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是中華民族形成的極簡史,也是中華文化自信的發展史:《中華民族:積澱五千年的文化自信》

這是中華民族形成的極簡史,也是中華文化自信的發展史:《中華民族:積澱五千年的文化自信》

是什麼樣的力量,在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始終牽引著中華大地的各個民族凝聚融合成一個集合體?

在整個歷史演進的軌道中,除了一個朝代不斷更迭具象而有形的實體中國以外,是否還隱藏著一個抽象而無形的文化中國?

在國際社會多變的當下,如何認知我們自己、凝聚我們自己、提升我們自己、成就我們自己?

中華民族由五十六個民族所組成,各個民族皆有著各自不同的習俗、傳統和歷史,可以說,中華民族就是由不同民族組成的具有豐富民族特性的族群概念。與此同時,中華民族從發展伊始,就是一個共同繼承、秉持、發展中華傳統文化的大家庭,每個民族都在整個中華民族的發展歷程中,從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方面,為豐富、發展、傳播中華傳統文化做出了各自不同的貢獻,並使中華文化成為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並至今仍在不斷豐富和發展的具有悠久歷史傳承的現代文化。

如果用文化角度來解釋和界定民族之間的關係的話,所有繼承、認同、秉持、豐富、傳播、發展中華傳統文化的各民族,所組成的文化共同體,就是中華民族,中華民族更可以說是一個文化概念。今天為諸君推薦的《中華民族:積澱五千年的文化自信》是由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可以說,這本書既是一本中華民族形成的極簡史,也是中華文化自信的發展史。

通過仔細研究上下五千年的中國文化發展,作者蔣海提出,中華民族除了是族群概念,更是一個文化概念,是五十六個民族的文化集合體,是中華文化的凝聚集合體。對此,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原主任趙啟正評價說,講好中國故事極為重要,講不好中國故事是因為缺乏自信,了解了中華五十六個民族的共同文化是怎麼經過千年融合而成的,必會對堅定文化自信大有助力,這本書可謂應時而生。

■■■■■

《中華民族:積澱五千年的文化自信》試讀

作者|蔣海

北京人民出版社

《什麼是文化》

過去從未仔細想過「文化」兩個字到底是什麼含義。因為最近在網路上很多人談論文化的概念,所以突然覺得該真正學習一下「文化」兩個字的內涵。據查,全世界關於「文化」的解釋有近兩百種,對文化的解釋差異很大,且大多是國外對「文化」的解釋。所以筆者感到有必要從中國傳統的角度,對「文化」兩個字進行再認識。畢竟從外文翻譯成中文的「文化」解釋還是會有失真的問題,特別對於像「文化」這樣形象化的辭彙更是如此。

在中國歷史上,最早將「文」與「化」放在一起使用的文獻,是西漢時期劉向的《說苑·指武》中的這樣一句話:「凡武之興,不能服也,文化不改,然後加誅。」這裡的「文化」,是指對某個客體採用文的方式進行的改變,是相對武力轉化而言的。相傳周朝《書·禹貢》有曰「五百里綏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奮武衛」,故有「揆文奮武」之說,亦即「揆文教,奮武衛」。可以說,無論是武化還是文化,其目的都是對客體進行改變。也就是說,中國自古以來是把「文化」與「武化」相對應起來使用的,武化是用武力的方式進行改變,文化是用非武力的方式進行改變。

如果把「文」理解成現在的知識、學識、技術、技能,把「化」理解成現在的轉化、轉變、改變、改進的話,那麼「文化」實際上指通過用知識技能的影響對客體進行教化改變的過程。文化本意是動詞,只有客體發生了改變,才能真正稱得上是文化了。也就是說,文化是一個改變的過程,而不是一個改變後的狀態。所以當「文化」用作名詞時,是指「以文化之」的這個轉變過程,而非某種狀態。

前段時間網路上很多人在轉發這樣一句話:「植根於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並被認為是對「文化」較精準的表達。這句話寫得非常精練,但反映的是一個人的修養水平和自身涵養,是一個人的文化狀態,並非改變的過程。因此,更應該理解成是一個人的文明程度。

談到文化,就不可能不談到文明。如果形象化地描述文明與文化的關係的話,那麼,文明是對文化在某個發展階段的靜態描述。具體地說,文明是文化在某個發展階段上的截面,在這個截面上所反映出的文化特質、文化程度,就是普遍意義上所理解的文明。文明是一種狀態,代表著一種發展水平;文化是一種改變,代表著一種內在的質變。文明是靜態的、相對的,文化是動態的、發展的。

