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我們,該如何應對父母的老去?

Will You Rember Me
From the Well
The Mood
00:00/03:13
文 | 伊 姐( 周桂伊)
晚年成為聚會桌上重大話題
不知不覺,晚年成了我們腦海里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一幫北上廣的同學,聚會時不約而同地聊起朋友圈刷屏的《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一位年收入大概在百萬的北京家庭,岳父患流感,因為不認識人,輾轉幾個醫院,最終因為「未知病毒」喪命。
嚴重的醫療信息不對等中,作者的小心思被認為「過高估計了自己的社會運作能力」;岳父進ICU之後,平均一天三萬地花,不到一周,夫妻倆商量賣掉北京的房子。
我們這些在外打拚的人苦笑:所謂中產,脆弱笑話。
文章里,作者談論到岳父出殯,在東北,百十號人各種哈雷一路開道。
畢業名校,動輒去歐洲參加會議的作者尋思:自己死了,肯定沒有這個待遇。
然而,就這麼一位在當地有頭有臉的老人,萬萬沒想到,自己因為一場流感,生命的最後時期,被迫用上了鎮定。
鎮定不是無知覺,而是「無法睜眼、無法出聲、無法動彈的情況下,清楚知道身上插滿管子、被搶救、家屬的哭聲……像一場噩夢,但永遠醒不來。」
作者表示,火化後發現岳父的骨髓都是黑色的,生命最後時期,用藥太狠,太受罪了。
我們反反覆復分享這篇文章,因為我們意識到——如果沒有足夠的準備意識,這就是我們必經的看似體面、實則恐怖的晚年。
朋友們真實地開始養生。盡量多吃青菜,放棄打車走路回家,聚會不約KTV改約一起爬山。因為「都30多歲的女人了,尤其生了孩子,誰還沒做過盆底治療,誰沒一點乳腺增生、子宮肌瘤,誰真急了沒體驗過類似腦梗的暈眩」?
中年用各種方式敲門,但很少有人接受,「緩緩的中年」,是「猝不及防的老年」的孿生。
好友宮在南寧當個銀行高管,前年父親突然車禍進ICU,她守夜十幾天,感覺自己也隨時會倒下。
當時她一直在思考的是:「就一個獨子,未來自己老了,孩子還會有時間這麼守著,又能守多久呢?就算他足夠孝順,自己又怎麼捨得他為了守自己,生活過得潰不成軍呢?」
1980年出生的人,今年也快40歲了。
想佛系養老,今天就要狼性思考。
瀟瀟洒灑的老年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18年的春晚,只有蔡明和潘長江的小品給我留下了點兒印象。
大概意思就是,退休的老兩口蔡明、潘長江,決定一起去考駕照,因為想「自駕游,瀟瀟洒灑度過老年」。
小品好不好看不評價,但「老了一起環遊世界,至少環遊中國」都被搬上春晚舞台了,至少證明它不再是非常孤立的特殊的需求,而是普遍需求。
2017年,張艾嘉導演的電影《相愛相親》有一幕讓很多人在電影院哭成狗。
田壯壯飾演的父親,開著新車去接正式退休的張艾嘉飾演的母親。母親對車的來路很疑惑,父親說「想當年,我們聽著許巍的歌,你說,將來老了,有一輛自己的車,可以去環遊中國,那多好……現在,許巍的歌還在,車也有了,怎麼,你倒沒興緻了?」
母親又哭又笑,憋半天大喊一句:「不準王太太(鄰居,跟父親關係略有一丟丟曖昧)坐這個車子!」
電影院里一片哄堂大笑,然後,大家又在黃昏的搖搖晃晃中,流下眼淚。
但感動過後,細細想,我覺得大家還是許巍的歌聽多了,「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自駕,真的是幸福晚年的頂配嗎?
前幾天因為工作關係,提前看的一部電影《愛在記憶消逝前》,完美回答了這個問題。
它展現了一種老去的可能,也跟自駕有關,但不全部是浪漫。
電影展示了一對美國老夫妻Ella和John的生活,由超級戲骨海倫·米倫與唐納德·薩瑟蘭主演。
多啰嗦一句,海倫·米倫是英國國寶級演員,多次飾演英國女王,也是79屆奧斯卡金像獎影后。我很喜歡她,她今年73歲了,那個氣質,真的用生命演繹了什麼叫「優雅老去」。
唐納德·薩瑟蘭是加拿大籍老戲骨,曾獲金球獎最佳男配角,也是今年奧斯卡終身成就獎得主。
兩人這個年齡和閱歷,演繹「傲嬌叛逆老少女」加「文藝沉默老暖男」最後的人生之旅,特別靠譜。
John的阿茲海默症讓他記憶力越來越差,但作為文學教師和作家,他忘記妻子和孩子的名字,卻能對海明威所有作品脫口而出。
光這一點就特別吸引我,你們懂的。一個懂得愛、人性和浪漫的人。
妻子Ella即將被送進重症醫院,John要被送到養老院。這一次貌似體面的、健全社會的正確選擇,其實意味著兩個人的永遠分離。
妻子做了一個決定,開出家裡老舊的房車The Leisure Seeker(求閑者,也是這部電影的英文名),從馬塞諸塞州,一路向北,開到海明威的故居。
這個過程,非常不浪漫。
首先,他們被兒女瘋狂DISS,兒女覺得他們都是蛇精病(換位思考,有這樣的爹媽也的確不省心)。
他們的醫生完全瘋了,這樣的人上路,那是不把人家的命當命。
克服那麼大阻力,自駕游得好不好呢?整個一路絕對是愛在囧途,遇到了劫匪。
剛解決劫匪問題,又遇到了汽車爆胎,直接拉去廢棄停車場。
要命的是,老頭有失憶症啊!動不動就問,我們在哪兒?
