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學食堂現搞笑標語:阿姨打飯手抖的毛病治好了

大學食堂現搞笑標語:阿姨打飯手抖的毛病治好了

(原標題:阿姨打飯手抖的毛病治好了!)

學生在食堂打飯。

現在,明德學院食堂的飯菜分量十足。

明德學院第一食堂在顯眼處掛出橫幅,以吸引學生就餐。

學生到食堂打飯,最怕的就是舀菜阿姨手抖。近日,為打消同學們的顧慮、吸引學生就餐,貴州大學明德學院食堂特意掛出了「阿姨打飯手抖的毛病已經治好了」、「外賣可以吃一輩子,食堂就這幾年」、「在食堂,菜有菜味,湯有湯味,人有人情味」等標語。

看到這些標語後,同學們笑岔了氣,紛紛說:除了標語搞笑、接「地氣」外,現在到食堂吃飯還真管飽了,必須給食堂阿姨們手動打Call。

學生以前經常吃不飽

王同學,是明德學院管理系一名大二學生,由於平時愛好運動,體力消耗特別大,飯量也就「水漲船高」,對此,同學們給他取了個外號:「飯桶先生」。

「我老是吃不飽。」王同學回憶起去年吃食堂的經歷時,一臉苦笑。他說,由於自己愛好打籃球,體力消耗得比較大,下午到食堂打飯時,都得打8毛錢的飯,結果發現,一到晚上10點以後,肚子又「叫」了,總感覺這8毛錢的飯量不足。

李同學也透露,之前到第一食堂吃飯,阿姨在給同學們舀菜時,那手抖得可厲害了,明明一大勺的,硬是抖掉一半,根本不夠吃,對此,同學們意見挺大的。

「打飯阿姨的手不抖了」

因為很多人吃不飽,同學們紛紛向學校後勤部及食堂負責人反映。不久後,食堂便做出了改進。為打消同學們的顧慮,2017年年底,食堂還專門製作了上述接地氣的標語掛在最顯眼的地方。

「一開始,我們還持懷疑態度,如今看來,阿姨打飯手抖的毛病確實治好了。」今年大三的石同學說,現在,阿姨們打菜時,比以前多打了許多,而且飯不夠吃加飯也不收錢了,必須給食堂阿姨們手動打Call」。

為了證實同學們所說,昨日中午,記者在該校第一食堂以學生的身份打了一份飯菜。在打飯窗口,記者打了6毛錢的飯,打完後,記者發現,滿滿的一大盤子,目測可能有4兩;打菜時,記者點了8元錢的葷菜(一份胡蘿蔔絲炒肉、一份折耳根炒肉),打菜阿姨給記者裝得滿滿的,分量十足,盤子里的米飯幾乎都被菜遮住了。

就餐學生大幅增加

那麼,這些風趣的標語是誰寫的?負責第一食堂的芒果青年實業有限公司經理李旱清說,這些標語是他們董事長饒先生寫的。公司去年接手食堂經營後,饒先生獲悉同學們之前經常吃不飽,便親自到食堂明察暗訪,發現打菜的阿姨們確實存在「手抖」的現象。對此,他告誡食堂工作人員,必須要讓同學們吃飽,還寫下標語,讓工作人員製作成橫幅掛在顯眼處。

「現在同學們在食堂吃飯管飽。」李旱清說,食堂新規表明,不管同學們飯量有多大,在吃不飽的情況下,都可以再次加飯,且加飯不收取任何費用。

這樣是否會出現虧損?「實行新規後,虧損還是有的,光是大米一月就要比之前多用1000多斤。」李旱清說,「不過,即便是虧損,我們還是會堅持下去。」

李旱清還透露,自從新規實行後,前往食堂就餐的學生明顯比去年多了許多,去年每天中午學生就餐量約1200人次,做出調整後,現在就餐的學生已達到1400人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網 的精彩文章:

印媒炒作中國在瓜達爾港建「核潛艇基地」:北京露出真面目?
澳反華書籍出版惡評如潮:把中國當敵人簡直瘋了

TAG:中國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