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從「時間簡史」到「我的簡史」 讀懂4本書感受霍金的偉大

從「時間簡史」到「我的簡史」 讀懂4本書感受霍金的偉大

霍金的去世,引發全球世人的心靈震動,不知道會不會引發宇宙的一絲變化?作為當代最重要的廣義相對論和宇宙論家,霍金引領世人開始了對「時間起始點——宇宙大爆炸奇點」、「時間終結——黑洞」、「上帝是如何啟動宇宙的?——宇宙的起源和命運」進行思索的好奇。

霍金的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理論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這裡介紹關於霍金關於宇宙以及時間論述的書籍。我們不能完全看懂他的思想,但至少我們可以由此感受他工作的偉大。

《時間簡史》

宇宙的存在與意義,人類的存在和意義,在上個世紀即將結束的時候,人類似乎終於找到了答案,逐漸到達了解宇宙之謎的邊緣。這都跟1988年出版的,霍金撰寫的宇宙學科普著作《時間簡史》有關。

提到霍金寫過什麼書,相信很多人想到的,都是這本《時間簡史》。在這本書中,霍金講的全都是關於宇宙本性的最前沿知識,包括:我們的宇宙圖像、空間和時間、膨脹的宇宙、不確定性原理、黑洞、宇宙的起源和命運等內容,深入淺出地介紹了遙遠星系、黑洞、粒子、反物質等知識,並對宇宙的起源、空間和時間以及相對論等古老命題進行了闡述。

《時空本性》

80年前廣義相對論就以完整的數學形式表達出來,量子理論的基本原理在70年前也已出現,然而這兩種整個物理學中最精確、最成功的理論能被統一在單獨的量子引力中嗎?世界上最著名的兩位物理學家就此問題展開一場辯論。本書是基於霍金和彭羅斯在劍橋大學的6次演講和最後辯論而成。

愛因斯坦曾說關於宇宙的最不可理解的事是它是可以理解的。他是正確的嗎?量子場論和廣義相對論這兩種最精確最成功的理論可以被統一在量子引力中嗎?史蒂芬·霍金和羅傑·彭羅斯就此問題展開了一場辯論。 劍橋三一學院院長,前英國皇家學會會長邁克爾.阿蒂雅認為,這是繼愛因斯坦和玻爾辯論之後本世紀最重要的論爭。 在某種意義上,今天的辯論可視為六十多年前那場著名的曠日持久的辯論的繼續。在這裡彭羅斯擔任愛因斯坦的角色,而霍金充任玻爾的角色。儘管論爭的問題不同了,但同過去一樣,在這裡哲學的觀點和論證的技巧相互糾纏,創造的靈感如泉涌噴薄,閃爍著人類智慧的光芒。

《我的簡史》

在《我的簡史》中,霍金首度將目光轉向自己,向世人揭露他的人生與思考演化。

他講述了他從戰後倫敦的男孩成長為國際光輝燦爛的學術巨星的歲月。 該書中文版於2014年由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引進中文版本。

這部附有大量罕見照片的,簡明的、風趣的、坦誠的自傳讓讀者了解在過去著作中難得一見的霍金:被同學起綽號為愛因斯坦的好追根究底的小學生;曾經和同事為特別黑洞存在打賭的開玩笑者;在物理學和宇宙學世界搏取立足之地的年輕的丈夫和父親。以特有的謙遜和幽默的文筆,霍金傾談他21歲時被診斷出ALS病後面臨的挑戰。追蹤他的思想家的生涯,他解釋自己面臨的挑戰如何迫使自己取得一個又一個智慧的突破,還論及他的傑作——20世紀標誌性著作之一的《時間簡史》的本源。這部清晰的、親切的、明智的《我的簡史》為我們打開通往霍金個人宇宙的一扇窗戶。

《黑洞不是黑的》

2016年初,霍金應BBC之邀做了兩次里斯講演,第一次是1月26日晚上9點半,他講了《黑洞沒有毛嗎?》,時長26分20秒,內容是經典黑洞理論的發展史。第二次是2月2日晚上9點半,霍金講的是《黑洞並不像想像的那麼黑》,關於量子黑洞理論的發展史,以及最近霍金和合作者在解決黑洞信息丟失問題的重大進展,時長27分38秒。《黑洞不是黑的》是這兩段加起來總長不到一小時的霍金最新演講稿的結集。別看時間總長還不到一小時,你只要想想身為「漸凍人」的霍金說話有多困難,你就知道這兩段演講有多寶貴了。《黑洞不是黑的》中文版於2017年5月由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引進發行。這也是霍金在中國出版的最近的一本書。

封面新聞記者 張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封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男子住酒店 在面盆里沖腳受傷索賠2萬元
自貢貧困戶養雞致富 年收入超10萬元增長16倍

TAG:封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