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醫患糾紛之答問

醫患糾紛之答問

醫療體制改革幾十年,舉步維艱,毫無進展。一方面,葯價天高,患者看病越來越難。另一方面,醫生收取葯價提成和紅包的現象愈演愈烈。對於偶發的醫患糾紛惡性事件,騰訊網曾搞過一個統計。對於被傷害的醫生,網民投票結果顯示:6161個投票人次中竟然有4018人次選擇了「高興」,佔到了總投票數的65%,醫患矛盾可見一斑。 後來,為維護醫療秩序,衛生部、公安部等聯合發出《關於維護醫療機構秩序的通告》,規定醫鬧、號販將受治安處罰甚至被究刑責。

在阿約看來,在處理醫患糾紛這個問題上,制度建設和醫院自身的建設應是並重的。前不久,就此問題,阿約受媒體之邀做了一個專評,現簡要摘錄如下,供各位批評指正。

■主持人:您對個別惡性醫患糾紛事件的感受是什麼?

阿約:首先,這樣的事件是令人痛心的,我們有理由對受害的特別是死去的醫務工作者表示哀悼。傷痛之餘,我感到這些事件的成因,值得分析。這些個案具有鮮明的個性化色彩,不能因為傷害的對象是醫務工作者就進行無限的放大和推理。各方面應保持必要的冷靜和剋制。對任何一方的偏袒和打壓,都是不理智的。

■主持人:您對騰訊網這組調查數據怎麼看?

阿約:我想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來看,對於個案,所有的人的態度應該都是很明確的,那就傷害甚至殺害醫務人員肯定不對,對這個問題的是與非是沒有爭議的。雖然是就個案做的網路調查,但網民的投票率反映的並非對個案的態度,其實還是對整個醫療服務行業的評價。這個數字只說明人們對這個行業的整體評價很低,對醫療服務界存在的各種潛規則深惡痛絕。不能拿數字來說事。我注意到個別媒體甚至用「我們都是兇手」這種標題來報道這些個案,甚至說以前是媒體誤導了大眾。我本人對此持不同意見。仇恨不是媒體鼓勵出來的,它本來就埋在人的心中,不是媒體拉出來的。

■主持人:您對導致目前醫患關係緊張的原因有何看法?

阿約: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有制度方面的缺陷,有醫院和醫生自身方面的問題。其中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醫患關係有它的特殊性。我們說,不管你是多麼大的官,你多麼有錢,你到了醫院瞧病,你就是個病人,你就需要診治照顧。所以說,醫患關係中,患方是天然的弱者。人把什麼看得最重?把生命看得最重,把身體健康看得最重,所以說如果因為醫院方面的原因而使患者受到損害,人們特不能容忍。這不像其他行業,每個行業都有潛規則,都有違規現象,但人們對醫療服務行業的潛規則特別痛恨,醫患矛盾也就最容易極端化。所以我們應該正視醫患關係的這種特殊性,醫患關係有些緊張是正常的,只不過現在是太緊張了而已。

■主持人:可否講講,作為普通人,您去醫院看病時的遭遇和體會嗎?

阿約:我到醫院一般看的就是頭痛納悶這種小病,和多數人一樣也是首選大醫院。到了醫院的第一印象就是到了集市上一樣,鬧哄哄的,人擠人,感到特別無序;好容易排隊等上個專家,也就看個2、3分鐘,專家忙著給開各種化驗單,感覺專家開單子特專業。因為人太多,再就是忙著化驗,如果幸運,當天還能看上這個專家,如果不幸運,恐怕就得等下次了;化驗完了再找專家看,看的時間最多不會超過十分鐘,接著就開藥單子,專家似乎對某些葯特熟悉,如果按照這些單子去取葯,即便普通的感冒,也得需要幾百元,為了防止患者拿著藥方到外面的藥店去取葯,醫院有專門的程序設計,以致於你只能在醫院高價取葯。因為我沒做過手術,倒是沒給醫生送過紅包。有時感覺程序太繁瑣,就自己到藥店簡單問問,買點葯吃,實在不願到醫院。感覺醫院的分級和專業化太重要了。我也不懂為什麼醫療改革不朝著這個方向走。對於一些頭痛感冒的小病,要建立大醫院的迴避制度,交給社區醫院或小醫院去診治,這個實在不行可以強制性的。同時大醫院實行專業化,像北京的一些專科醫院一樣,我覺得專業化應該是醫療服務發展的方向。

■主持人:您認為目前醫患矛盾的癥結在哪裡?

