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口指數與醫療健康產業調研:新生兒將大幅下降,孕產、養老、商保領域迎來拐點

人口指數與醫療健康產業調研:新生兒將大幅下降,孕產、養老、商保領域迎來拐點

2018年1月,國家統計局公布2017年新生人口為1723萬人,相比2016年減少63萬人。中國新生人口的數量在「全面二孩」政策實施的第二年出現不符預期的負增長。

新生人口的減少是否說明中國已經進入低生育時代?低生育將如何影響中國未來的人口結構?人口結構的改變會對中國的醫療健康產業造成哪些影響?

動脈網·蛋殼研究院通過分析國家衛計委、聯合國等權威機構的調研數據、訪談頂級諮詢公司合伙人,結合自身長期以來對醫療健康行業的關注而形成的洞察,以期回答上述問題。

本報告中「中國人口」指中國內地人口,不包含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省的人口。

特别致謝普華永道中國醫療健康行業管理諮詢合伙人邢立萍女士、羅蘭貝格製藥和醫療行業合伙人林江翰先生在本報告調研環節提供的大力支持。

本報告的內容目錄:

一、人口現狀:二孩政策效果不及預期,老齡化趨勢依然難以阻擋

(一)當前人口數量和人口出生率雙雙處於歷史低位

(二)補償性生育取代適齡生育成為中國當前生育主力軍

(三)適育年齡人口數量處於高位,但是生育意願較低

(四)新生人口數量將進一步大規模減少

二、投資機會:孕產、養老和商保迎來發展機遇

(一)母嬰孕產:需求質量提升對沖需求人數減少的風險

(二)健康養老:多樣化和個性化的養老需求推動行業高度細分

(三)商業醫保:已經具備高速發展的客觀條件和內在動力

三、前景展望:人口素質的提升促進中國持續發展

一、人口現狀:二孩政策效果不及預期,老齡化趨勢依然難以阻擋

(一)當前人口數量和人口出生率雙雙處於歷史低位

自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的近70年中,中國人口總量從建國之初的5.4億人增加至2017年末的13.9億人。

由於龐大的人口基數和「多子多福」的傳統生育觀念,中國曾經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持續出現爆炸式的人口增長。

新生人口的巔峰時期出現在1963年,當年中國新生人口的數量達2934萬,人口出生率超過40‰。

新中國成立後出現過三次生育高峰:

第一次是1949年至1957年,建國後社會穩定,生活水平和醫療條件改善,這段時間的平均年新生人口達2057萬人、平均人口出生率為36‰。

第二次是1962年至1970年,「三年困難時期」結束,國民經濟逐步恢復,人口快速回升,這段時間的平均年新生人口達2668萬人、平均人口出生率為37‰。

第三次是1981年至1990年,改革開放後人們的物質生活豐富,且在第二次生育高峰時出生的人口集中達到生育年齡,這段時間的平均年新生人口達2268萬人,但是由於人口基數已有11億之多,以及計劃生育已經於70年代初開始推行,因此平均人口出生率比前兩次生育高峰低,為22‰。

近五年中國的年平均新生人口為1696萬人,平均人口出生率為12‰。排除「三年困難時期」出現的人口非正常大幅減少的現象,當前中國新生人口的絕對數量和人口出生率都處於歷史最低水平。

(二)補償性生育取代適齡生育成為中國當前生育主力軍

2016年是中國實施「全面二孩」政策的元年,當年即給中國新生人口帶來了立竿見影的效果:2016年新生人口中一孩數量為840萬人,二孩數量為820萬人。

相比較「全面二孩」政策放開前的2015年,一孩數量降低26萬人,但是二孩數量增加168萬人,政策紅利得到了有效的釋放。

2017年「全面二孩」政策釋放的積極效應仍在延續:二孩數量繼續增加,達到880萬人。然而與此同時,一個危險的信號已經非常清晰:一孩數量銳減115萬人,降低至725萬人。

從2011年至2017年,一孩數量從1065萬人降低至725萬人,同時二孩數量首次超過一孩數量的情況表明,中國當前生育的主力軍已經由正常的適齡生育轉移至補償性生育。

如果不是「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中國的新生人口恐怕已經面臨斷崖式的降落。

「全面二孩」政策放開前,無論是官方還是商業機構,都對該政策對促進新生人口數量的增加保持樂觀的態度:官方曾在專題研究中指出在「二孩政策」實施後,中國2017年新生人口數量的低預測值為2023萬人、中預測值為2109萬人、高預測值為2195萬人;券商也在報告中估計2016年中國新生人口數量為2642萬人,並在2017年達到峰值的3424萬人。