現在所稱的四大文明古國中,除中國以外,其他三個國家前都要加一個「古」字,即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但沒有必要說「古中國」。因為除了中國以外,其他三個國家的文化都中斷於外族的入侵,其文明鎖定在被侵略者顛覆的那一時段。而中國文化儘管也遭受過外族入侵,但其文明沒有中斷過。

當你說一個人是不是文化人的時候,就只需要看他改變了什麼和如何改變的。社會上流行說某人「有知識,沒文化」,其真實含義是某人沒有把自身的知識、技能轉化為改變客體的力量,或者說是他沒有能力行使文化的作用。這就是針對那些具有高學歷、高文憑,但在實踐中無法體現他所本應具備的教養、解決不了現實問題的人而言的。文化一定要在現實中發揮作用,才能真正稱得上是文化。

文化本身是一種動態的傳承,是變化的發展,它可以用各種表現形式去體現、影響和帶動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從狹義角度講,文化的外在表現形式,就是各種具有文化特質的產品、作品、形態;其外在體現通道,就是各類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以上所有外在表現或外在體現的本源,就是人這個主體所想表達和展示的一種理念、一種精神、一種秉持、一種內涵。所有以文化特質表現出來的這個時期的產品、作品、形態、精神等,就是這個時期的文明。

如果把文化與武化對應起來使用,那麼就可以非常自然地把文化理解成為一種特殊的、無形的武器。對內,它是夯基固本、凝聚人心、奮發創新的向核力;對外,它既可以成為擾亂民意、拆亂人心、阻礙發展的破壞力,也可以成為溝通彼此、互理互解、取長補短的合力。這也就是人們常常把文化說成是軟實力的主要原因。

文化既然是一種推動改變的力量,任何人、任何國家都有使用與否和怎樣使用的權力。我們有權決定自己是否使用和怎樣使用,但沒權去阻止別人是否使用和怎樣使用這種文化的權力。冷戰之後所發生的一系列的「顏色革命」,基本都是採取文化先行的策略。即利用對方國家的所謂「公知」,首先貶低對方國家的文化,突顯對方文化中的劣根性,並用己方文化去擾亂對方國家的民心,引發對方社會思想混亂,使得該國家的文化根基產生鬆動乃至坍塌,最後達到不戰而勝。這就是文化的力量。這時的文化,也是與武化對應使用的。

文化的根本目的在於精神層面、意識層面的引導、教化和改變、提升。落實到區域而言,文化發展的核心是要在整個區域中起到引導和服務區域總體發展定位和人文需求的作用,使區域內的人體會到文化對自身素養的提升,讓區域外的人感覺到它的文化波長,其所產生的文化產品、文化作品、文化市場,以及相應的文化環境、文化氛圍、文化氣息等,只是整體區域文化的外衣,或是區域文化的外在表現形式而已。

現在很多區域都在打造文化區域,但往往存在「顧其表,而忘里」的問題。打造文化區域首先要搞清楚文化的本意和內涵,應該根據本區域的功能定位和人文特點,建設具有當前主流意識特色的文化內涵,為後人留下具有現代意義的文化特質。而不是緊盯自己或別人過去的文明,靠集中幾個藝術家、移置幾座古建築、建幾個文化市場,來裝扮一下現在的自己。這些都改變不了大多數的現實人們,最多能夠創造一些看似具有文化感覺的GDP,實際上依然還是停留在文化商品化的水平。區域文化的建設,絕不能只搞文化商品走向市場,而未能實現文化走向社會、文化影響民眾,最後忘記了文化的本意——「以文化之」。

歷史告訴我們,只有撩去繁亂的面紗,釐清文化的概念,才能找准提升文化實力的著力點,切實打造一場不落幕的文化盛宴。

北京人民出版社

作者|蔣海

本文編輯:王穎

【悅讀城市】致力於為諸君尋求與城市相關的、國內外優秀讀物並推薦給大家進行閱讀學習,不作商用。感謝原文作者及出版社為此付出的辛勞,轉載請註明出處。如有版權或其他問題,請與我們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丁俊傑看城市 的精彩文章:

繼《城市的精神》後的又一部力作:《城市的精神2:包容與認同》
有多久,你都沒好好看過你所在的城市了?

TAG:丁俊傑看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