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乾隆皇帝寫了4萬首詩,為什麼一首都沒有流傳下來?

乾隆皇帝寫了4萬首詩,為什麼一首都沒有流傳下來?

詩歌之所以流傳,大都因為詩歌以其獨特的情境或趣味,引發了讀者的強烈共鳴,或感動萬分,或捧腹大笑,這樣的詩歌,才可能流傳千古。

而皇帝寫的詩,限於身份的特殊,居高臨下、鞭策鼓勵者多,生活所迫、刻骨銘心者少,加上才情不夠,又不敢輕易露醜,大都寫得四平八穩,故好詩往往乏善可陳。這就是乾隆皇帝雖然寫了汗牛充棟多達4萬首的詩歌,卻一首都沒有流傳千古的原因所在。

那麼,什麼樣的詩歌能夠流傳千古呢?我想必有三類,一類以切膚之痛感動人的作品;二類以陽春白雪的優美動人的作品;三是雖無才情意境,卻朗朗上口又搞笑到讓人捧腹的作品。

何謂以切膚之痛感動人的作品?如杜甫的《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一首五律,簡單八句,卻表達了杜甫對國家敗亡的切膚之痛,安享錦衣玉食的皇帝,怎麼能生出這種不受傷不知痛的痛感呢?

何謂類以陽春白雪的優美感動人的作品?那就太多了,就我個人而言,這類詩歌,我特別喜歡唐代詩人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灧灧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寫月的詩詞千萬,獨這首更深沉、寥廓、邈遠、寧靜,有歷史滄桑感,有畫面、有音樂、有意境,勾勒了一幅立體而極美的春江月夜圖,不愧「孤篇蓋全唐」的美譽,坐在紫禁城裡的皇帝,不可能傳遞出這種美感,更不會有這種妙筆。

何謂雖無才情意境,卻朗朗上口又搞笑到讓人捧腹的作品?近世軍閥張宗昌的打油詩可算。張宗昌被稱為「三不知」將軍:不知手下兵多少,不知家裡錢多少,不知自己的姨太太有多少。

張宗昌土匪出身,胸無點墨,卻好吟詩,且看看他的詩作,如《游泰山》:「遠看泰山黑糊糊,上頭細來下頭粗。如把泰山倒過來,下頭細來上頭粗。」如《大明湖》:「大明湖,明湖大,大明湖裡有荷花,荷花上面有蛤蟆,一戳一蹦達。」詩雖不雅,又有點「丘八」習氣,但很搞笑,遂也能流傳至今。

其實,乾隆皇帝的詩歌之所以流傳不廣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連詩歌這種獨立性非常強的創作,都經常安排秘書代筆,然而,秘書畢竟不是皇帝肚子里的蛔蟲,也無法抒發出皇帝獨特的感受,其詩歌質量可想而知,寫了4萬,沒有一首流傳千古,也在情理之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帝國的臉譜 的精彩文章:

連劉邦都請不到的世外高手,憑什麼保住了要廢的太子?
南宋中興四大將,為何其他三人無事,獨獨岳飛必死?

TAG:帝國的臉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