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女子骶骨長瘤,醫生挑戰「最難」手術切骨救命
33歲女子突發腿痛,被查出是骶骨長瘤所致。近日,該女子在武漢市第五醫院骨科接受了骶骨腫瘤切除、骨盆重建手術,該手術也被譽為骨科領域「最難」手術。
楚天都市報3月11日訊(記者陳媛 通訊員韓悅)33歲女子突發腿痛,被查出是骶骨長瘤所致。近日,該女子在武漢市第五醫院骨科接受了骶骨腫瘤切除、骨盆重建手術,該手術也被譽為骨科領域「最難」手術。
李女士是湖北廣水人,今年春節前後,她突然覺得雙腿有些不對勁。起先只是些許疼麻,但很快疼痛加劇,不到一個月已發展為完全不能下床走動。經當地醫院檢查確診為骶骨腫瘤,因手術難度大,醫生建議她到武漢的大醫院接受治療。
武漢市第五醫院骨科主任劉洋介紹,從影像檢查結果來看,李女士的瘤子長在人體第一、二骶骨的椎體上,大小約為3*3*10cm,不僅周圍骨質被破壞,而且由於腫瘤恰好長在了神經上,因此造成患者腿部、肛門周圍劇烈疼痛,唯一的治療方法就是儘快手術。
「骶骨腫瘤手術可以說是骨科』頂天』的手術了,難度非常大。」劉主任解釋說,骶骨本身遍布坐骨神經、髂動靜脈等重要的神經和大血管,且又與盆腔臟器如直腸等相連,在這裡動刀子是「牽一髮而動全身」。更重要的是,骶骨松質骨多,手術時出血多又不容易止住,動輒一萬多毫升的出血量讓很多醫生望而卻步。「骨科醫生最怕兩類手術,一是脊柱側彎,二就是骶骨腫瘤。前者怕癱,後者怕病人』下不了』手術台。」儘管手術風險很大,但難忍的疼痛還是讓李女士和家人決定博一博。
3月9日,李女士接受了手術。劉洋主任表示,為了防止術中大出血,醫院介入科提前為李女士實施了血管栓塞。「首先是對為骶骨腫瘤供血的3條血管進行了永久性的栓塞,一是防出血,二也是防複發。其次是給雙側髂內動脈和腹主動脈進行了臨時的栓塞和阻斷。尤其是腹主動脈,我們通過放置球囊達到臨時阻斷控制出血量的目的,但這個阻斷時間必須控制在45分鐘之內,超過時間就會造成患者下肢血供不足,因此要求我們手術時不但要細緻還要快。多一分鐘患者就多一分危險。」
前後經過近5個小時的努力,最終,醫生順利切除了李女士骶骨腫瘤,並成功對骨盆進行了重建。更讓人高興的事,因前期準備充分,整個手術出血量控制在了2800ml,保證了手術安全的同時也為李女士日後康復奠定了基礎。據悉,目前李女士術後情況穩定,已轉入普通病房進行康復治療。


※飛來橫禍!婆婆路邊等車回家,不幸被摔炮炸傷眼
※湖北省「春風行動」陸續開啟,楚天都市報14路記者幫你打探用工行情
TAG:楚天都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