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神話故事】凌空塔

【神話故事】凌空塔

當人們游到崆峒山的中台,就可以看到一座高32米,八角七級的錐形磚塔,它像擎天柱一樣聳立在中台北邊。這雄偉壯觀的凌空塔,每層基角雕有石獸,第三層檐角雕有八大金剛,各級門洞為四面八開。遊人登上塔頂,可以四面眺望,平涼全城的風景盡收眼底,它與平涼紫金城的古塔遙遙相對。這凌空塔塔頂長有一棵塔松,它和磚塔構成一個罕見的天然盆景,遊人仰望無不為之驚嘆。據文物專家考證,這塔松是稀有的華山松,它能在塔頂夾縫中生長出茂盛的枝葉,給這凌空塔平添奇景。說到這裡,你一定有興趣聽聽關於凌空塔的古老傳說。

話說,萬曆年間,中國大地興起修建寶塔的高潮。當時崆峒山正是佛道兩教興旺發達的時候,寺院、廟宇在崆峒山上拔地而起。可是不久,道士、和尚們辛苦化緣積攢錢修成的廟宇、寺院,時間不長不是倒就是塌,和尚、道士們都束手無策,心痛不已。有個名叫馬德法的老和尚眼看大家的心血化為鳥有,他心如火焚,千里迢迢專程來到陝西的法門寺求救,才得知是一個成了精的老鼠在作怪。它用法術在地下到處打洞造穴,把地基挖虛,修起的寺院佛殿被雨水一灌,自然就會倒塌。馬德法大師得知了原因,日夜兼程,回到崆峒山,趕修了凌空塔,又在塔上塑了八大金剛的塑像,說來也怪,自從馬德祛大師修了這個塔後,這老鼠精再也不敢出來作怪了,崆峒山修起的廟字佛毀,一座座雄踞山頭。

馬德法和尚修起降妖塔之後,並沒有歌息,繼續披星戴月,整整幹了二十餘載,在他的苦心經營下,又在崆峒山新修殿宇八十餘間,為崆峒佛教做出了貢獻。

塔院修好了,一看寺院內,只有高大的寶塔殷宇,卻沒有樹木陪襯,於是他又到陝西華山背回華山松13棵。為啥只背13棵呢? 為了紀念他修寶塔的年代一萬曆十三年。他把13棵松樹苗裁於中台,又不辭辛苦,每天從遠離五里路的黃龍泉背水,澆灌這些樹苗,在他的精心培植下,這13棵華山松都成活了。幾年後,使佛塔古剎座落於一片綠蔭之中。

現在塔院尚存兩棵古老而高大的松樹,成為崆峒山一處著名景觀,供人們攝影留念。

▍出品|崆峒山智慧旅遊

▍編輯|秋謹 監製|無為

▍轉載請註明

(吃住行游購娛,智游崆峒網全搞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崆峒山智慧旅遊 的精彩文章:

大年初四迎財神咯!恭喜發財!
那些年,屬於我們的兒時記憶!

TAG:崆峒山智慧旅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