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李零:東方既白——中國的第一次啟蒙

李零:東方既白——中國的第一次啟蒙

我們曾經擁有一個思想高度自由、文化空前繁榮的時代,所有古代思想家能夠想到的問題,該說的他們都已說到。

——李零

2017年12月—2018年3月

「東方既白——春秋戰國文物大聯展」

在長沙的湖南省博物館舉辦,一時盛況空前

1月25日,活字文化作者李零教授

在展覽現場特別進行了一次專題講座

解讀「東方既白」大展中的文物精品及其背後的時代

講壇現場

本文紙版首發於《文匯學人》3月9日刊

活字文化經授權全文網路首發

感謝李零老師和《文匯學人》對活字文化的支持

文中插圖均來自湖南省博物館

東方既白

——寫給湖南省博物館春秋戰國文物大聯展

李零

歷史上的春秋戰國是個天下大亂、民不聊生的時代,但這一時期,中國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卻空前繁榮,其中先秦諸子對中國精神影響之大,無論怎麼估價都並不過分,他們留下的精神遺產一直影響到現在,甚至可以毫不誇大地說,這是中國的第一次啟蒙,可謂「東方既白」。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古人盛言三代。三代既是三個朝代,也是三個彼此平行的地理板塊。夏、商、周三分天下,最後一統於西周。西周是三代的集大成者。後來,西周亡於犬戎之難,中國陷於分裂。歷史學家把平王東遷到周室滅亡的歷史稱為東周史(前770—前249年),並把周室既滅到秦統一前的28年加上去,積549年,分為前後兩段,前面一段是春秋史(前770—前476年),後面一段是戰國史(前475—前221年)。

怎樣以出土發現的物質資料來展現這段歷史,又從思想史的高度來思考這段歷史,無疑是個有趣的話題。應湖南省博物館邀請,我把我的感想講一下。

諸侯力政,不統於王

首先,這段歷史,特點是國家分裂。孔子不滿其當代政治,首先是這一點。

司馬遷作《史記》,涉及這段歷史,他有兩個年表,一個是《十二諸侯年表》,一個是《六國年表》。《十二諸侯年表》本之《春秋》,名為十二諸侯,列出的國家卻是十四個,它是以周、魯的紀年為經,而以齊、晉、秦、楚、宋、衛、陳、蔡、曹、鄭、燕、吳十二國的紀年為緯。《六國年表》本之《秦紀》,名為六國,列出的國家卻是八個,它是以周、秦的紀年為經,而以魏、韓、趙、楚、燕、齊六國的紀年為緯。這些國家,不僅有考古發現的遺迹、遺物為證,也有出土文字材料為證[當然,表中沒有列入的國家還有很多,如從陝西東遷的虞、芮、虢,滹沱河流域的鮮虞—中山,淮水流域的南淮夷(如江、黃、徐、鍾離),山東半島的泗上諸侯(如薛、莒、邾、滕),以及僻處江漢的鄧、曾、鄂]。當時,器物也好,銘文也好,各國有各國的特點,只有經過分國研究,才能把握歷史發展的脈絡。

春秋鄭國公用九鼎八簋九鬲禮器組合

東周列國的興衰,大體分三步走:

第一,周室東遷,晉、鄭是依,晉、鄭地位最高。秦襄公護送平王有大功,秦亦因此而崛起。當時,鄭、虢是王朝的左右卿士,鄭、虢爭政,是亂之所起。亂子是從王畿的內部鬧起,逐漸擴大到周圍的諸侯國。

第二,齊、魯、晉、衛、燕是周初封建的五大諸侯,但春秋晚期,魯、衛衰落,北方大國是晉、齊、燕,南方大國是楚、吳、越。南北對抗,主要是晉楚之爭。孔子周遊列國經過的曹、衛、宋、鄭、陳、蔡都已淪為小國。

第三,戰國時期,很多小國還在,有些甚至延續到很晚,但戰國晚期,最後剩下的大國只有七個,齊在東,楚在南,秦在西,燕在北,三晉(韓、趙、魏)居中。秦滅六國,先滅周,次滅三晉,後滅楚、燕、齊。

