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國最牛家族③寸功未立卻位極人臣 諸葛瑾的秘密在於做人

三國最牛家族③寸功未立卻位極人臣 諸葛瑾的秘密在於做人

曾經看到過一個段子,說是諸葛瑾、諸葛亮哥兒倆閑坐吹牛。諸葛瑾說:「我兒子比你兒子牛。」諸葛亮一想,哥哥的兒子諸葛恪是著名的天才兒童,自己的兒子諸葛瞻雖然不算差,終究是比不上,於是只好點頭。諸葛瑾又說:「我弟弟比你弟弟牛。」諸葛亮想想自己,又想想老三諸葛均,只能又點了點頭。

這個段子的意思很明白,諸葛瑾跟弟弟諸葛亮差得太遠,沒有可比性,只好跟諸葛亮比兒子、比弟弟。實際上,諸葛瑾跟諸葛亮的差距,遠遠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大,他被嚴重低估了。

《三國演義》中,蜀國君臣屬於被嚴重高估的群體,魏國、吳國團隊,都被低估了,其中尤以吳國團隊被低估得厲害。在整體被低估的吳國團隊中,諸葛瑾又屬於被刻意低估的那一個。

屢辱使命諸葛瑾

無功而返是諸葛瑾的常態

諸葛瑾被低估,當然是有原因的。因為他確實沒有做成過什麼事兒。不管是《三國演義》還是《三國志》,你翻來翻去,都看不到諸葛瑾立過什麼戰功,也看不到他給孫權出過什麼有用的主意。

諸葛瑾第一次出場,是奉周瑜之命,去勸降弟弟諸葛亮。過程很簡單,結果很一般。諸葛瑾祭出兄弟之情,動員孔明留在江東,孔明則使出姑蘇慕容氏的招數,以其人之道還制其人之身,也拿兄弟之情說事兒,動員諸葛瑾跟他一塊兒輔佐劉備。諸葛瑾只好無功而返。

後來,諸葛瑾又奉孫權之命,跑去找劉備要荊州。過程很複雜,結果很凄慘。劉備和孔明設下圈套,諸葛瑾被耍得團團轉,他從四川到荊州,從荊州到四川,跑了幾個來回,終究是一事無成,還挨了關羽一頓奚落。以三國時候的交通條件,諸葛瑾入川、出川,再入川、再出川,在難於上青天的蜀道上來來回回幾番折騰,想想都讓人心疼。劉備、孔明、關羽君臣三人,這欺負老實人也欺負得太狠了點。

再後來,劉備率精兵七十餘萬,大舉討伐吳國,諸葛瑾自告奮勇,要去說服劉備息兵罷戰。他是個懂得感恩的人,知道自己這些年沒給東吳做什麼貢獻,很慚愧地對孫權說:「我一直白拿工資不幹活兒,這一次,我願意捨命去見劉備,給他說說利害關係,讓他跟咱們吳國和解,一起對抗曹丕。」

諸葛瑾畢竟是孔明的弟弟,深知「不打無準備之仗」的道理。他這次做了充分的準備,進行了一番深入的理論研究。見到劉備後,諸葛瑾就搬出了他關於「大小輕重」的重要理論研究成果:「我們東吳殺了關羽不假,但曹丕卻篡了漢朝的皇位。關羽的命和漢朝的皇位,哪個是大義哪個是小義?當然皇位是大義啊。我們東吳奪了荊州不假,但是曹家可是占著長安洛陽兩個漢朝的都城呢。荊州和兩個都城,哪個重哪個輕?當然是兩個都城重啊。您現在不去攻打曹丕,卻來打我們東吳,這是舍大義就小義、棄重取輕,我覺得您做得不對頭啊。」

諸葛瑾說得唾沫橫飛,頭頭是道,自以為邏輯嚴密,論證充分。不料劉備是打仗出身,不是搞理論工作的,聽完之後不但沒有心悅誠服,反而勃然大怒:「殺我兄弟關雲長之仇,不共戴天,你說什麼都沒用!要不是看丞相的面子,我就要你的命!回去告訴孫權,洗凈脖子,等著挨刀吧!」

