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楚雲軒:中國全球出口佔比兩年下降6%,為什麼實際收益卻增加了?

楚雲軒:中國全球出口佔比兩年下降6%,為什麼實際收益卻增加了?

1978年,一個當時看普通的年份,卻成為了中國改革開放的開局之年,從那之後,中國一方面內部改革,刺激各項生產要素,生產力快速增長;另一方面,中國對外開放,融入了全球貿易體系之中。這兩者相輔相成,憑藉中國的人力成本優勢,以及產品品質的不斷提高,中國從此成為全球貿易大國,特別是出口大國。

在最開始,中國出口的產品以勞動密集型的低附加值產品為主,這聽上去好像不那麼「高端」,但是卻最符合當時中國的人力資源結構。在很多日常用品中,中國的出口佔比都是全球第一,比如襪子,全球出口量的40%來自中國。

但是,情況也正在發生變化,據統計,中國在全球商品出口中的佔比開始下降,據2016年IMF的統計,佔比從13.9%降到了13.5%,而從2017年前11個月數據看,這個比例進一步縮減到13%,相當於兩年下降6%。

我們把觀察區域放到亞洲,在亞洲出口商品佔比來看,自從2000年開始,中國就是一個快速增長的過程,從15%一路上漲到40%,而與此同時,日本的佔比從30%強的比例一路下滑到接近10%。但是,40%似乎就是個天花板了,在2016年,中國在亞洲出口佔比開始下降,與此同時,一些亞洲小國開始煥發活力,比如中國的鄰國越南,近幾年的出口勢頭就很猛。

這是一個壞消息嗎?也不盡然,因為還有個有趣的數字,那就是這個過程中,中國從出口中的實際獲益比例在增加。據統計,15年前,中國出口商品產生的價值中只有55%歸於中國,這個大家也可以理解,早期的中國出口經常是所謂的「來料加工」等低層次貿易關係,所以中國的獲益並不如數字看上去那麼多。但是如今,這個比例提高到了67%,整體看,中國從貿易中的獲益正在提高。

當然,67%的貿易出口獲益比例還有很大提高空間,結合中國貿易額在全球比例中佔比的下降,其實也說明中國經濟需要轉型,同時也正在轉型。事實上,我們看日本、美國在全球貿易出口中的比例這幾十年一直是下降的啊,美國還嚴重逆差,但是美國就變差了嗎?顯然不是。比如,iPhone手機在中國生產後,從中國出口,但是蘋果公司,以及蘋果公司的員工,以及從蘋果公司徵稅的美國政府,一樣在這個過程中獲益。

接下來,中國需要做的或許是:

一方面,提高中國出口商品的附加值,事實上,從早期的襪子、服飾、打火機,到如今的手機、電腦,已經是一種附加值的提升;而接下來,中國需要進一步提升,加強高科技產品的出口,以及一些文化產品的出口,所以,不要小看中國手游在東南亞、中東等地的推廣,也是一種文化貿易出口的體現。

另一方面,學習美國、日本經驗,輸出資本和生產力,即加強對外投資,事實上,通過海外投資,充分利用全球各地的優勢資源,出口統計口徑留在了那裡,但是中國依然可以獲得豐厚的回報。而中國正在推進的「一帶一路」戰略,正是這種思想的體現,把中國的資本和生產經驗推出去,這樣讓相關國家和地區經濟增長,也讓中國的資本獲得增值,實在是雙贏的事情。

所以,對於一些經濟數據和現象,我們不能單看錶明,中國正在從貿易出口大國,慢慢向兼顧資本輸出大國的路徑轉型,這個過程,充滿挑戰,更充滿機會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蚊行天下 的精彩文章:

TAG:蚊行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