孔子做周公之夢,夢想恢復西周大一統,但再造中國統一的卻是秦始皇。

禮壞樂崩,上下陵替

這是孔子批評的另一現象。考古學家講這一現象,常以東周時期的用鼎制度為例,而東周時期又主要以楚國的用鼎制度為例[參看俞偉超、高明《周代用鼎制度研究》,《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8年1期,84—98頁;1978年2期,84—97頁;1979年1期,83—96頁。該文把兩周時期的鼎分為鑊鼎、升鼎和羞鼎]。所謂「僭越」,主要指東周時期諸侯卿大夫隨葬銅鼎的鼎數超越了身份等級。

這個問題很複雜,恐怕應做進一步探討(李零《楚鼎圖說》,收入拙作《入山與出塞》,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334—342頁)。

首先,現已發現的楚鼎多出自墓葬,未必與禮書記載廟堂祭祀的用鼎制度完全相同。這些鼎至少可以區分為五種:

1.無蓋大鼎,一般只出一件或兩件,自名「鑐」(這個字應如何隸定和釋讀,目前仍有爭論),用以盛放「胖」,即半扇牛肉或豬肉,主要流行於春秋晚期和戰國末年,規格最高。

2.平底大鼎,一般為列鼎,往往撇耳束腰,飾垂鱗紋(這種鼎仍帶有西周中期垂腹鼎的某些特點。同一時期的秦鼎也有這種古風),有些還帶蓋,自名「登鼎」(登字或加皿旁)或「升」(帶鼎旁),用以盛放「牲牢」,即牛、羊、豕、雞、魚、臘等成套的牲肉,主要流行於春秋晚期和戰國末年,規格次之。

3.矮足中鼎,一般為列鼎,深圜腹,矮蹄足,捉手蓋,自名「繁」「盂」「石也」,主要流行於春秋晚期,帶有過渡性,規格又次之。

4.高足中鼎,一般為列鼎,可能從前者分化,

特點是有細長的足,自名「鐈」,主要流行於春秋晚期和戰國末年,春秋晚期,多圜腹撇足,戰國時期,腹變盒狀,足變直立,規格又次之。

5.高足小鼎,一般為列鼎,特點是腹作圓盒狀,三足直立,應即從前者分化,規格最低。通常所說的楚鼎主要是這一種。

上述五種鼎,第二種鼎確實是升鼎,但第一種鼎未必是鑊鼎(以鑊自名的鼎目前只有哀成叔鼎。哀成叔鼎是一件小鼎),後面三種鼎恐怕也不是羞鼎。鑊鼎是烹牲的鼎,升鼎是載牲的鼎(禮書也叫牢鼎),鑊鼎烹牲,牢鼎載牲,一一相對,都是列鼎。羞鼎是盛庶羞的鼎,庶羞指肉、菜搭配調和五味的美食,即各種羹。這種鼎的出現可能要晚一些。如馬王堆一號墓出土的鼎,根據遣冊,就是盛羹的鼎。

我理解,當時的禮樂制度是從最高一級逐步遞減。規格最高的墓葬,幾乎全用銅器,器種最全,器形最大,紋飾最精美,但卿大夫和各級官員的隨葬品,往往用仿銅陶器代替按禮制規定不能使用的貴重器物。這種用仿銅陶器「過把癮」的組合才是這一時期的普遍現象。

我們討論「僭越」,恐怕要從器物組合的總體著眼。

從青銅時代到鐵器時代

19世紀,湯姆森(Christian Jurgensen Thomsen, 1788—1865)創石器、銅器、鐵器三期論,初衷是為博物館的展陳服務,後來被廣泛用於考古分期。這種分期只是粗線條。不僅三種材質有交叉,而且三種之外,還有其他材質。

春秋戰國,出土器物,材質極為多樣,陶器、石器、銅器、鐵器、金銀器、玉器、漆木器、絲織品都很流行,器物組合異常複雜。

戰國漆豬形酒具盒

戰國漆木雕動物座屏

戰國漆匜形杯

戰國漆豆

過去,中國史學界討論古史分期,春秋戰國說是把鐵器的使用當作標誌。學者強調,春秋以來,特別是戰國時期,中國已進入鐵器時代。但他們說的鐵器時代,其實只是說,鐵器的使用已經比較普遍,並不等於說,銅器已退出使用,更不等於說,當時只有這一種材質。