得!又是無功而返,還差點把命搭上。

百無一用諸葛瑾

諸葛瑾也不是只玩嘴皮子,他跟弟弟孔明一樣,也會帶兵打仗。不過,他哥兒倆戰績正相反,孔明是很少打敗仗,諸葛瑾是很少打勝仗。

有一次,曹丕攻打吳國,孫權派兵反擊,大勝。但諸葛瑾帶的那一支部隊,為了襯托領導的英明偉大,打了個大敗仗。

還有一次,孫權和諸葛瑾各引一路人馬,分進合擊,圍攻魏國的襄陽。結果,孫權敗了,諸葛瑾跟領導保持一致,也乾脆利落地敗了。

雖然一敗再敗,諸葛瑾依然深受孫權的信任。在諸葛瑾行將謝幕那一年,孫權派出四路大軍北伐魏國,諸葛瑾和兒子諸葛恪各領一路大軍,父子倆佔了四路大軍的半壁江山,風光一時。「一時」就是「時間不長」的意思。包括諸葛恪在內的三路大軍很快就敗了,諸葛瑾呢,他從來不會脫離群眾,更不會冒冒失失地去出什麼風頭,當然就隨大流,也敗回了江南。

難道說,諸葛瑾就沒有打過勝仗嗎?哦,還真打過勝仗。《三國志?吳書?張顧諸葛步傳》中說:「(諸葛瑾)後從(呂蒙)討關羽,封宣城侯。」他跟著呂蒙去攻佔荊州,擒殺關羽,這不是打了個大勝仗嗎?不過,諸葛瑾好像只是跟著去跑了一圈,既沒見他出什麼主意,也沒見他殺死哪個敵將,大概相當於出了趟公差吧。

總結一下,孔明這位大哥諸葛瑾真夠可以的,搞外交,失敗,打仗,也失敗,從頭到尾,就沒見他干成過什麼事兒。百無一用是書生,無疑說的就是這位諸葛子瑜了。

整個三國,還有沒有比諸葛瑾更沒用的大臣?有!誰?張昭!沒錯,就是那位「內事不決問張昭」的江南大神——張昭張子布。諸葛瑾只是沒用,張昭卻是專起反作用——他給孫權出了不少主意,比如赤壁大戰前要求投降曹操啊、用諸葛瑾的家眷要挾孔明啊等等,個個都是餿主意。張昭這個事兒,咱們回頭可以專門寫一篇說說。

諸葛瑾是沒勝過,張昭是沒對過。手下兩位重臣都是這種德行,孫權還能把東吳經營得好生興旺,這個領導當得不容易啊,心疼孫權一秒鐘。

平步青雲諸葛瑾

諸葛亮功勛赫赫,卻比哥哥封侯晚了幾年。

諸葛瑾百無一用,幹啥啥不成,卻偏偏平步青雲,陞官升得比誰都快。不管是外交失敗,還是打仗失利,都擋不住他步步高升。

諸葛瑾步入江東官場,是孫權的姐夫舉薦的,他的第一個職位是孫權的長史,後來又「民轉軍」,任中司馬,也就是中軍參謀長。

他跟著呂蒙去打關羽,雖然沒出什麼力,但沒耽誤分一份功勞,受封為宣城侯。孔明獲封武鄉侯,是在此幾年之後的劉禪時代。一事無成的哥哥諸葛瑾,比深受劉備信任、身為蜀漢第一功臣的弟弟諸葛亮,受封侯爵還要早好幾年,上哪兒說理去啊!

諸葛瑾的官運好得無敵。呂蒙打下荊州之後不久就暴病而亡,諸葛瑾撿了個現成便宜,代替呂蒙當了南郡太守。

孫權稱帝,諸葛瑾又跟著升了大官,任大將軍、左都護,領豫州牧。他的這個職位有多高呢?兩人之下,萬人之上。哪兩個人?一個當然是皇帝孫權,另一個就是時任上大將軍、右都護的陸遜。整個吳國,除了孫權、陸遜,就是諸葛瑾最有權力了。陸遜大家都知道,軍事天才,三國名將,大敗劉備、為孫吳續命的超級功臣。諸葛瑾寸功未立,竟然跟功勛蓋世的陸遜幾乎並肩,同樣的位極人臣、顯赫一世。

「四好學生」諸葛瑾

諸葛瑾一事無成,寸功未立,屢遭敗績,還能夠位極人臣,他是怎麼做到的?

