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孫二娘:我就喜歡上道的

孫二娘:我就喜歡上道的

刀叔導讀:系一條鮮紅生絹裙,擦一臉胭脂鉛粉,敞開胸脯,露出桃紅紗主腰,上面一色金鈕,眉橫殺氣,眼露凶光。

孫二娘外號「母夜叉」,菜園子張青的妻子。

他們夫妻倆在通往孟州的十字坡開了家人肉包子店,端的是萬分兇惡,即便是強如武松,在被發配到孟州路過十字坡時,也曾險遭孫二娘的毒手。武松在與張青、孫二娘夫婦不打不相識之後結拜,後武松率二龍山人馬入伙梁山,孫二娘夫婦擔任梁山駐西山酒店迎賓使兼消息頭領,為梁山第一百零三條好漢。

在隨宋江南征方臘時,孫二娘中杜微的飛刀而陣亡,死後追封旌德郡君,她是梁山群雄中僅有的三位女將之一。

據說「母夜叉」孫二娘做人肉包子的手藝是祖傳的,她父親江湖人稱"山夜叉"孫元,也是一位名震江湖的黑道高手。

其出處於《水滸傳》的第17回:

"那人夫妻兩個,亦是江湖上好漢有名的,都叫他做菜園子張青,其妻母夜叉孫二娘,甚是好義氣。"

這位"母夜叉"跟她丈夫之間的關係也是耐人尋味,丈夫張青武藝沒她高,名氣也沒她大,而且這個店也不是姓張而是姓孫,這從孫二娘「母夜叉」的綽號中就可以得知,「母夜叉」是專指兇悍、潑辣的婦女。而武松也是看到"牆上掛了幾張人皮。樑上吊了幾條人腿"中,才斷定這是家黑店的。

原著中是這樣描寫武松與孫二娘偶遇的:

「武松自和兩個公人一直奔到十字坡邊看時,為頭一株大樹,四五個人抱不交,上面都是枯藤纏著。看看抹過大樹邊,早望見一個酒店,門前窗檻邊坐著一個婦人:露出綠紗衫兒來,頭上黃烘烘的插著一頭釵環,鬢邊插著些野花。見武松同兩個公人來到門前,那婦人便走起身來迎接......下面系一條鮮紅生絹裙,搽一臉胭脂鉛粉,敞開胸脯,露出桃紅紗主腰,上面一色金紐......說道:客官,歇腳了去。本家有好酒、好肉。要點心時,好大饅頭!"

兩個公人和武松入到裡面,一副柏木桌凳座頭上,兩個公人倚了棍棒,解下那纏袋,上下肩坐了。武松先把脊背上包裹解下來放在桌子上,解了腰間搭膊,脫下布衫。兩個公人道:"這裡又沒人看見,我們擔些利害,且與你除了這枷,快活吃兩碗酒。"便與武松揭了封皮,除下枷來,放在桌子底下,都脫了上半截衣裳,搭在一邊窗檻上。

只見那婦人笑容可掬道:"客官,打多少酒?"武松道:"不要問多少,只顧燙來。肉便切三五斤來。一發算錢還你。"那婦人道:"也有好大饅頭。"武松道:"也把三二十個來做點心。"那婦人嘻嘻地笑著入裡面托出一大桶酒來,放下三隻大碗,三雙箸,切出兩盤肉來,一連篩了四五巡酒,去灶上取一籠饅頭來放在桌子上,兩個公人拿起來便吃。

武松取一個拍開看了,叫道:"酒家,這饅頭是人肉的,是狗肉的?"那婦人嘻嘻笑道:"客官,休要取笑。清平世界,蕩蕩乾坤,那裡有人肉的饅頭,狗肉的滋味。我家饅頭積祖是黃牛的。"武松道:"我從來走江湖上,多聽得人說道:大樹十字坡,客人誰敢那裡過?肥的切做饅頭餡,瘦的卻把去填河!"

「母夜叉」孫二娘在江湖上也算是大名鼎鼎,提起她,就讓人回味起她那一手香噴噴人肉包子的功夫。至於孫二娘所做人肉包子的行為,在她看來也算是另類的"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用武松的話來說就是"大樹十字坡,客人誰敢那裡過?肥的切做饅頭餡,瘦的拿走去填河",端的是羚羊掛角,香象渡河而無跡可尋,絕對達到了"吃人不吐骨頭"的巔峰境界。

在《水滸傳》中,都對梁山好漢做了符合現代價值觀的"洗白",但孫二娘卻結拜了「梁山第一狠」武松,最終拋家舍業的帶著老公,追隨武松上梁山入伙,或許是為情所困吧!

熟讀老版「水滸」的朋友都知道,孫二娘在與武松偶遇於她的包子店時,賓主雙方曾進行了一場香艷銷魂到極致的相互挑逗,在這裡筆者就不一一贅述了(還請熟讀過老版水滸的朋友指正討論),但其精彩深邃之處,絕對完虐曹阿瞞與劉大耳的「青梅煮酒論英雄」。

以做人肉包子為終極目標的孫二娘,無疑是梁山三女位將之中最狠的一位,所以她喜歡的也一定是狠角色。那個只會種菜的張青絕對入不了她的法眼,雖然梁山上有一百零五位猛男,而比她還狠的武松才是她最想要的,正是因為在十字坡的那次挑逗,讓孫二娘真正的心有所屬了。她之所以上梁山入伙,完全是為了追隨武松和看著武松的麵皮上,縱然明知此舉是飛蛾投火。

「母夜叉」孫二娘敢愛敢恨、風騷大膽的做派,無疑就是她最好的自白「老娘我就喜歡上道的」。

(本文系「刀墓手札」工作室原創出品,全網15億次閱讀的優質MCN自媒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刀墓手札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二營長的義大利炮其實是法國製造,這個改良裝置堪稱現代火炮鼻祖

TAG:刀墓手札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