下半身,進而出現水腫。

不適的改善方式

黃體酮增加引起的孕期不適,極為常見,黃建霈醫師提出改善不適的建議:

脹氣:避免吃蛋白質含量高或容易發酵的食物,減少脹氣的發生。

便秘:增加水分與纖維質的攝取,增進腸道蠕動;適度運動或走動,也可促進腸道蠕動。

水腫:針對水腫部位可局部熱敷或按摩。

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

分泌來源:腎上腺

懷孕後,不少孕婦覺得自己的膚質變得比較差,且膚色看起來似乎黑了點,甚至在懷孕中期時,從肚臍到恥骨間,還多了一條清晰可見的黑紋──妊娠腹中線,臉上的雀斑、痣也比孕前更多、更明顯,黃建霈醫師說,「這是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刺激皮膚組織,增加黑色素的分泌與沉澱」。

不適的改善方式

不少孕媽媽在意皮膚的狀況,希望通過塗抹保養品來改善,不過,這是激素的威力,即使塗抹再多的保養品,改善效果並不大。黃建霈醫師建議,平日做好清潔、保濕的工作,並避免長時間日晒,等

孕期結束,皮膚狀況自然會好轉。

人類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hCG)

分泌來源:受孕後10~14天開始,由胎盤絨毛膜滋養層細胞所分泌。

這是確認是否懷孕的重要指標,黃建霈醫師說,在受孕後10~14天開始,由胎盤絨毛膜滋養層細胞所分泌,幫助胎盤形成;它也會抑制卵巢不要再排卵,並增加黃體酮與雌激素,以刺激胎盤的順利發展,是孕期特有的激素。

他指出,懷孕初期,此濃度會一直上升,每隔兩天就會增加1.5倍,但並非持續增加,約在第12~16周達到高峰,此後便慢慢下降,一直到懷孕末期。人類絨毛膜促性腺激素並未對孕婦的身體有任何改變,但在濃度不斷上升的階段,不免讓孕媽媽易有孕吐的困擾。過去曾有一種說法,「如孕吐嚴重的話,表示胎兒健康」,但黃建霈醫師表示,「這也只能說是胎盤功能不錯,分泌量較高,並不能以此斷定胎兒是否較為健康,未受孕吐困擾的媽媽一樣能生下健康寶寶」。

黃建霈醫師補充,濃度上升太快時,除了容易引起妊娠孕吐,可能是懷有多胞胎,因需要更高的濃度維持胚胎的穩定性,因此,害喜現象比懷單胞胎者來得更為嚴重;或是與疾病有關,如懷了葡萄胎、絨毛膜上皮細胞癌等;濃度上升慢的話,則要懷疑是否有子宮外孕的問題。

不適的改善方式

懷孕初期,媽咪因孕吐而感到不適,可能是hCG的濃度持續上升,而身體尚未適應,或是懷孕造成心理的壓力而影響生理,出現噁心、嘔吐的現象。此外,黃建霈醫師提醒,「如果孕媽媽原來即腸胃功能不佳,如胃酸多、易有腸胃炎的問題,這時會更容易想吐」。黃建霈醫師在臨床上,曾碰過一位孕婦想吐,抽絲剝繭後,是因為盲腸炎所致,因此,需要鑒別嘔吐是單純的孕吐,或是腸胃功能不佳,甚至是疾病所導致。

癥狀輕微:建議以少量多餐的方式進食,並選擇易消化且味道清淡的食物。

因腸胃疾病所致:應找醫師診治,並考慮用藥物或其他治療方式來改善不適。

單純的孕吐:可補充維生素B6改善。

嚴重的妊娠孕吐:需要就醫治療,避免出現脫水癥狀。若有需要,偶爾會用到抑制嘔吐的藥物,緩解不適。他表示,「如果一天吐上5、6次,持續3天以上,且體重明顯下降,請務必就醫」。

泌乳激素(Prolactin)

分泌來源:由腦下垂體分泌

泌乳激素是腦下垂體所產生的內分泌激素,主要功能在增進乳腺分泌乳汁,黃建霈醫師指出,「雖有泌乳激素增進乳腺分泌乳汁,但產後仍需通過寶寶吸吮乳頭刺激乳汁分泌」。孕期,泌乳激素會受到黃體酮的抑制,功能還沒有開始運轉;產後,則是黃體酮與雌激素的分泌量減少,泌乳激素則取而代之。當泌乳激素增加到一定濃度,會抑制卵巢排卵功能,造成不排卵及不孕,這是為何哺喂母乳的媽媽可自然避孕的原因。

若孕前泌乳激素過高,他說,「只要沒癥狀,問題不大;若原來需要長期服藥,則在懷孕期也大多可暫停服藥」。

不適的改善方式

由於產後的泌乳激素分泌量激增,導致較多血液流入乳房,而使乳房脹大,並易有脹痛感,他建議,隨著乳房的改變,選擇合適的寬鬆內衣,以減輕乳房外部的壓迫。如有不適,則隨時請教醫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孕媽媽全媒體 的精彩文章:

八種訣竅,教你培養高質量的親子關係
胃口不好想吃冷的?孕媽可以試試涼心蓮藕

TAG:好孕媽媽全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