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曾鳴:區塊鏈中沒有絕對的「去中心化」

曾鳴:區塊鏈中沒有絕對的「去中心化」

在當下討論火熱的區塊鏈話題中,區塊鏈的「去中心化」是不可避免被提到的一個特點。很多觀點認為,「去中心化」這一特點讓區塊鏈的應用能顛覆現有的各種「中心化」的互聯網服務,阿里巴巴集團學術委員會主席、湖畔大學教育長曾鳴分享了他對「去中心化」這一特點的思考。

曾鳴認為,目前外界對「去中心化」這個詞有很多誤解,「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的程度和機制是不同網路的不同結構特徵,決定了協同網路將怎樣運行和演化,不同的決定帶來不同的價值。他建議,不要把「去中心化」當做區塊鏈項目的天然優勢,其實並沒有誰一定優於對方這樣的標準答案。

曾鳴解釋說:「最早的部落經濟就是分散式、去中心化的,也就是點對點的。但為什麼它落後呢?因為網路過於稀疏,沒有協同。而農業經濟的核心是點,是以部落和鄉村為核心的,是相對自給自足的模式,但只有交換網路的擴張才是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工業經濟的核心是線,是流水線、供應鏈和科層制的公司管理構成的相對封閉的體系。到了互聯網時代,我們才進入了相對開放的網路協同時代。」

區塊鏈的本質是什麼?曾鳴認為,區塊鏈最本質的特徵是建立了有一定共識基礎的、點對點的協同網路。區塊鏈下一步大發展的核心挑戰,恰恰是這種協同網路在什麼場景下能創造最大的價值。核心戰略問題仍然是一個區塊鏈項目到底為什麼客戶提供了什麼重要的價值。也就是說,這個協同網路到底解決了什麼問題?為什麼比以前的解決方案好了很多?

無論是點對點的「去中心化」還是「中心化」,都要解決大規模協同如何實現的問題,都需要在具體的問題場景里考慮各自的優缺點,這兩種機制甚至可能有互補性,需要結合使用。 曾鳴舉例說,很多人討論過使用點對點網路來提供打車服務,但原來由平台提供的一些公共服務現在由誰來承擔?比如司機的惡性行為,誰來預防、發現、懲罰,這些關鍵問題不解決,點對點的網路就很難被快速接受。支付寶發展的早期,明確地提出「你敢付,我敢賠」,這樣的公信力對於一個公共網路的快速推廣有非常大的意義。區塊鏈項目必須有自己的機制設計和制度演化,更好地解決這些問題,才能被廣泛接受。

曾鳴強調,點對點的「去中心化」只是手段,而整個網路最終產生的價值才是關鍵。

科技有溫度,點擊下方,關注「 酷玩兒」帶您發現新奇、好玩的科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酷玩兒 的精彩文章:

建議:該換工作的5種跡象
認同感:打造精英團隊的關鍵

TAG:酷玩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