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知道嗎!有人正在利用你的弱點玩弄你!

知道嗎!有人正在利用你的弱點玩弄你!

唯有那些戰勝自己弱點的人,不被人利用,才是真正的強者。

信息爆炸的時代,網路讓我們的生活變得異常熱鬧。

怪事兒多了,有的看完一笑帶過,有的細想都捉摸不得。

流量小生公布戀情,不過就是兩個年輕人做了情感上的選擇,旁觀者反倒比主角更激動忐忑;

地鐵里一男子因為趕時間加快腳步,居然驚得整個車廂的人瞬間一涌而出,屁滾尿流;

「羅一笑」最終還是沒能站住,網友的心情也跟著在三天兩頭冒出的文章劇烈起伏:

開始的轉發不假思索,「三套房」後的輿論調轉槍頭,同情羅爾的遭遇左右為難,最後痛斥他欺騙社會公德。

追熱點追得累了,開始抱怨事情為什麼這麼複雜。可沒人願意承認,自己始終在被牽著鼻子走。

法國作家大仲馬說過這樣一句話:

「一種思想,表面看來似乎不值一提,但其危害卻非常之大。他可以今天匍匐於你的腳下,明天就會左右你的一切。」

在爆炸的信息流中被忽略的是,我們的思想在被人性所牽制。人性的弱點被人利用,而我們,又被自己的弱點所掌控。

不堅定的人性,在無孔不入的信息中心,使人陷入被動。

01

有人正在利用你的從眾心理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阿希曾設計實驗:判斷ABC三條線段哪條與左邊的標準線等長。

四個人並排而坐,被試者排在最後一個。

這個被測試的人不知道的是,排在前面的,都是教授阿希的助手。

前兩次,在沒有錯誤引導的情況下,被試者全部回答正確。

阿希示意助手們從第三次開始回答同一錯誤答案。

這時,被試者左右為難並質疑自己的選擇。

最終結果顯示,有75%的被試者有至少一次和助手們一樣,改選了錯誤答案。

生活中做決策時,個人的觀點也時常會被「主流意見」所左右。

日本索尼公司曾生產了一種隨身聽錄放機。

他們沒有選擇直接做廣告,而是派出十名年輕的員工攜帶隨身聽,在中學門口走來走去,並放大音量,故作陶醉狀。

學生們看到後,紛紛上前打聽怎麼能買到錄放機。

沒幾天,索尼的隨身聽就在日本的各大學校普及開來。

這像極了新聞中那些排隊幾個小時才買到「網紅」飲品的人。他們在最初也都不知道,門庭若市的現象,其實是一群「演員」無聲地「賣力吆喝」。

一種事物的流行並不一定以人們的主觀需要為基礎,從眾心理足夠作為那隻強大的幕後推手。

很多時候我們被不必要的行動所驅使,甚至在其中嘗到苦頭,都只因為最初那「跟大家一樣」的念頭。

無論是雜誌中不斷進化的「時尚潮流」,還是社交軟體上逢熱點必出現的「意見領袖」,其所傳達的內容都需要一個感染、模仿從而大眾化的過程。

這是「流行」的必然,也是人性不堅定特質的明顯投射。

希望得到肯定,希望不會犯錯,希望別人有的我也能有,希望自己永遠明確對的方向。

從眾,滿足的是人類融入「群體」的迫切慾望,從而免於被孤立的恐懼。

誠然,如法國社會科學家勒內·吉拉爾所說:「慾望的本質就是模仿。」

02

有人正在利用懶惰

玩弄你於股掌

蘇格蘭作家卡萊爾說:「只有在懶惰中才有永遠的絕望。」

「美」是人類永恆的追求。腰上的肉就是心頭的痛,大多數人都夢想著,毫不費力就能讓自己美成「活體黃金分割」。

紹興有一個中年婦女,嫌棄自己發福的身體卻懶得運動。

偶然看到減肥產品的電視廣告聲稱不用鍛煉就能瘦,於是她花500元賣了一個療程的減肥產品,但未獲成效。

在「指導老師」蠱惑下,她又先後購入10多的萬元產品,卻仍舊沒有效果。

不料,她因個人信息被無良商家泄露而遭遇連環詐騙,損失55萬元後才報了警。

懶惰不僅使人絕望,還能反過來把人類玩弄於股掌。

起床一碗心靈雞湯,睡前一個勵志榜樣。

比起肉體上的慌張,精神上的迷茫才是懶惰的肥沃土壤。

絕妙的想法與計劃數不盡,卻遲遲邁不出開始的第一步。

買了健身卡,辦了借書證,單詞軟體下載齊全,保存了網課的時間表。萬事俱備,永遠只缺行動。

每下一個決心,都是和自己的一次較量。

認真寫下計劃時,潛意識裡的聲音在吶喊:我可能真的做不到!在不知所措的絕望中,一邊望向盡頭,一邊向懶惰屈服。

絕望後就是愧疚,愧疚要用新的計劃來彌補,如此循環往複。

雖然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懶惰」才是科技不斷創新的原始動力,讓人類過上更加舒適、便捷、低勞動強度的生活。

