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北京金融街鑫茂大廈南北樓:在改革中合手前行

北京金融街鑫茂大廈南北樓:在改革中合手前行

外界期待已久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終於出爐,位於北京金融街的鑫茂大廈南北樓,很快將會摘下各自門前的條牌,統一掛上一個新牌子——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1998年11月18日成立的保監會和2003年4月28日成立的銀監會,再次相遇合手前行。

在機構改革方案靴子落地前,坊間就已「嗅到」銀保合併的可能性。此前幾日,就有不少人到銀監會和保監會門前留影紀念。如果把鏡頭拉長看,自從去年4月保監會原主席項俊波「落馬」之後,這個位子在此後的11個月里一直空缺,不禁引發外界對保監會可能改革的猜想。事實上,之所以會有這種猜想,實則是金融監管體制改革的呼聲早已四起。

新中國成立初期,物質匱乏百廢待興,中國在很長一段時間都實行金融大一統,中國人民銀行既是管理金融的國家機構,又是經營銀行業務的國家銀行。改革開放後,隨著經濟市場化程度的不斷推進,證券、保險、銀行的發展開始起步並逐漸壯大,央行統管的模式難以兼顧到各個領域的監管和發展,證券業、保險業、銀行業的監管職能先後從央行剝離,自2003年銀監會成立後,「一行三會」的分業監管框架一直延續至今。

然而,近幾年來,隨著金融業綜合化經營的迅猛發展,銀證保三類金融機構所從事的業務界限越發模糊,呈現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混業發展趨勢。分業監管模式在此大環境下容易出現「鐵路警察,各管一段」的問題,各類金融機構通過鑽監管制度的空子進行套利,影子銀行業務大行其道,不斷積聚金融風險。

去年召開的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金融機構改革和強化金融監管成為重要議題,維護金融安全、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改變原有的機構監管模式,強化按經營業務性質來劃分監管對象的功能監管,成為監管改革的大趨勢。此次合併銀監會、保監會,正是考慮銀行和保險機構監管理念的本質是一致的,都是以資本約束為核心的金融監管。

中央財經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鶴昨日在人民日報撰文稱,此次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堅持一類事項原則上由一個部門統籌、一件事情原則上由一個部門負責,加強相關機構配合聯動,避免政出多門、責任不明、推諉扯皮。

至於為何會將銀行業、保險業重要法律法規草案和審慎監管基本制度的職責劃入央行,央行行長周小川在前不久的記者會上就已透露過,「去年成立的國務院金融穩定與發展委員會,其辦公室設在央行,這表明央行將在新的金融監管框架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其中一個作用就是,金融監管有一些規則和缺陷,需要增強規則的制定」。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回顧過往金融監管改革的歷程不難發現,金融監管改革並非一蹴而就,而是要緊跟市場發展的趨勢不斷調整監管框架。深化機構改革涉及部門和個人利益調整,改革方案的具體實施也富有挑戰性。如何穩妥處理機構內部改革的人事調整,創造富有效率且適應金融市場發展需要的監管體制,銀監會與保監會的合併只是新一輪金融監管改革的開始。因此,鑫茂大廈南北樓「打通」,只是金融改革第一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網 的精彩文章:

太噁心!酒吧馬桶鑽出活老鼠 員工嚇到辭職跑路
世界最年長男性逝世享年113歲 107歲時每天一人出門散步

TAG:中國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