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不只是種樹:民國時期「植樹節」怎麼過?

不只是種樹:民國時期「植樹節」怎麼過?

原標題:不只是種樹:民國時期「植樹節」怎麼過?


今天是3月12日。相信在大多數人的日曆上,這一天日期的下面都被標註了「植樹節」三個字。那麼問題來了:


植樹節應該怎麼過?

在最愛君看來,與我國其他體現在日曆上的節日相比,過植樹節的方式無疑是最尷尬的:


除夕放鞭炮,清明掃墓祭祖,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餅。就連國外傳進來的「節日」,母親節、父親節什麼的,好歹還有句「節日快樂」。


然而各位可有誰聽過祝「植樹節快樂」的?


有朋友說了,植樹節嘛,自當是以「種樹」作為慶祝咯。

那麼近二十年來,各路最愛粉們又有多少人曾經在3月12日這一天「種過樹」呢?哪怕一棵也好。


所以這個節到底是怎麼回事?「植樹節」何以成為一個節日呢?



▲ 3月12日,植樹節。


1

說起種樹,這傳統在我國可謂源遠流長。


據《北史·卷六十四》記載,西魏廢帝二年,韋孝寬調任雍州刺史。從前時候,每經過一里路就會有一個土台作為距離的標記。土台就是用土堆起來的,風吹日晒的很容易被損毀,尤其一下雨,土台便被沖得不成樣子,以致總是需要有人維護。


韋孝寬到任之後,便下令州內所有的土台,每個皆種上槐樹。這樣「既免修復,行旅又得庇陰」。不久後這種好方法被推廣到西魏全境,「當令天下同之」。於是所有的州夾道種樹,每過一里路種一棵,每過十里種三棵,每過百里種五棵。


西魏的這次「綠化道路運動」是史上第一次國家主持的「植樹」運動。而在民間,所謂「清明插柳」的習俗則更加久遠了。


▲ 清明插柳。


一方面由於清明前後黃河流域氣溫回暖,水熱充足,本就利於樹苗生長發育,另一方面則由於「取柳著戶上,百鬼不入家」(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人們紛紛在門前插柳辟邪。


所以,如果按照這個路子一直走下去,「植樹」在當代人的記憶中,將成為清明節的習俗之一。而像3月12日這樣對黃河流域而言尚為輕寒的早春時節,在古代是絕無可能成為統治階層,抑或平民大眾上山下地種樹苗的時節的。


直到那一年的3月12日,一個人的去世改變了這一切。

2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於北京逝世。舉國哀痛。


雖然當時北京尚在奉系軍閥的掌控之下,但在北京中央公園(即社稷壇)人們還是舉行了為期長達10天的公祭儀式。這10天里,社會各界前往弔唁孫中山的人絡繹不絕,僅簽字留名者就達746823人。在公祭儀式上,前來悼念孫中山的人,不知不覺間就受了一次三民主義的洗禮。許多人甚至在追悼儀式上當場表示加入國民黨。



▲ 孫中山逝世。


此後,每年孫中山逝世紀念日,國民黨均舉行隆重的祭奠儀式。然而有個問題卻出現了:


孫中山本人的紀念日,太!多!了!


與人們習以為常的國慶節不同,作為民國領袖的孫中山,他的誕辰日、逝世日、蒙難日、起義日、就職日……這些孫中山生命中的「特殊日期」,在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都被定為「紀念日」,用以表達對領袖的崇敬之情。


可是,如果紀念日太多,而紀念的形式又彼此雷同的話,難免會讓人心裡產生疲憊感。就好比一年365天,其中300天都是「節日」,如此大家對「節日」恐怕也就不稀罕了。


所以為了最大限度地表達對孫中山的尊敬和緬懷,也為了最大限度地讓孫中山的思想和精神感染到更多民眾,發揮更大的社會動員和政治宣傳作用,一個史無前例的「造節計劃」被炮製了出來。


根植於傳統文化的「植樹節」就在這時被當時的民國政府看上,拿來做了改造。


3


為什麼孫中山會與「植樹節」聯繫在一起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最愛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一人一句話,秒懂元朝15帝
殺人如麻的湘軍虎將:太平天國的「聖庫」真的被他私吞了嗎?

TAG:最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