(三)適育年齡人口數量處於高位,但是生育意願較低

持續的一孩數量減少存在兩種可能,其一是處於適育年齡人口的數量減少,其二是處於適育年齡人口的生育意願降低。

醫學上普遍認為24~30歲是女性最佳生育年齡,35歲以上的孕婦屬於「高齡產婦」。

考慮到中國一二線城市中大齡未婚或未育女性的情況已經普遍存在和女性20歲的法定結婚年齡,我們把20~35歲的女性計入適育年齡人口。

目前關於中國人口最準確的統計資料是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調查顯示2010年適育年齡的女性有1.71億人,我們可以據此推導出未來中國適育年齡的女性數量。

2020年中國適育年齡女性約1.56億人,而2030年中國適育年齡女性將會降至1.1億人。

由此可見,目前適育年齡的女性數量其實仍然相對較多,然而一孩數量卻逐年減少。

再結合從千禧年開始持續的低生育率,我們認為造成目前人口數量和出生率降低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在於:適育年齡人口的生育意願降低。

造成現代適育年齡女性或適育年齡家庭放棄生孩子的原因有多方面,但是歸根結底不外乎三種:經濟考慮、觀念改變、客觀情況。

經濟考慮包括養育孩子需要付出的直接成本,包括教育成本、物質消費等,以及女性因為生育孩子面臨的職業發展風險。

觀念改變主要與受教育程度相關,以90後為代表的擁抱樂活主義的適育人群不再認為生育孩子是人生中必須經歷的事情,他們認為通過其他方式同樣提高生命的質量。

客觀情況包括喪失生育能力、同性性向選擇等造成的無法生育現象。

(四)新生人口數量將進一步大規模減少

十年後中國適齡生育女性已經相比現在減少約4000萬人,而更加嚴重的是,第六次人口普查顯示00後各年齡段的平均女性人數已經降至600~700萬人,遠遠低於90後各年齡段平均800~1000萬人的數量。

隨著「全面二孩」的政策紅利完全釋放,適育年齡的女性人數驟降,中國再進一步出現新生人口大規模下降的趨勢幾乎無法避免。

按照目前的生育率,以及考慮「二孩政策」紅利全部釋放帶來的影響,十年後中國年新生人口恐將跌至千萬級別以下。

新生人口的降低在中長期對中國最大的影響在於人口結構的改變。

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和物質生活的豐富,人均壽命不斷提高,國家統計局透露2015年中國人口平均預期壽命達76.34歲,而同期世界銀行數據顯示全球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為71.60歲。

但在老齡人口增加的同時,並未出現太多新生人口補充到人口金字塔的底部,中國已經開始步入老齡化社會。

聯合國對「老齡化社會」的定義是一個地區60歲以上老人達到總人口的10%。

按照目前的發展趨勢,中國將在2050年出現35.5%高於60歲的人口(約4.5億人),遠超聯合國的定義界線。

而到2100年,中國不僅60歲以上的人口比例會攀升至39.6%,全國總人口也會縮減至9.41億人,老齡化的程度空前嚴重。

剩下兩個部分的內容:

二、投資機會:孕產、養老和商保迎來發展機遇

三、前景展望:人口素質提升促進中國持續發展

現在長按下方二維碼,成為動脈網正式會員,即可獲得完整版《低生育時代的中國醫療健康行業:發展趨勢和投資機會剖析》。

掃碼成為動脈網會員

了解人口出生率對產業的影響。並且,在未來的一年裡,您可以暢讀完整的行業趨勢報告,及時掌握全球最新的投融資信息,坐擁齊全的醫療企業資料庫,還有海量資源對接

文|趙浦丞

添加時請註明:姓名-公司-職位

後台發送關鍵詞即可獲得相關好文

網站、公眾號等轉載請聯繫授權

近期推薦

聲明:動脈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動脈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文中出現的採訪數據均由受訪者提供並確認。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動脈vcbeat 的精彩文章:

醫療雲推不下去,是水土不服,還是沒找到問題的根源?
匯聚世界級骨科大師,這家國際骨科醫生平台能為患者、醫生帶來些什麼?

TAG:動脈vcbea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