歷史上,沒有能耐卻又當了大官的人,也有很多。這些人無非分為兩類,要麼是出身世家的官二代,要麼是無底線逢迎君主的佞臣。諸葛瑾卻不屬於以上兩類——他逃避戰亂遷居江南,沒有任何背景,不是官二代;他是有名的誠實君子,不會無底線地討好孫權,跟媚上弄權的佞臣不搭邊。

沒家世,沒功勞,又不諂媚,卻又能平步青雲,位極人臣,諸葛瑾真是個謎一般的存在。我為此思考了很久,最後總結出一句話:諸葛瑾的官場輝煌,原因在於「四好」:好出身,好人品,好脾氣,好運氣。

「好出身」不是指諸葛瑾的家世,是指他步入仕途的路徑。諸葛瑾一入官場,就是孫權的長史,按現在的話說就是「孫辦主任」。這個出身決定了他是孫權的鐵班底、自己人,心腹中的心腹。只要他忠心,不管他有才無才,有功無功,孫權都會重用他、提拔他。諸葛瑾跟對了人,這是他官場成功的起點。

遇到孫權這樣的明主,是諸葛瑾的好運氣。

諸葛瑾的好人品,讓他贏得了孫權的絕對信任。諸葛瑾一言一行,莫不合乎禮法。《吳書》說:「瑾才略不及弟,而德行尤純。」他奉命出使蜀漢,和弟弟孔明都是在公事場合見面,私下根本不見;他身為高官,妻子去世卻沒有續弦;愛妾生的兒子,他也不舉薦做官;吳國大臣虞翻狂放耿直,得罪了孫權,被流放了,只有諸葛瑾屢次找孫權為虞翻說情。

孫權對諸葛瑾信任到什麼程度呢?劉備率傾國之兵攻打東吳,諸葛瑾主動請命,冒死去當說客。這時,「從未說對過」的重臣張昭對孫權說:「諸葛子瑜看蜀兵勢大,假託去求和,實際上是叛逃蜀國了。他這一去,肯定不會回來了。」

張昭這樣重量級的人物說諸葛瑾的壞話,孫權卻一點都不信,說:「孤與子瑜,有生死不易之盟;孤不負子瑜,子瑜亦不負孤。孤與子瑜可謂神交,非外言所得間也。」一個君主能如此相信自己的臣子,可謂史上罕見。

諸葛瑾的好運氣,就是他遇到了孫權這樣的明主。只有明主,才能分清臣子的忠奸,才能看清臣子的人品。孫權恰恰是這樣的明主,他能看出諸葛瑾的忠心,能欣賞諸葛瑾的好人品,對讒言有更強的免疫力。試想,如果諸葛瑾遇到的是秦二世那樣的昏君,他這樣的誠實君子早就被趙高之流害死了。

諸葛瑾的好脾氣,讓他與孫權相處融洽,也讓他成為孫權與群臣之間的潤滑劑,在朝廷上贏得了好人緣。孫權雖然是明主,但畢竟是大權在握的皇帝。權力大脾氣就大,孫權也難以免俗。面對皇帝的大脾氣,諸葛瑾的好脾氣就派上用場了。他向孫權進諫的時候,從來不會疾言厲色地說話,都是溫言慢語。如果看到孫權聽不進去,他就放下這個話題,去說其他事兒。過一會兒,找個由頭,再轉回去,把放下那個老話題提起來。他這樣進諫,孫權往往能夠接受。

有一次,吳國校尉殷模得罪了孫權,孫權想殺他。大臣們都為殷模求情,但越求情孫權越生氣。這時候,只有諸葛瑾沉默著,沒有求情。孫權問:「子瑜怎麼不說話啊?」諸葛瑾回答:「我和殷模情況比較像,都是因為家鄉戰亂,才流落到江南的。到這裡之後,我們都深受您的重恩。但是,我們沒有互相嚴厲督促,以報答您的恩德,致使殷模辜負了您,犯了罪。我檢討自己的過失還來不及呢,怎麼敢為他求情呢。」孫權聽完,有點悲傷,說:「因為你,我特地赦免了他。」

歷史異數諸葛瑾

「好出身,好人品,好運氣,好脾氣」,這「四好」要湊到一起,相當不容易,所以,諸葛瑾這樣的成功案例,是個異數,歷史上極其少見。

歷史上,凡是高度得寵的大臣,大都恃寵而驕,利用君主的寵信去欺壓良善、弄權漁利。諸葛瑾卻正好相反,他利用君主的寵信去干好事兒,化解矛盾,救助同僚。

君子一般難以得寵,得寵者一般都會恃寵而驕。這兩條歷史規律,都被諸葛瑾打破了。他真的是個異數。

「四好」之中,「好出身、好運氣」是諸葛瑾不能把控的,但「好人品、好脾氣」,是他自身素質決定的。四個因素,諸葛瑾控制了兩個,所以,一定程度上,可以說,他的成功,是他做人的成功。

諸葛亮是做事成功的千古典範,諸葛瑾是做人成功的歷史異數。做事做人,讓這哥兒倆全佔了。

為方便交流,建了一個「小編余墨核心群」,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掃碼或者長按識別,進入該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編余墨讀三國 的精彩文章:

TAG:小編余墨讀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