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區塊鏈將推動藝術品商業化進程,加密藝術會成為未來主流嗎?

區塊鏈將推動藝術品商業化進程,加密藝術會成為未來主流嗎?

【獵雲網(微信號:ilieyun)】3月10日報道 (編譯:王瀟宵)

在情人節那天,一小群藝術品收藏家為了購買玫瑰的照片花費了總值100萬美元的加密貨幣。但是,這張照片卻不會出現在浪漫的燭光晚餐上或是掛在卧室的牆上。事實上,這張照片並不是實物,而是一個簡單的數字圖像。其價值在於與其相關的代幣——一種存在於區塊鏈中的獨一無二的數字資產。與圖像不同,代幣是無法被複制的,但這一方式的成功是可以被複制的。

之前還有人試圖讓一隻叫做Pepe的卡通青蛙成為區塊鏈上的藝術先鋒。不管Pepe是否成功,但這一新技術可能正在改變藝術世界。一小群藝術家、技術專家和金融家正在用區塊鏈來呈現稀有的藝術,並將其銷售。在這一過程中,他們已經想出了一種使數字藝術更具價值的方法。

實物藝術品的價值來源於它的稀缺性,畢竟不是所有藝術家都是那麼高產。但數字藝術不一樣,它可以被完美地、無限次地複製。加密貨幣和區塊鏈或許能改變這一切。就像比特幣的稀缺一樣,原始數字藝術作品也可以如此。

支持者認為,這將使得藝術民主化和分散化,幫助藝術家獲得報酬,並解決作者身份和所有權的問題。而深入研究加密藝術更有可能實現民主化和分散化的,不是藝術本身,而是藝術商業。對藝術的欣賞和對價格的盲目追求已經交織在了一起,而加密藝術將其捆綁得更緊。


以前的實物藝術品之所以缺乏,只是因為沒有技術可以完美地複製它們。幾個世紀以來,達芬奇的《蒙娜麗莎》依然擁有著世界上最獨一無二的微笑。如果可以複製,那也許是達芬奇的對手將他作畫的全過程都拿相機錄下來了吧。

當然,事情不是一成不變的。英國藝術史學家John Berger對人類複製藝術品的技術,尤其是對油畫的仿製著了迷。他在1972年寫到:「有史以來第一次,藝術的形象變得短暫、無處不在的、非實質性的、可獲取的、無價值的、自由的。」對於伯格來說,這是一個民主化的過程,一個破壞了「使不平等變得高貴,使階級變得令人興奮」的藝術機制。

計算機和互聯網加速了藝術走向普遍和自由的進程,圖像、歌曲和電影可以無限次地、快速地分享。不過,這會讓它們的創作者感到憤怒,有時也會維權但效果甚微。那些試圖將區塊鏈與藝術品聯繫起來的人在某種程度上扭轉了這一進程——重新發揮藝術品的稀缺性、真實性和排他性。或許區塊鏈上的某件藝術品能成為第二個「蒙娜麗莎」。

在尋找「加密達芬奇」的賽道中,卡通青蛙Pepe可能是第一個進入區塊鏈藝術市場的項目,所有人都可以提交原創作品。喵星人養成遊戲CryptoKitties通過演算法生產的數字字元讓用戶購買和收集虛擬寵物貓,然後繁殖來創造出具有珍惜屬性和價值性的新寵物貓。基於區塊鏈的DADA.nyc是一個藝術社交網路,展示了藝術家之間的視覺對話。

Beatriz Helena Ramos成立DADA.nyc之後,明白錢是加密藝術魅力的一部分:「當我看到Pepe的例子時,我發現了一個機會,像是一場變革。」

Jason Bailey將加密藝術的信息收集並發表在博客上,他贊同了Ramos的觀點,並補充說,加密藝術將在藝術市場獲得一席之地。Bailey說:「我們清楚地知道,如果把國家藝術基金會留在中央集權的手中,會發生什麼。如果支持藝術的大部分資金來自幾個大集體,那麼成千上萬的藝術家隨時都可能面臨資金削減的風險。我認為,建立一個強大的、分散的客戶網路是朝著確保未來藝術蓬勃發展邁出的重要一步。因為,權利和金錢在藝術領域是分不開的。」

不過,這些藝術民主化的主張與Berger的想法相反。Berger認為,相機的技術已經能夠實現免費並廣泛地複製,讓各行各業的消費者都能獲取藝術,從而有了廣闊的發展空間。但加密藝術的支持者似乎要打破目前的平衡,他們認為區塊鏈等技術通過創造稀缺性使藝術能夠民主化,讓更多的藝術家從中獲利,從而為創作者而非消費者提供平台。


