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披頭士震撼克里姆林宮

披頭士震撼克里姆林宮

【一天晚上剛剛熄燈,兩個滿身污跡、驚恐不安的蘇聯士兵(跨過東西德邊境)來到我們的兵營。我和同班的士兵把這兩個俄國兵團團圍住,試圖了解這是不是一場入侵的先鋒。「你們為什麼要冒這個險》」我努力用一點點軍事俄語問他們。「因為,」其中一個發抖的小兵回答,「長官不讓我們聽貓王。」】

時年1962秋天,當赫魯曉夫認為搖滾樂是「不對頭的瘋狂的東西」時,英國人民已經沉迷在《Love me do》的歌聲中。當整個六十年代「披頭士狂熱」席捲英美,鐵幕另一端的蘇聯年輕人還在唱著《士兵敘事歌》走向各地的集體農場。固執的領導人並不能欣賞這種令人搖頭晃腦的音樂,但並不阻止這種音樂在蘇聯的地下流傳——從大衣內袋裡的磁帶,到「X光唱片」,蘇聯的年輕人無不用其極,只為收聽「鐵幕另一頭的靡靡之音」。

有趣的是,當搖滾樂興盛時,一些保守的美國人甚至認為它是「共產主義麻痹美國青少年的工具「——搖滾樂對自由的表達總是和現有的法律與道德發生衝突,鐵幕兩端的保守主義者在這一點上達成了共識:搖滾樂是一件對青少年影響巨大的工具。只不過蘇聯人試圖通過一道又一道的文化禁令抹消它的存在,而美國人則把它拿了起來。

冷戰時期,一切文化都帶上了意識形態的色彩:《Taxman》(稅務員)在蘇聯被演奏時,樂隊的理由是:」這首歌是紐約計程車司機為反抗高稅收而創作的歌曲。」而美國政府試圖為這首歌加上「諷刺蘇聯對人民的剝削」這樣的色彩——這麼看來,似乎披頭士與蘇聯人是站在一起的,這首歌創作的初衷就是諷刺英國的高額稅收。還有一個富有代表性的事件是《Back in the USSR》(回到蘇聯)中的「I"m back in the USSR.You don"t know how lucky you are, boy.」讓美蘇都啞口無言:這句歌詞究竟是祝賀披頭士逃離「資本主義魔爪」還是在諷刺蘇聯。實際上披頭士未曾到過蘇聯,初衷只是為了創作一首回應《Back in the USA》的歌曲。為了讓這首歌聽起來更「蘇聯」,保羅還在其中加入了「烏克蘭、莫斯科」這樣的詞語。

1994年,披頭士「解體」二十多年後,蘇聯解體三年後,《絕對巴拉萊卡秀》演唱會上演。演唱會上,《Back in the USSR》和《Yellow Submarine》的歌聲再度響起。此時唱響披頭士歌曲的不再是四個年輕小夥子,而是「列寧格勒牛仔」和那支大名鼎鼎的「亞歷山德羅夫紅旗歌舞團」,曾經蘇聯的官方樂隊和曾經的地下音樂同台演奏,不知人間何世。

跋:本來想藉此討論「文化管制」「意識形態」這些高深的話題,但是想想還是算了。中國的官方文化發展史上既有「八億人民八個戲」這樣的高壓時期,也有「人民群眾喜歡你不喜歡,你算老幾」這樣的開放時期。前者只是作為一種慘痛的記憶存在,但是後者正在作為一種民粹主義的外衣每日被人提及。想了想,不如還是好好聽聽音樂吧。

編輯:L

圖片來源: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氧思生活 的精彩文章:

TAG:氧思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