但是脆弱的你我,在漫長的人類歷史中,學會了被迫「勤勞」。

它變成了一種不可質疑的正確選擇,潛意識中,懶惰就是錯。

所以想盡辦法讓自己看起來足夠努力,來彌補心裡的愧疚。

意在先,行不前,又何嘗不是一種「形式化」的精神懶惰?

03

有人正在利用恐懼

擾亂你的生活

浙大的一個心理學教授在1998年患上了糖尿病。

19年來,為了化解疾病在內心發酵的恐懼,她迷上了保健。

保健儀,按摩器,理療床,花費了她數十萬的積蓄。

直到花光了積蓄,她才逐漸相信家人苦口婆心科普的保健知識,明白了以前買的那些健康依靠,都沒有用。

而比金錢更慘痛的代價,是19年戰戰兢兢的時光。

事後她回憶,很多推銷員說的話都特別可笑,比如說自家的產品比企鵝奶都好,「企鵝屬於鳥類,並不是哺乳動物,哪來的奶?」

被恐懼沖昏了頭,人就忘了掌握命運的鑰匙其實正握在自己手中。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丁加拉德做過一個心理學實驗:

一個獲了死刑的囚犯被蒙著雙眼綁在床上,法官宣判用放血的方法實施刑罰。

「行刑」時,囚犯聽著液體滴落的聲音,絕望地慢慢昏死過去。

可實際上,法官只是讓助手在他的手腕上用小木片輕輕划過,同時打開了水龍頭。

水滴向床下的銅盆中落,發出叮咚的聲音。

伴隨著由快到慢的滴水節奏,死囚心裡產生了極大的恐懼,他以為自己的血一點點流盡,在巨大的恐懼與絕望中,放棄了生的希望。

當人沉浸在恐懼的情緒中,理智就像癱瘓了一樣,不會讓我們的行為對改變現狀奏效。

而當真正危險的事情發生,人其實並不會即刻感到恐懼,更多的時候,擔心與害怕,都是事前或事後「細想」才油然而生。

所以說恐懼是自己最大的敵人。我們恐懼的,就是恐懼本身。

04

有人正在利用你的善良

瘋狂圈錢

溫柔刀,刀刀刺向心臟。

知乎上曾擁有5萬粉絲的大V「童瑤」,以「美女花店店主、復旦學霸、先天心臟病但意志堅強」等標籤獲得了許多關注。

「她」號召網友為一名沒錢治病的女大學生捐款,短短時間就募集了15萬餘元。

可這美麗的幻象假面背後,竟是一個唯利是圖的男人在踐踏網友毫無防備的善意。

誰能願意相信,敞開一顆純潔赤裸的心,卻迎來了天理難容的騙局。

2016年末,有網路主播在四川大涼山直播給貧苦的村民發錢,觀眾們給主播刷禮物、刷流量。

但當時大家都不知道的是,這些主播在直播後就會把村民手中的「善款」再收回。

「偽公益主播」在被揭發後說,為了節目效果,他們會往小孩子臉上抹泥,「做公益只要會表演,一個月最少賺10萬。」

在被人性的尺度一次次震驚之後,我們才漸漸明白:

「若理性不存在,則善良無意義。」

毛姆說:「善良是我們每個人心壯舉的崗哨,他在那裡值勤站崗,監視著我們別做出違法的事情來。它是安插在自我中心堡壘中的暗探。」

但是,這崗哨要是按錯了地方,善良守護的不就是惡?

這個世界,從來不缺善良,缺的是理智的聯結。毫無判斷標準的給予,就是在給別有所求的人機會。

人性的弱點人人都有。

我們都曾被受恐懼、從眾所控制,被懶惰、善良所支配。

我們往往承認這些的客觀存在,卻仍然很難認清自己。

如何避免自己的弱點被利用?沒有正確答案可言。

唯有時刻保持清醒,加深對自己的和世界的認知,讓弱點成為你的價值,才會擺脫「被利用」的窘境。

認清自己的弱點,換個角度來看,便是優勢所在。

後語:部分網友還沒有養成閱讀後點贊轉發的習慣,希望大家在閱讀後順便點贊轉發,以示鼓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評論古今 的精彩文章:

罕見歷史照片:和你想像的有點不一樣的瞬間
中華十大名石,美絕了!

TAG:評論古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