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股骨頭壞死患者初春小心濕邪,祛濕其實很簡單

股骨頭壞死患者初春小心濕邪,祛濕其實很簡單

濕氣是一種中醫理論概念。中醫認為自然界中氣候潮濕、食肉等是濕氣的來源,濕邪過重則易傷陽氣;通過飲食、起居可以對濕氣進行調節。

濕氣 — 萬惡之邪

吃肉吃得太多,吃的食物里有污染,運動量少,身體陰盛陽虛,濕邪內郁,所以大便無法正常,為什麼成型的大便很少呢?

中醫里講,脾虛則便溏,中國人本應以五穀雜糧為食,以肉食為主了,很多人一天不吃肉就覺得很虧。

長期這樣,傷害的是脾胃,脾是運化水濕的,脾受到傷害,水濕不能完全運化,就在身體內堆積。所以,大便不成形意味著脾虛,也意味著體內有濕氣。

在致病的風、寒、暑、濕、燥、火這"六淫邪氣" 中,中醫最怕濕邪。

春天濕氣還是比較重的,那麼春天該如何祛濕呢?有哪些方法和食物能幫助大家祛濕呢?

其實「對付」體內的濕氣,起居的保健也是非常重要的,那麼就一起來了解一下祛濕的方法吧!

01

適當午睡,身體更輕盈

過度勞累容易耗傷氣血,氣血不足會進一步加重水濕內停,適當午睡可以補充晚間睡眠的不足,讓大腦和身體各個系統都得到放鬆與休息。

02

排水減重,從健脾開始

脾虛的人往往更容易濕氣大,體重也會比其他人更重。中醫認為脾有運化水濕的功能,脾胃受損後,不能正常地運化而使水濕內停。

體內濕邪大量積聚後身體沉重、腹脹甚至腹瀉,晨起眼瞼浮腫等不適就全都找上門來。

如果冷飲、冰食吃太多,會加重脾虛的問題,建議可以多食山藥紅棗等健脾食物。

03

少鹽,幫助腎排水

攝入體內的鹽主要通過腎臟排出,當攝入的食鹽太多或腎臟有病變的時候,就不能及時將攝入體內過多的鈉排出,血液中鈉離子濃度升高時較多的水進入血管,極易造成水鈉瀦留,水腫也就不請自來。

如果不是出汗太多,春季仍然要堅持低鹽飲食(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人每日的鹽攝入量不應超過6克),特別是對於腎臟有疾患的人來說尤其如此。

04

多食紅豆,補血排水一起來

中醫認為紅小豆性平,有滋補強壯、健脾養胃、利水除濕、清熱解毒和補血的功能,比較適合脾虛濕熱內盛者食用。

當然扁豆、絲瓜、冬瓜等都具有很好的利濕作用。聰明的你,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選擇專屬你的那款輕身排水美食。

當然,濕氣找上門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不運動!

我們股骨頭壞死患者可以在不負重的情況進行功能鍛煉,不僅有利於病情康復,更能除濕!

所以,快鍛煉起來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祛濕 的精彩文章:

你還在為濕氣重而焦慮么?一種食療讓你快速祛濕
十人九濕還難除?不要怕,這幾種祛濕養顏湯,做法簡單效果好!

TAG:祛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