中國的青銅時代是以塊范法冶鑄的青銅禮器為最大特點,商代西周達到高峰。其傳播範圍,北至於遼西、內蒙古,南至於廣東,西至於甘青,東至於山東半島。你要問商周文化的傳播範圍有多大,這是最好的回答。春秋戰國,中國的青銅文化仍然燦爛輝煌,但禮器仍以青銅為主。

鐵器在中國出現,新疆比內地早。商代已有隕鐵刃的青銅兵器(如平谷劉家河和藁城台西的發現),西周也有(如浚縣辛村的發現),多屬偶然發現。兩周之際,開始有塊煉鐵和塊煉滲碳鋼,春秋早期開始有鑄鐵,這才是鐵器時代來臨的真正標誌。但東周鐵器主要是作兵器、工具和農具,並未全面代替青銅器,更沒有代替青銅禮器。

戰國時期,除去青銅器和鐵器,還有其他材質的器物。如貴族使用的奢侈品,很多小件器物和飾件,或用金,或用銀,或用玉,多有發現。

金器和銀器,最初多發現於邊地,而不是中原。早期發現,多為發笄、耳環、臂釧、腰帶一類小件飾品,以及馬車和器物的表面裝飾,很少用作容器。春秋末年和戰國初年,中原各國開始出現金容器(如曾侯乙墓出土的金杯、金盞和紹興陂塘306號墓出土的金。銀容器(出土發現多為小銀匜)的出現可能晚一些,恐怕要到戰國中晚期。

戰國虎狼咬斗金帶飾

戰國金盞

戰國玉耳金釒和[hé]

另外,戰國時期,漆木器和絲織品的發現,無論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較前有明顯的提高,也是這一時期的突出特點。

工藝發展的特點

春秋銅器,早期繼承西周,無論器種,還是造型、紋飾,都與西周晚期相似。器物組合以鼎、簋、壺、瑚(舊稱簠)、盤、匜為主,紋飾流行竊曲紋、重環紋和波帶紋(據大河口出土器銘應正名為「寶山紋」),中期雖有變化,但變化不大,真正出現大變化,還是春秋晚期。春秋晚期,隨著晉、齊、燕在北方崛起,楚、吳、越在南方崛起,許多新器形、新紋飾和新字體開始出現。戰國以來,更是另一番天地,各國銅器的獨特風格變得更加明顯。

戰國錯金銀銅牛形插座

戰國錯金銀銅樽

這一時期,有許多新現象值得注意:

1.失蠟法:中國青銅器是以塊范法為特點,與西方流行的失蠟法形成對照,但春秋戰國時期,失蠟法的器物多有發現,如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收藏的楚王酓審盞、淅川下寺出土的銅禁和盱眙南窯庄出土的陳璋壺就使用了失蠟法。

2.錘揲法:錘揲法也是西方金屬工藝的一大特點。中國的金銀器,哪些是范鑄,哪些是錘揲,因為缺乏檢測,很多情況還不大清楚,但戰國時期,錘揲法應當已經出現。例如山東臨淄西辛大墓出土的裂瓣紋銀豆,其盒體部分就是錘揲而成。

3.鎏金銀:戰國時期很流行。這種工藝,古人叫金塗、銀塗、金銀塗,明清才叫鎏金銀。

4.錯金銀:戰國時期很流行。這種工藝包括若干工序,如鑄刻凹槽,嵌金銀片或金銀絲,然後銼平。錯紅銅和錯黑漆屬於類似工藝。

5.鋄金銀:馬家塬西戎墓地是近年的重大考古發現,很多車馬器,裝飾極為華麗,不僅使用鎏金銀、錯金銀(我懷疑,秦國的錯金銀器和洛陽金村的錯金銀器可能是受西戎工藝影響),而且使用鋄金銀。所謂鋄金銀,是以金箔片或銀箔片貼在銅器或鐵器上,往往為動物圖像。

