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從霍金的《時間簡史》到《大設計》:同一個上帝為何兩副面孔?

從霍金的《時間簡史》到《大設計》:同一個上帝為何兩副面孔?

文/陳德方

霍金的去世,給物理學家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又一位最強大腦停止了思考。霍金的一生波瀾壯闊,他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不過,霍金本人更多是被世界媒體神話了,以及聖化了。他的很多觀點並非真知灼見的邏輯推理,甚至是簡單的假設。即便如此,依然擁泵遍天下。

根據物理學的慣例,一個物理學家研究得越深,越覺得有上帝存在,不然物理學不可能會存在如此完美的法則,整個宇宙的系統不可能如此天衣無縫,恰到好處。在物理學界廣為流傳的一句話是「當物理學家攀登到理論的高峰,卻發現神學家早已在那裡了。」

伽利略如此,牛頓如此,愛因斯坦如此,不過霍金是個例外。霍金的早年是相信上帝的,所以在1988年出版的《時間簡史》結語中,他極富文采地寫道:「如果我們發現一個完全理論,它將會是人類理性的終極勝利——因為那時我們才會明白上帝的想法。」

不過在2010年的《大設計》中,霍金的觀點出現了巨大的變化。霍金寫道:「因為存在像引力這樣的法則,所以宇宙能夠無中生有,自發生成可以解釋宇宙為什麼存在,我們為什麼存在。不必祈求上帝去點燃導火索使宇宙運行。」

經過二十多年的思考,霍金終於從有神論的桎梏中解脫了出來,帶著科學的傲慢去審視這個世界。歷史上的絕大多數物理學家都相信,宇宙的這些法則與規律是上帝創造的,唯有霍金,越是到了晚年,他越相信,宇宙的終極法則是理性的、可以感知的,無需上帝的參與。

霍金的這個轉變是對西方物理性的叛變,也是對西方宗教的叛變,讓很多物理學家無法接受。不過,在中國,科學與宗教是有明確邊際的,當霍金髮出這樣的言論的時候,在中國則獲得了絕大多數人的支持。對中國人來說,這再好理解不過了。

不過,很多人並沒有理解霍金眼中的上帝。早年的霍金信仰的上帝,也並非是一個形象化的神仙老爺爺,而是一個原點,一個絕對的開始。以此為起點,創造了宇宙的規則。等他發現了M理論後認為,宇宙是可以無中生有地自發形成的,無需一個絕對的開始,一個絕對的原點。

霍金的這次理論性的進步,被很多中國讀者理解成了霍金的改邪歸正,其實是有點外行了。西方人對霍金的批評是基於他如此強大的影響力,還說出了這麼具有破壞性,這麼傲慢的話語,而中國人則因為他叛變了信仰而拍手稱快。其實,在霍金眼中,上帝還是那個上帝,只不過大家看到的是兩副面孔罷了。

參考文獻:

1.《時間簡史》;

2.《大設計》;

3.《霍金的意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僧奇譚 的精彩文章:

唐僧取經那麼危險,孫悟空等人為何不秘密出行?
安天大會上,玉皇大帝請如來佛吃的蟠桃是哪兒來的?

TAG:老僧奇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