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棉花播種期土壤、種子處理技術詳解

棉花播種期土壤、種子處理技術詳解

播種條件

北方棉區的適宜播種期。黃河流域春季氣溫上升比較穩定的地區,可在5cm地溫穩定在12-14℃時抓住「冷尾暖頭」播種或根據「終霜期播種,終霜後出苗」的要求播種,一般終霜期在4月10-20日,適宜播期在4月中旬;春季氣溫不穩定地區,以終霜期過後,5cm地溫穩定在14℃以上時播種為好,適宜播種期以4月15-25日為宜。

我國主要棉區播種的時間和播種時的溫度:

1.北部特早熟棉區遼寧及山西晉中一帶5 cm地溫穩定在14℃的時間為4月20-30日,這時一熟露地棉即可播種。地膜棉由手地膜的增溫效應,播期可適當提早。

2.西北內陸棉區地處西北內陸棉區的新疆,春季氣溫低而不穩,全區90%以上的棉田採用了地膜覆蓋。南疆早春氣溫回升快而且穩定,適宜播期為4月5-15播種為宜。北疆無霜期只有150天左右,且易受晚霜為害,在地膜覆蓋條件下,播種期以4月15-20日為宜,作到「霜前播種,霜後出苗」為原則。吐魯番地區春季氣溫回升迅速,地膜棉的播種期為4月上旬。

3.黃河流域棉區一熟露地棉和兩熟麥套春棉的適宜播期均為4月15-25日。濱海鹽鹼地一熟露地棉,播期為4月25-30日。一熟地膜棉和麥套地膜棉的適宜播期為4月10-15日。晉南、陝西關中地區地膜棉在4月初即可播種。河北黑龍港早地露地棉的適宜播期為4月15-25日。

土壤處理

種前土壤殺菌滅蟲方法及流程詳解、種前土壤雜草滅殺的方法及流程詳解

1

播種前的土地準備

播前土地準備主要包括土壤深耕、深施從肥、灌底墒水和播前耙淤保墒等措施,鼓終土壤呈待播狀態,為棉種順利發芽和出苗創造條件。

2

土壤深耕

棉田深耕的增產效果十分顯著。據試驗證明,深耕20-33cm比淺耕10-17cm,皮棉增產6.5-18.3%,主要是深耕結合增施有機肥料,能熟化土壤和提高土壤肥力,使耕作層疏鬆透氣,促進根系發展,擴大對肥、水的吸收範圍;能改善土壤結構,增強保水、保肥能力和通透性;能加速土壤鹽分淋洗,改良鹽鹼地;能減少棉田雜草和病蟲害。

深耕的效果因棉田土質不同而異,據新疆農業科學院調查,沙上地深耕增產3%-5%。沙壤土增產14.1%,黏土增產20%-25。秋、冬耕能提早到前作收穫後,立即進行,效果更佳。新疆棉區春季風大,土壤水分蒸發強烈,一般要求在入冬前翻耕完畢,避免春耕。

深耕應逐年加深,避免打亂上層,並結合增施有機肥,使上壤和肥料充分混合,以加速土壤熟化。深耕必須與平整土地相結合,做到溝成網,田成方,土地平整,能灌能排。,棉花高產栽培的耕地深度,以30cm左右為宜。

3

整地

秋、冬耕後足否需要整地,主要視當地氣候、土質等而定。在冬、春雨雪量較多,或有灌溉條件的地區,秋、冬耕後可以不耙,以利壟掛雪過冬和接納春雨。在冬、春雨雪稀少的地區,秋、冬耕後必須及時耙耱。春季棉田的頂凌把地是北方棉區整地保墒的關鍵措施。因為春季氣溫回升快,少雨多風,土壤蒸發量大。春耙宜在地表開始解凍時,立即進行,解凍後再及時耙耱。

整地要確保較高的質量,無論倒茬地或連作地,整地須達到墒、平、松、碎、掙、齊的「六字」標準,以保證播種質量,達到一播全苗。「墒」即土壤有足夠的表墒和底墒;「平」指地面平整無溝坎;「松」指土壤上松下實,無中層板結;「碎」指表上細碎,無大土塊;「凈」指表土無殘茬、草根及殘膜,全田清潔;「齊」指整地到頭到邊,達到角成方,邊成線。

這「六字」中,「墒」是整地成敗的關鍵,為達到底墒足,須灌好底墒水,並做好開春後的靶地保墒工作。「平、松、碎」的關鍵在於整地要掌握好上壤的宜耕期,黏性較重的土壤尤為重要。為防除雜草,須於播前1-3d進行二甲戊靈等土壤處埋,要求噴洒均勻,不重不漏。

種子處理

種子選擇原則、標準及技巧,是否需要人工二次精選種子、種子拌種的方法及詳解流程、拌種劑的配方及配方的選擇,詳細敘述配製流程(配相應的視頻為宜)