6.鑲嵌寶石:商周時期,中國工藝有鑲嵌綠松石的傳統,沒有鑲嵌寶石的傳統。鑲嵌寶石是西方的傳統工藝。這種工藝是從戰國時期才流行於中國。

7.線刻工藝。春秋戰國以來,細線鏨刻的紋飾也開始流行。

8.卻置器蓋和雙合器的流行。卻置器蓋是從商周方鼎發展而來,最先用於盨,後來推廣於各種器類,有矩形紐、環形紐和獸紐等多種。盨是典型的西周雙合器(出現於西周中期偏晚,流行於西周晚期,春秋時期罕見),瑚是典型的春秋雙合器(出現於西周晚期,戰國晚期仍有),敦是典型的戰國雙合器。

「物勒工名」的戰國錯銀銅神獸

戰國銅器,紋飾兩極分化,一方面細密繁縟,一方面素無紋飾。前者不僅包括通常所謂的蟠虺紋、蟠螭紋和各種幾何紋,也包括細密畫式的狩獵紋、燕樂紋和攻戰紋。

文字發展的特點

中國傳統,最重文字。史官文化特別發達,書寫系統特彆強大,因此有數千年不曾間斷的歷史記錄,留下的史料浩如煙海,世界各國,罕有其匹。

中國文字分兩大類,日用文字是寫在簡帛類的軟材料上,紀念文字是鑄刻在金石類的硬材料上。前者易朽,保存不易,以往發現比較少。研究古文字,過去是靠甲骨金文,以及陶文、璽印文和石刻文字等零星材料。

東周甲骨,目前有一些發現,數量很少,沒有文字。但東周金文卻數量可觀,與商代西周相比,有其獨特之處。

商代銅器往往沒有銘文或只有短銘,短銘多為以地為氏和以官為氏的族氏徽號,外加日名。

西周銅器多為家族銅器,銘文變長,或記祭祀祖考,或記媵女嫁妹,或記官爵冊命,或記軍功受賞,或記土田交易,或記訴訟獲勝,皆與家族榮譽有關。

春秋銅器,特點是喜歡自報家門,說自己是某某之子、某某之孫。這種銘文的流行,恰好說明,世族分衍,血緣稀釋,他們已經離開自己的祖先越來越遠,古代的族姓制度正日益解體,姓氏合一是不可阻擋的趨勢。

戰國銅器,刻銘增多,鑄銘減少,開始出現物勒工名的現象。物勒工名,不是現代的發明註冊,而是體現三級監造的工官制度。很多銅器都是由官方監造,陳放或收藏在宮廟、府庫和衙署,而不再是西周時期的家族銅器。

簡帛古書,歷史上有多次發現,對古代學術有巨大影響。但爆炸式的大發現,離我們很近,主要在20世紀末和21世紀初,也就是最近的二三十年。大批戰國古書的發現,為我們研究先秦諸子翻開了新的一頁。

楚簡《老子》

戰國文字研究,起步較晚,真正成為一門學科是在20世紀的50年代,它的第一步工作就是為文字分國。王國維寫過一篇短文,《戰國時秦用籀文六國用古文說》(《觀堂集林》卷七,1—2頁,收入《王國維遺書》第一冊,上海古籍書店,1982年)。他把戰國文字分為東西二系。秦國文字直接繼承西周,屬於西系;六國文字是西周文字的變種,甚至保留了一些更古老的寫法。

20世紀,商代甲骨文的破譯是靠宋以來的金石學,宋代破譯商周金文是靠漢代的古文之學,漢代古文之學所謂的古文是簡帛文字。現代簡帛學的興起,其實是一次偉大的歷史回歸。

百家爭鳴:道術將為天下裂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斯(Karl Jaspers,1883—1969)有個著名說法,「軸心時代」(Axial Period)。他說,公元前800—前200年,特別是公元前600—前300年,世界各地,不約而同,出了一批「聖人」,如希臘的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以色列的宗教先知,伊朗的瑣羅亞斯德,印度的釋迦摩尼,中國的孔子、老子,等等。有趣的是,這段時間,恰好相當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