自從尼安德特人開始製作洞穴繪畫以來,藝術就誕生了,但藝術品商業化則發生得晚的多,在過去的幾十年里終於達到了巔峰。Andy Warhol將藝術的商品化發揮地淋漓盡致,他引發了巨大的媒體吸引力。市場上存在大量《布里洛肥皂盒》的仿製品,並創造了數百萬美元的收益。而青蛙Pepe很可能就是2018版本的《瑪麗蓮·夢露》。

一些知名評論家看到了藝術淘金潮中存在的風險。已故的評論家Robert Hughes在其2008年的紀錄片《蒙娜麗莎的詛咒》中說:「大筆金錢與藝術的糾纏已經成為藝術誕生、控制和體驗的詛咒。我已經70歲了,大概已經跟不上時代,我對藝術的概念還停留在博物館的展廳里,卻從未想過藝術與金錢的糾纏。」

隨著藝術達到商業化的新高度,藝術家分成兩個派系——一邊是商業主義者,Jeff Koons和Damien Hirst;另一邊是非商業主義者,如Michael Heizer和Robert Smithson。

隨著藝術達到商業化的新高度,藝術家分成兩個派系——一邊是商業主義者,如傑夫·昆斯((Jeff Koons)和達米恩·赫斯特(Damien Hirst);另一邊是非商業主義者,如邁克爾·海澤(Michael Heizer)和Robert Smithson。

但是在主流意識中,商人獲得了勝利。Warhol曾經說過:「賺錢就是藝術,工作就是藝術,好的生意就是最好的藝術。」

當然Pepes和CrytoKitties仍無法達到部分傳統藝術的天價。就拿青蛙Pepe來說,不管是字面上還是技術上,藝術就是貨幣,用戶通過Pepe Cash進行交易,這就是一種加密貨幣,只不過是另一種表現形式罷了。隨著美元與Pepe Cash之間出現匯率撥動,一件藝術品的價值就會隨之產生撥動。

Jess Houlgrave是一家使用區塊鏈追蹤藝術所有權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她經常會思考這些問題。她具有金融背景,曾在瑞士信貸銀行和蘇富比拍賣行的投標部門工作,並撰寫了題為「區塊鏈:藝術生態系統的重要評估」的碩士論文。

當問及藝術向區塊鏈延伸意味著什麼,我們是否該擔心藝術和商業的進一步糾纏時,Houlgrave表示:「千百年來,藝術家擁有探索、揭示和挑戰當前社會和技術的天性。就像其他任何研究尖端科技的人一樣,為什麼藝術家就不能專註於探索區塊鏈呢?畢竟,最尖端的科技也正轉向商業化。」

Houlgrave說,爭論藝術與商業是否存在固有聯繫是天真的,人們總是說藝術就只是藝術,不應該被商業化,不該將其視為資產的一部分。事實上,千百年來,藝術一直是一種資產,它與我們的金融體系密切相關。加密藝術只是將這一關係推向了新台階——它就處於金融體系中。


每場革命都有其意想不到的結果。那麼加密藝術革命的結果是什麼呢?

John Zettler負責管理Rare Art Labs,這家公司一直致力於加速加密藝術的普及。該公司計劃對數字藝術品提供令牌,從而讓它們正式加入區塊鏈上,並向藝術家提供如何銷售以及如何為其作品定價的建議。

在一月份Rare Art Labs矩形的稀有數字藝術節上,一副名為Homer Pepe的數字青蛙形象竟賣出了三萬美元的高價。這一藝術節獲得了一眾知名媒體的報道和廣泛的關注。

Zettler公司的目標之一,就是在像布魯克林這樣的地方建立聯繫空間,讓藝術家以非常低的價格進行交易。Zettler的技術專家將會幫助藝術家將其作品變成區塊鏈上的代幣,而拍賣顧問則會通知藝術家何時、何地以及以何種數量出售他們的作品。

公司的其他人似乎對藝術和商業的「聯姻」的風險了如指掌。創始顧問Tommy Nicholas稱:「如果事實證明加密藝術僅僅是加密世界的衍生品,那我的餘生將會在羞愧中渡過。我認為,目前為止,其似乎並且已經對創作者產生了非常積極的影響。」

藝術世界正在衍生出新的秩序。那它與舊的秩序有什麼區別嗎?像Zettler這樣的人的存在,讓我相信這並不會產生什麼區別。他和Rare Art Labs可能正在發展一種新的藝術形式,這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事實上,這正是評論家Hughes所告誡我們的:對藝術品價格的迷戀與高價無法對應的價值才是問題所在。因此,藝術和區塊鏈似乎是共生的,甚至是賴以為生的。藝術家們能做的只能說避免藝術機構的資本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獵雲網 的精彩文章:

從「未曝光」到成長,蝦米音樂將再度推出獨立原創音樂人新專輯
谷歌新款AI相機能「自動捕捉最美瞬間」,然而操作起來卻並不簡單……

TAG:獵雲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