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千里轉監」服刑人員郭某不再「術前焦慮」 背後離不開崇州監獄的這份「特殊關愛」

「千里轉監」服刑人員郭某不再「術前焦慮」 背後離不開崇州監獄的這份「特殊關愛」

3月12日上午,「千里轉監」服刑人員郭某在崇州監獄抽取了注射骨髓移植手術術前動員劑後的第一管血樣。

很快,血樣檢測報告出爐,隨後由崇州監獄的工作人員將其送往成都總醫院進行分析評測。

監獄醫院醫生給郭某抽血

「抽血沒什麼感覺,就是昨天打完動員劑後覺得渾身肌肉有些輕微酸脹。」走出抽血室後郭某對《法制日報》記者說。

對於郭某描述的四肢酸脹反應,崇州監獄醫院醫生彭科德叮囑他不要緊張,因為這是注射動員劑後的一種正常反應。

「倒也沒怎麼擔心,現在我的心情很平靜。」郭某說。

可在剛轉監到崇州監獄時,郭某卻沒有現在這麼淡定,用第十監區副監區長劉浩的話來說,那時的郭某「情緒還有點激動」。

抽血後監獄警察慰問郭某

劉浩是分管改造的副監區長,崇州監獄專門指定他作為郭某的主管民警,要求他一定充分保障好郭某術前的身體和心理健康。

「身體上郭某一點問題都沒有,健康得很,不然也不能為他的兒子移植骨髓嘛!」劉浩操著一口不是十分流利的普通話告訴記者,「真正讓人擔心的還是他的心理狀況。」

劉浩記得在入監後的第一次談話中,郭某談起自己轉監回川的事情時說,「十七年了,第一次回四川,不管以什麼方式回來,總算是回家了!」

在郭某最初的設想中,自己本該是刑滿釋放回來和一家人開開心心的團聚,沒想到這次提前回到了四川,可又是因為兒子患上了這樣的重病,命運簡直就像在和他一直開玩笑似的。

尤其是兒子的患病,更是給了郭某沉重的打擊,他坦言自己的負罪感比較強,認為如果不是自己當年一時衝動犯下大錯鋃鐺入獄,或許就能給兒子一個溫馨美滿的家庭,那樣的話,也許兒子就能更加健康快樂的成長,不至於患上今天的重病。

劉浩說,他十分理解郭某心中的糾結與不安,認真傾聽了郭某的心聲後,儘力去安慰鼓勵他放下思想包袱,重新拾起對生活的信心。

此後的一段時間裡,除了正常的教育改造外,劉浩經常主動找郭某聊天,郭某的心情也漸漸平復下來。

可細心的劉浩隨後發現,郭某心中還有塊石頭一直放不下,那就是對兒子健康的擔憂,晚上時候他常常把兒子的照片拿出來偷偷地看,有時候還會靜靜地望著窗外發獃。

於是,劉浩開始翻閱各種書籍材料,並在網上搜索一些成功治癒白血病的典型案例,時常講給郭某聽,增強他對手術成功的信念,逐漸化解其心底的那份擔憂。

「雖然很艱難,但還是起了些作用。」劉浩說,漸漸地他發現,郭某一個人發獃的情況日漸減少,慢慢地臉上也有了些少見的光彩。

今天抽血後,劉浩又主動找到了郭某,詢問了他抽血後的身體反應,並繼續鼓勵他堅定信心,為即將到來的手術做好準備。

此外,在郭某正常接受改造之餘,劉浩還鼓勵其適當做些體能訓練,不時帶他到體訓場跑跑步,增強他的身體機能。

「我現在什麼思想包袱都沒有,就等著配合兒子做手術了!」聽到目前兒子的病情十分穩定,郭某一臉堅定地對記者說。

文章來源 | 法制日報記者 蔡長春

編輯 | 李小鳳

司法部出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司法部 的精彩文章:

TAG:司法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