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霍金和流行文化:電視/電影/音樂/廣告到處都有他的身影

霍金和流行文化:電視/電影/音樂/廣告到處都有他的身影

騰訊科技訊 3月14日消息,據外媒報道,英國演員埃迪·雷德梅尼(Eddie Redmayne)主演的《萬物理論》(The Theory of Everything)奪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大獎後,他在領獎時稱:「這個奧斯卡大獎屬於全世界所有與ALS鬥爭的人,屬於一個特殊的家庭。」這個家庭就是斯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家族。《萬物理論》的成功證明了,這位物理學家的故事早已超越了科學的範疇,它也將成為一種時代文化。

在《模仿遊戲》(The Imitation Game)中,雷德梅尼擊敗了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Benedict Cumberbatch)飾演的「計算機之父」艾倫·圖靈(Alan Turing)。扮演20世紀兩位英國天才讓雷德梅尼和康伯巴奇都獲得奧斯卡大獎提名,康伯巴奇也曾在2004年播出的、彼得·莫法特(Peter Moffat)執導的BBC電視劇《霍金》中扮演過這位物理學家。

莫法特的電影描述了霍金的一生,包括才華橫溢、紀律嚴明的學生時代,早期在劍橋大學研究穩定狀態理論,以及被診斷出疾病引發的直接後果。康伯巴奇曾兩次與霍金見面,但他們並沒有保持聯繫,他說:「很顯然,我很想通過電子郵件與他建立起聯繫,但是那時這些對話如何構成呢?我是一名演員,而他是核物理學家。」

通過這些戲劇性的描述,兩位扮演霍金的演員獲得奧斯卡獎提名,現在有很多觀眾了解了霍金的生活。但這位科學家對自己的描述很可能就像人們對他的懷念一樣。

提到宇宙大爆炸(Big Bang),有些人的第一個想法可能不是霍金用了大量時間才幫助公眾理解的宇宙模型。相反,可能是查克·羅瑞(Chuck Lorre)執導的廣受歡迎的情景喜劇《生活大爆炸》(The Big Bang Theory )。

2012年,霍金曾出現在羅瑞的節目中(後來只以聲音的形式出現),他在評論吉姆·帕森斯(Jim Parsons)的「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的文章中寫道:「你在第二頁犯了個算術錯誤,那是相當令人尷尬的。」

這已經不是這位科學家第一次出現在美國的長篇喜劇中了。在霍金的暢銷書《時間簡史》(A Brief History of Time)問世後一年,他就在《辛普森一家》(The Simpsons)中亮相。但直到1999年,霍金才得以前往斯普林菲爾德(Springfield),參演《They Saved Lisa』s Brain》劇集。

在這集中,辛普森的兒子所在的Mensa組織已經控制了城鎮,並為他們的烏托邦宣傳說:「我不知道什麼是更大的失望,我未能制定統一場論。」霍金後來提出,荷馬(Homer)的「甜甜圈形狀宇宙理論是有趣的」,這是對宇宙是環形的理論的認可。

這一形象幫助霍金獲得了某種崇拜地位,他甚至有自己的官方塑料雕像,並在辦公室里保存它。2005年接受《衛報》採訪時,雖然霍金對名聲並不在意,但他承認:「在《辛普森一家》中的表演很有趣。但我不太重視他們。我認為《辛普森一家》以負責任的態度對待我的殘疾。」

此後,霍金又去了斯普林菲爾德三次,出現在《辛普森一家》中,他說這是「美國電視上最棒的節目」。

霍金還曾多次出現在馬特·格羅寧(Matt Groening)的另一部動畫片《Futurama》中,你可能也看到過他的全息圖出現在1993年的《星際迷航:下一代》(Star Trek: The Next Generation)中,並與愛因斯坦(Einstein)和牛頓(Newton)玩撲克。愛因斯坦當時警告稱:「霍金,現在不確定原則不會對你有幫助了!」

但是,霍金不僅僅出現在喜劇和傳記電影中。他的作品以及非凡的生活也被拍成紀錄片,不亞於埃羅爾·莫里斯(Errol Morris)的電影。莫里斯1991年的電影《時間簡史》基於霍金對書中所講的概念和霍金的生活進行解釋,並以菲利普·格拉斯(Philip Glass)為配樂。影評人羅傑·埃伯特(Roger Ebert)稱這是對數百萬開始閱讀《時間簡史》、卻沒有讀完的人的一種「譴責」。

霍金的身影也不僅僅限於上述流行文化中。他在2013年的Go Compare廣告中,闡述了一個保險比較網站如何說服他買保險。早在1994年,這位物理學家就出現在英國電信公司的廣告中,他宣稱:「人類最大的成就是通過談話取得的,而不說話帶來最大的失敗。」

這則廣告讓大衛·吉爾莫(David Gilmour)如此感動,以至於他在搖滾樂隊Pink Floyd的專輯《Division Bell》中使用了霍金獨特的合成聲音作為開場白。然而,霍金並沒有選擇Pink Floyd作為他的「荒島唱片」之一。

1992年,霍金選擇了瓦格納(Wagner)的《瓦爾基里》(Valkyrie)、甲殼蟲樂隊(Beatles)的《取悅我》(Please Please Me),它們是由勃拉姆斯(Brahms)、貝多芬(Beethoven)、莫扎特(Mozart)和伊迪絲·皮阿夫(Edith Piaf)的《 Non, Je Ne Regrette Rien》。

不過,霍金對古典音樂的品味可能更多地反映在德國作曲家羅爾夫·賴姆(Rolf Riehm) 2011年的作品《霍金》中,該片於2011年在洛杉磯首映。它的靈感來源於一張霍金坐在星空下的照片。賴姆表示,這位科學家是「不斷擴展限制的隱喻」。莫里斯的合作者菲利普·格拉斯(Philip Glass)在1992年的歌劇《航行》(The Voyage)中也收錄了霍金的版本。

儘管霍金才華橫溢,但毫無疑問的是,他的殘疾和與眾不同的外表是讓他成為著名科學家、藝術家的重要原因。但是霍金經常出現在《辛普森一家》節目中證明,他很高興能在裡面笑出來。結果,他的形象就像一個黑洞那樣,永遠不會變小。 (編譯/金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科技 的精彩文章:

三星「太子」二審緩刑當庭釋放 這些科技大佬都坐過牢
谷歌幫助美國軍方培訓人工智慧 員工深感不安

TAG:騰訊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