種子處理。播前種子處理具有消毒殺菌和促進發芽出苗等作用,種子處理方法主要有硫酸脫絨、藥劑拌種、浸種等。隨著我國棉花種子產業化的迅速發展,棉花種衣劑及其配套技術應用已在全國迅速推廣,棉種生產、加工與銷售可由棉種企業完成。

1

藥劑拌種

為了殺死種子上所帶的病菌,或播種後種子周圍土壤中的病菌,進行藥劑拌種十分重要。通常以多菌靈有效成分0.5%的用量拌種(即每50 kg棉籽,拌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kg),密閉貯藏半月左右,防治立枯病、炭疽病效果良好。

2

種衣劑包衣

種衣劑是由農藥原葯、肥料、生長調節劑、成膜利及配套助劑,經特定工藝流程加工製成,可直接或經稀釋後包覆於種子表面,形成具有一定強度和通透性的保護層膜的農藥製劑。種衣劑包被在種子表面,能立即固化成膜為種衣,種衣在土中遇水吸脹透氣而幾乎不被溶解,從而使種子正常發芽,藥劑和種肥等物質則緩慢釋放,可延長藥劑持效期,節省葯肥,減少地上部施藥次數,提高種子質量。

播種標準

播種深度的標準、播種的行間距、播種過深及過淺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單位面積播種的多少、播種過多及過少會有什麼樣的影響。

棉花播種質量的好壞直接關係出苗和保苗。因此,播種棉花時必須是高標準,嚴要求,為早苗、全苗,壯苗早發打下良好的基礎。

播前種子準備

種子選擇原則、標準及技巧,是否需要人工二次精選種子、種子拌種的方法及詳解流程、拌種劑的配方及配方的選擇,詳細敘述配製流程。

種子準備優質良種是指優良種和優質種子,即品種的品質和種子的質量好。優良品種具有優質、高產、抗病等綜合性狀,優質種子指種子的純度、凈度、成熟度、發芽率高,發芽勢強。同時應採用先進技術對棉種進行加工處理,充分發揮優質良種的增產潛力。

1

選用良種

播種前應根據各棉區的氣候、種植制度和棉花生育特點,選用適宜的高產、優質抗逆性強的品種,新疆棉區選擇早熟、優質、高產、抗病、耐冷害、杭高溫品種。

種子數量的準備,取決於棉田面積和每公頃用種量。除實際需要外,還要有適量的後備種子,以備在遭受自然災害後,進行重播。

2

發芽試驗

棉籽的發芽率和發芽勢決定出苗的多少、好壞、快慢和用種量等。播種前必須做好發芽試驗,以便確定播種量。要求棉花原種的發芽率在90%以上,原種一、二代在85%以上。

3

精選種子

選用充實飽滿的種子,實全苗、壯苗的先決條件。在冬、春季,先將脫絨的種子進行風選或篩選。再進行人工粒選。經過精選的棉籽,品種純度應達到95%以上,發芽率在90%以上。通常在收花時進行塊選、株選、鈴選、瓣選腰花的基礎上,冬季或早春再根據棉籽的形狀和顏色進行粒選,剔除除小籽、癟籽、嫩籽、破籽、蟲蛀籽、病籽、異形籽等,選留成熱飽滿、大小均勻、粒型、顏色一致、具有本品種特徵的正常種子作為種用。

4

晒種

晒種有促進棉籽後熟,加速水和氧氣的進入、提高發芽率和發芽勢,對成熟較差的棉籽效果尤好。有關試驗結果表明,晒種可提高發芽率4%-7.5%,提高出苗1-3天,產量增加4%-12%。二同時,光譜中的短波和紫外線可以殺死附在種子表而的病菌。對防治苗期炭疽病和角斑病有一定效果。一般在播種前半月左右,曬3-5天,晒種時要攤薄,勤翻,受熱均勻。不要在水泥、磚地或石板地晒種,以免溫度過高,形成硬籽,影響出苗。

播種期的確定及播種技術

播種技術包括播期的確定、播種量確定、播種方法和播種深度等幾個方面。

1

播種期的確定

生產上一般以5cm地溫穩定在12-14℃以上,或氣溫穩定在16℃以上為適宜播種期。適期播種,可使棉株生長穩健,現蕾開花提早,延長結鈴時間,有利於早熟高產優質;播種過早地溫低,容易造成爛種缺苗;播種過晚,各生育時期推遲,導致晚熟減產、降低纖維品質。

2

播種量的確定

播種量應根據發芽率的高低、種子的大小、留苗密度、土壤、氣候、病蟲害等情況決定。

3

播種方法

播種方法點播節約用種,株距一致,幼苗頂土力強。採用機械定量點播機播種,能將開溝、下種、覆土、鎮壓等作業一次完成。

4

播種深度

播種深度一般應掌握「深不過寸,淺不露子」,深度以1.5 cm左右為宜,尤其是滴水出苗地淺播為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勞道 的精彩文章:

人民日報整理:二十四節氣詩,2018如詩如畫

TAG:勞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