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霍金去世,消逝的流星與未來的時間

霍金去世,消逝的流星與未來的時間

Outro

 MuNiCa 

Mili 

00:00/03:45

撰文/黃帥

據最新消息,著名物理學家霍金去世,享年76歲。霍金在物理學上的造詣人所共知,他對黑洞研究的貢獻,在人類物理學史和天文學史上有里程碑的意義。

對一些痴迷於宇宙奧妙的人來說,個人生命的和近乎無窮的宇宙時間無法相提並論,但科學家探索宇宙的努力和千百年來的執著精神,卻會始終存續下去,人類會記住偉大的科學家,人類對宇宙的探索也永遠不會止步。

在未來的時間線里,宇宙會有哪些變化呢?在人類目前已知的世界裡,未來將會是什麼樣的?

在1890萬年後的宇宙,在更大的時間尺度上看,並不算一個太過遙遠的未來。按照宇宙演化規律,未來會發生那些事情呢?宇宙的最終命運是什麼呢?它們已經超過了絕大多數科幻文學能囊括的時間框架。

至約公元2億年:

紅超巨星參宿四爆發形成超新星。

至約公元7億年:

地球上的海洋開始蒸發,地球將變得不適合人類居住。未來的人類文明可能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將地球移動到比現在離太陽更遠的地方來阻止這種事發生。(或者完全離開地球去其他的適合人類居住的行星,或去開拓太空殖民地)

至約公元30億年:

仙女座星系和我們的銀河系將會碰撞。它們將會合併成一個更大的星系,但僅有少數恆星可能相撞,主要原因是宇宙空間實在太大了。

至約公元50億年:

太陽演化為紅巨星,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可能連地球本身都會毀滅,除非遇到了意想不到的情況或是未來的先進科技能阻止這一事件發生。

至約公元70億年:

太陽演化為僅有地球大小的白矮星。再經過數十億年,太陽將完全停止閃耀,成為黑矮星。

200億年之後:大撕裂

大撕裂是一種宇宙論假說,在2003年首度被發布,關於宇宙的終極命運,假說中認為宇宙中的物質,從恆星和星繫到原子和次原子粒子,在有限時間的未來會因為宇宙的膨脹進一步的被撕裂。理論上,宇宙的尺度因素在未來有限的時間會變得無限大。

這個假說對宇宙中暗物質的類型有著極度關鍵的依賴性。在以暗能量為主導的宇宙中,宇宙中的"絲狀結構"會以前所未有的比率增加。然而,這也暗示可觀測宇宙的大小是持續的退縮中;無論是多麼的接近邊緣,可觀測宇宙的距離都是以光速遠離的那些地點。當可觀測宇宙小於任何一種的基本粒子時,無論是重力或電磁力(無論是弱或強),即使在結構上能達到的最遠處也沒有交互作用存在,並且它們將被剝離開。

屆時,星系將彼此遠離。大約在這個過程結束之前的6000萬年,重力將減弱至無法將銀河和其他個別的星系聯繫在一起。在結束之前的三個月,太陽系將不再受到重力的束縛。在最後的三十分鐘,恆星和行星都將被扯散掉,而在最後的瞬間,原子也會被摧毀。

1000億年之後:大擠壓

宇宙膨脹論認為,宇宙是從一團熾熱的火球膨脹而成的。而且到目前為止都還在膨脹,但是宇宙中的暗物質如果夠多的話,產生夠大的重力,會讓宇宙停止膨脹,並且收縮,這會讓宇宙回復到剛誕生時熾熱的狀態,如果沒有,宇宙就永無止境的膨脹。

GIF

根據研究顯示,把宇宙所有可見的物質加進去只能達到讓宇宙塌縮的1%~2%,但是宇宙中可能有一種不發光的物質叫暗物質,因此不能用望遠鏡觀測到,如果把這種估計的暗物質加進去,大概占讓宇宙塌縮質量的10%~20%,但宇宙學家又預測宇宙中有另一種更神秘的物質(又被稱為暗能量),比暗物質更不容易觀測到,如果這樣的話宇宙中的暗物質就超出讓宇宙塌縮質量下限了。

10的14次方年之後:膨脹的宇宙

根據宇宙學常數加速了宇宙的膨脹,星系間的距離將會持續增加。恆星的形成仍會維持於1×1012至1×1014年,但形成恆星的氣體將會耗盡。

當最後一顆恆星用完其燃料後,宇宙將不可能再支持生命及產生足夠熱量。根據預測質子衰變的理論,恆星殘餘物將會消失,剩下的將會只是黑洞,而黑洞亦會因放出輻射而慢慢消失。

最終,若果宇宙溫度達到一個均勻溫度,那麼再沒有活動能在宇宙中作出,從而導致宇宙熱寂。屆時,宇宙將會空無一切,且毫無生機。溫度亦會持續下降。

10的1000次方年後:熱寂

這是猜想宇宙終極命運的一種假說。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作為一個「孤立」的系統,宇宙的熵會隨著時間的流異而增加,由有序向無序,當宇宙的熵達到最大值時,宇宙中的其他有效能量已經全數轉化為熱能,所有物質溫度達到熱平衡。這種狀態稱為熱寂。這樣的宇宙中再也沒有任何可以維持運動或是生命的能量存在,進入了永恆的死寂。

BBC製作的宇宙未來時間線

世界會記住偉大的科學家

人類探索宇宙奧妙的步伐不會停止

黃西蒙物語

huangximengwuyu

黃帥的原創文章發布。人生雜談,社會聚焦,文史鉤沉。在這裡,或許你會看到一個不一樣的世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黃西蒙物語 的精彩文章:

紀念饒宗頤先生:融貫古今,超於象外

TAG:黃西蒙物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