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鄧詣群研究組發現Wnt信號通路新成員並揭示其調控機制

鄧詣群研究組發現Wnt信號通路新成員並揭示其調控機制

2018 年 3 月 13 日,Nature 出版集團旗下經典期刊《Oncogene》在線發表了華南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廣東省農業生物蛋白質功能與調控重點實驗室鄧詣群教授研究組題為「C9orf140, a novel Axin1-interacting protein, mediates the negative feedback loop of Wnt/β-catenin signaling」的研究論文。該論文利用細胞和斑馬魚系統,綜合免疫熒光、免疫沉澱等多種技術手段,成功鑒定了 Wnt 信號通路新成員 C9orf140,並揭示其通過與 Axin1 互作負反饋調控 Wnt/β-catenin 信號通路的具體機制:首先,Wnt 信號分子通過β-catenin 激活 C9orf140 的表達;然後,C9orf140 再與 PP2A 競爭結合 Axin1,使得 PP2A 從降解複合體脫離,導致β-catenin 磷酸化水平增加進而被降解,最終使得 Wnt/β-catenin 信號通路被抑制(圖 1)。

圖 1 C9orf140 負反饋調控 Wnt/β-catenin 信號通路模式圖

經典的 Wnt/β-catenin 信號通路在胚胎早期發育、器官形成、組織再生等生理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研究的深入,越來越多調控 Wnt/β-catenin 通路的新成員在不斷被發現,但仍無法完全解釋複雜 Wnt/β-catenin 信號通路的調控過程及其導致的生理效應。C9orf140 又名 p42.3 和 SAPCD2(suppressor APC domain containing 2),是一個新鑒定的癌症相關基因,在胃癌、結腸直腸癌、肝癌、乳腺癌等樣本中表達量顯著升高,在腫瘤發生髮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被認為是一個新的癌症標誌物。然而,C9orf140 發揮以上功能的具體分子機制仍不清楚。本研究不但有利於加深人們對 Wnt 信號通路分子調控機理的認識,還有望揭示 C9orf140 調節腫瘤發生髮展的分子機制,為腫瘤藥物治療提供新的靶點。

該研究的合作單位包括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和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團隊項目、廣東省高等學校優秀青年教師培養計劃等的資助。

中國生物技術網誠邀生物領域科學家在我們的平台上,發表和介紹國內外原創的科研成果。

本公眾號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辦

微信公眾號:中國生物技術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生物技術網 的精彩文章:

美報告稱中國科技實力迅速提升
瑞典舍貝里獎授予陳竺等科學家

TAG:中國生物技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