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神聖羅馬帝國為什麼神聖,它神在哪裡?聖在何處?

神聖羅馬帝國為什麼神聖,它神在哪裡?聖在何處?

神聖羅馬帝國,全稱: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或日耳曼民族神聖羅馬帝國,是一個地跨西歐和中歐的封建君主制帝國,版圖以日耳曼尼亞為核心,在巔峰時期包括了義大利北部和勃艮第還有弗里西亞。1806年,該帝國被拿破崙一世推翻。

人們習慣上以公元911年作為德意志地區的東法蘭克王國向德意志王國轉變的開始。這一年,東法蘭克王國最後一個君主無子而終,法蘭克公爵康拉德一世成為第一位德意志國王。後來奧托一世繼位,並於公元962年在由羅馬教皇加冕稱帝為「羅馬皇帝」,德意志王國便稱為「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這便是古德意志帝國。

到了12世紀的腓特烈一世時期,帝國成為歐洲最強的國家,腓特烈一世公然加上了「神聖」二字。但在腓特烈二世採取重義大利輕德意志政策後,皇帝在德意志的權力威望逐漸衰落,而淪為與一般德意志諸侯無異的小領主。

腓特烈二世死後,王國分裂於他的兒子康拉德四世和另一位國王荷蘭的威廉手中。康拉德死後便是大空位時期,在這一時期沒有一位國王能得到普遍的認可,而公國們就此得以鞏固他們的基礎,甚至變為更加獨立的統治者。直到魯道夫一世被一致承認,才結束這一局面。

哈布斯堡的魯道夫即位時已經55歲,德意志貴族們覺得擁有輝煌家世卻年老體衰的他是一個理想的傀儡,卻低估了這位老人的雄才大略。在世俗諸侯和教會諸侯的幫助下,魯道夫一世對主要競爭者、德意志最強大的諸侯波希米亞國王奧托卡二世進行了幾次征討,最終奪取了奧地利和施蒂里亞,為哈布斯堡王朝的強盛奠定了基礎。

17世紀以後,哈布斯堡王朝統治下的德意志皇權日益衰微,各邦諸侯割據稱雄。出於對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在帝國內部重振皇權政策的反感,以及因為宗教改革造成的占諸侯大多數的新教諸候對天主教皇帝的敵視,最終引發了自1618年開始的三十年戰爭。這場戰爭使得皇權進一步被削弱,帝國境內的諸侯各自為政。

1804年,拿破崙成為法國皇帝。神聖羅馬皇帝弗朗茨二世見到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的崛起加劇了德國諸城邦的分化,擔心其與神聖羅馬帝國抗衡,因此聯合英、俄等過組成第三次反法同盟,結果戰敗。弗朗茨二世在拿破崙的逼迫下放棄了神聖羅馬皇帝尊號,僅保留奧地利帝國皇帝稱號。神聖羅馬帝國名存實亡。

在此之後,普魯士在崛起,並最終在1871年建立了德意志帝國,神聖羅馬帝國正式滅亡。德意志帝國先後挑起兩次世界大戰並戰敗,經歷了又一次的分裂和統一,成為了如今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簡稱「德國」。

——以上內容均轉載自鵝說APP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鵝說APP 的精彩文章:

天上那麼多星體,為何人們獨愛月亮
英雄不朽,希望長存,NASA紀念日弔唁人類太空先驅

TAG:鵝說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