甚至把自己老婆搞丟(老頭當年有多帥,老太婆得忍受這樣的晚年)……
這些都不是事。
重點是,整個過程雙方有了前所未有的深入了解,甚至發掘出了一段被隱藏了一輩子的婚外情。
這件事,讓整個旅行急轉直下。
我喜歡這部電影,是因為,它一點也沒粉飾夕陽紅的愛情——因為這是最後的旅途,而在這段旅途里,充滿了對整個一生的追溯。
即便瀕臨永別的最深刻的愛,也充滿了矛盾和懷疑。但在這些衝突里,又有最刻骨銘心的眷戀。
周國平老師說,當我們呼喚對方為戀人的時候,我們用全部的激情呼喚;當我們呼喚對方為家人的時候,我們用全部的人生經歷呼喚。
你年輕的時候說我不要伴侶,我敬你獨立女性;你老了說我誰都不要,我覺得你就是對人生認識不客觀。
《愛在記憶消逝前》,這部電影拿了第74屆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提名和第75屆金球獎最佳女主角提名。豆瓣評分8.2。
整個電影笑中帶淚,溫暖感人。
最後的結尾,出乎意料卻在情理之中。我甚至認為,不失為人生最痛又最美的晚年結局之一。
晚年需要提前設置
所以,當我們談論一個好的晚年,我們現實地說,我們究竟在談論什麼?
我覺得至少有以下幾點。
1.有錢
想自駕游吧,首先有輛排放量2.5、八成新的越野車吧?年輕人老人一起生活諸多矛盾,我們不能年輕的時候天天DISS原生家庭要獨立,老了跑去剝奪孩子的生活,別雙標。
富有的老人,至少是不受欺負,自由的老人。錢,是晚年有尊嚴的硬通貨。
2.健康
太現實了。肉體的苦,誰吃過誰知道,錢無用,這份苦無人取代,且可以摧毀人的心智。別說意志強大,現實只有肉身脆弱。
如果不夠健康,記得提早立一些字據,避免過度醫療也好,防止極端情況也好,永遠不要失去對身體的控制權。
3.與時俱進
你觀察一下,現在過得好的父母輩,一定是網上支付遠程預約APP導航都懂點的,不是說他愛科技,這代表一種對生活的好奇心。永遠保有好奇是抵抗歲月重要路徑。
4.有伴
最好有老伴,不一定是唯一一次婚姻的老伴,也不一定是領結婚證的老伴,但,最好有老伴,且雙方有共同的興趣追求。
如果沒有異性老伴,就需要有一幫真心真意的夥伴。
人老了會退化到嬰兒心智,想想被放在空房間無人應答的嬰兒吧,孤獨足以摧毀一個老人。
美好的晚年,其實是很多命運的成全才能實現的,但這個成全里,必須包含我們的內驅力和主動性。
以這個標準倒推,問問自己,現在對健康足夠重視嗎?各種意外、重疾、高端醫療險有沒有真的去了解去買?警惕和反思,有沒有停止學習,進而固執?
有沒有足夠珍惜自己的閨蜜,閨蜜真的是晚年財富,希望你不要被「女人的友誼像火腿」這種屁話誤導太多。
其實我想說的就是——新的一年最好的禮物,其實真的是有一段放鬆的時間,認真去思考人生,哪怕有一點點成長和心得,也會避免我們依然在舊的迷茫和錯誤里打轉。
徐靜蕾很早的時候,在宣傳《杜拉拉升職記》那會說過一句話,我印象深刻:現在什麼事兒都是小事,都能過去。留著青山在,還有很多柴可以燒。晚年幸福才叫幸福。
那會她36歲,同年去凍了卵子。
願我們真的現在就開始為那一天的到來做準備。
《讀者·原創版》
讀者傳媒綜合性新銳原創青年雜誌
2018年破季訂閱
正在進行中
隨時隨心 全國包郵


※男生對女生最好奇Top20問
※從吳彥祖胖成尹相傑,自己養的老公哭著也要愛完
TAG:讀者·原創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