雅斯貝斯把這一時代看作人類思想的關鍵性突破,他更強調的是宗教性突破,但中國的先秦諸子對宗教的關心卻相當有限,特別是孔子,更是一位「不語怪神,罕言性命」,非常理性,非常熱衷現實政治的人。

春秋晚期,中國出了個孔子,隨後又有墨子、老子、莊子等一批思想家出現,後人稱之為「百家爭鳴」。搞中國哲學史和中國思想史的人喜歡說,這是中國的「軸心時代」,知識分子的春天,思想史的黃金時代。但當時的人可不這麼認為。

首先,當時的執政者就很不滿意,覺得混亂,不能定黑白於一尊。

其次,當時的知識分子也很不滿意,覺得其他派別擋了自己的道。

更何況,這是個率獸食人、殺人盈野的時代,當時的老百姓更不會說,這是什麼黃金時代。

當時,大家沒有共識,唯一的共識是「天下無道」。正是因為「天下無道」,大家才各講各的道。《莊子·天下篇》不是講了嗎?「道術將為天下裂」。秦漢時代,人們也把春秋戰國視為亂世。

亂世出思想,但沒人喜歡生活在亂世。

東方既白:中國的第一次啟蒙

儘管春秋戰國是個天下大亂、民不聊生的時代,但這一時期,中國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卻空前繁榮。《三國演義》講,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國歷史的第一次大開大合是在這一時期,思想空前活躍,自在情理之中。

研究中國思想史,誰都繞不開先秦諸子。所謂先秦諸子,其實就是春秋晚期和戰國時期的思想家。一部中國思想史從何說起,毫無疑問要追溯到這個時代。

研究先秦諸子,以現在的水準而言,恐怕離不開簡帛古書。簡帛古書,目前所見,最早的材料正是屬於這一時期。我們以當時的材料研究當時的思想,如與古人面對面,這是何等幸運。

先秦諸子對中國精神影響之大,無論怎麼估價都並不過分。他們留下的精神遺產一直影響到現在。我們甚至可以毫不誇大地說,這是中國的第一次啟蒙。

啟蒙運動是17—18世紀歐洲擺脫中世紀宗教大一統,從教會專制統治下獲得解放的運動,英文作Enlightenment。Enlightenment這個詞有雙重含義,既包含投射光明,照亮黑暗的意思,也包含啟迪民智,讓他們從糊塗人變成明白人的意思。

中國傳統,特點是國家大一統,宗教多元化,只取經,不傳教,整個文化有著高度的一致性和連續性。我們不需要通過文藝復興,就能接續我們的「希臘—羅馬」。我們也不需要宗教改革,因為我們根本就沒有宗教大一統。這一傳統的形成是個醞釀很久,非常複雜的過程,原因很多,不能詳說,但至少有一點不能忽略,我們曾經擁有一個思想高度自由、文化空前繁榮的時代,所有古代思想家能夠想到的問題,該說的他們都已說到,並為後來的探討留下了足夠的餘地。

我們選擇「東方既白」作這次展覽的題目,目的就是為了強調這一點。

END

了解更多

李零:《大刀闊斧繡花針》

活字文化策劃,「視野叢書」

中信出版社,2015年12月

視野叢書,由北島發起,張承志、徐冰、李零、韓少功、汪暉、李陀等集體呼應,集合了六位中國當代活躍在文藝領域的至為重要的作家、批評家、藝術家,由他們梳理自己的成長經歷和思考脈絡,精選出足以體現這六位作者數十年來思想精髓的代表作。視野叢書高度濃縮地呈現了當代中國極具創造力和影響力的思想寶庫。視野叢書文字可讀性強,面向普通讀者,讓他們得以循著文化思想的脈絡,追蹤當代中國的種種問題,獲得思考的樂趣。

張承志:《魚游小巷》

徐冰:《我的真文字》

李零:《大刀闊斧繡花針》

韓少功:《夜深人靜》

汪暉:《顛倒》

李陀:《雪崩何處》

活字文化

成就有生命力的思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活字文化 的精彩文章:

出版曾經是一門「紳士的生意」,然而它已經沒有未來了嗎?
北島:好的譯本就像牧羊人,帶領我們進入牧場;壞的譯本就像狼,在背後驅趕我們迷失方向

TAG:活字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