阿約:我們上面已經分析了,導致醫患矛盾的原因很多。我們只有找到矛盾的主要方面,找到問題的癥結,才能有助於問題的解決。我個人認為癥結有三:一是我們現行醫療制度層面的原因。如以葯養醫導致葯價虛高,醫療資源分布不平衡導致大醫院患者扎堆,專家診療費過低促使專家尋外快等等;二是醫療服務行業缺乏自律自省。有些問題和制度有關,有些問題和制度無關,我們不能把什麼問題都往制度不合理上推,那樣會掩蓋醫療服務業存在的問題,不利於問題的解決。比如葯價虛高,主要原因固然和制度有關,但醫生開藥拿提成,接受商業賄賂,手術收紅包,這些違規甚至犯罪行為與制度沒有關係,完全是醫務工作者不自律不自愛形成的,是自身的問題。我們以前打擊過一陣,效果蠻不錯,可惜沒有鞏固下來,現在又放開了。醫療界的商業賄賂已成潛規則,代替了規則,不僅僅醫療系統內,連患者包括司法工作者都習以為常了,這就是潛規則的可怕性。醫患關係的有些個案中,葯價是天價,大夫收了紅包,病人花了很多錢看病,結果病人的病沒瞧好,病人家屬不玩命那才怪呢。說句過分的話,個別極端事件中,是我們醫務工作者的不自律把自己推向了不歸路。三是處理醫患糾紛缺乏高效暢通的渠道。人的耐心是有限的,久拖不決,便容易引發禍端。

■主持人:據您平時的操作實務,醫患產生的這些矛盾,目前有哪些可以解決的途徑,達到的效果又是怎樣的?

阿約:目前解決的途徑主要有四種,效果都不理想:一是雙方自行和解,達成協議;二是第三方調解。由調解委員會居中調解,給出調解意見,但這不具有強制性,如果一方不滿意就無效。這些調解機構人員大都是兼職的,個別地方專職並批了編製,但不是主流的解決渠道,宣傳的意義大於實際效果。現在衛生部門搞得醫患仲裁,跟調解性質也差不多;三是行政調解,醫學會出鑒定結論後,由醫療衛生行政部門來調解,因為醫學會缺乏公信力,所以選擇這條渠道的也不多;四是走司法訴訟程序。非常漫長,當事人拖不起,同仁醫院事件就是因為患者起訴後三年了還沒審理完,最終缺乏信心,釀成惡果。

■主持人:您對解決醫患糾紛,有什麼好的想法?

阿約:一是要加快醫療改革的步伐,讓全社會儘快享受到醫改的成果,從制度上緩釋醫患矛盾。醫療體制改革搞了幾十年,毫無進展,這成了考量我們政府能力的試金石。政府應該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氣,把醫改這塊堡壘攻克下來,給全國人民一個交代;二是把醫院從繁瑣的醫患糾紛中解脫出來,集中精力救死扶傷。可探索糾紛處理外包,由專門的醫院管理公司會同保險公司代表醫院處理醫患糾紛;三是建立高效的醫療糾紛處理機制。設立有公信力、有權威性的醫療事故鑒定結構,統一醫療事故賠償標準和司法賠償標準,法院配備專門人員專項審理醫患糾紛,提高訴訟效率;四是醫療服務系統內部,建立規範有效的紀律監督檢查機制,徹底杜絕各種違規現象。只要站得正,不怕影子斜。要消除風險,最好的辦法就是自律自愛。

當然,所有的措施都不足以從根本上消除醫患糾紛,唯有愛的力量才會最終化解醫患矛盾。如果醫務人員、有關部門,對患者保持足夠的關懷和同情,誰還會去傷害一個真心關愛自己的人呢!各行各業中,醫療服務業是專業化程度最高的一個行業,培養一個醫學工作者,國家和個人要花費大量的精力。這樣一個精英行業如果被毀掉太可惜,我們要從制度上保障這個行業既要有高額的薪酬,又要有很高的自律!

作者簡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法理經緯 的精彩文章:

TAG:法理經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