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漸凍人」霍金去世,醫生:漸凍症發病趨年輕化!

「漸凍人」霍金去世,醫生:漸凍症發病趨年輕化!

據多家外媒今日消息,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Hawking)去世,享年76歲。霍金在22歲那年就被確診為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儘管病情不斷加重,他依舊沒有停止在科研領域的探索腳步,正如其子女在聲明中所說:「他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也是一位不凡之人」。

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也就是大家熟知的「漸凍症」,很多人是在4年前的「冰桶挑戰」活動中聽說這一疾病,那麼你對它了解有多少呢?

指導專家: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一科副主任 姚曉黎

解析:ALS病因不明 目前僅一種藥物能延緩病情

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ALS)也叫運動神經元病,姚教授感嘆,像ALS這樣的罕見病由於病因不明,治療沒有太大進展,一旦患病,患者家人都會承受極大痛苦,的確需要社會的關注。

ALS一旦發病,患者的上運動神經元、下運動神經元慢慢受損,四肢、軀幹、胸部、腹肌肉逐漸無力萎縮,好似身體某一部分被凍住,因此也被叫做「漸凍人症」。在這裡要科普一下霍金的病症,霍金並不是因為腿部殘疾坐輪椅,而是從22歲開始全身肌肉逐步萎縮,所以才需要輪椅的支撐,倚靠在椅背上。

當前,ALS猜測病因和遺傳、苯等重金屬感染、飲食(谷氨酸的攝入)、藥物使用(與谷氨酸的興奮毒性有關)等有關,但依然沒有明確說法。

在治療上,現在只有「力如太」能夠延緩疾病進展,但這一藥物無法逆轉病情,而且每個病人對藥物的敏感度有差異,延緩的平均時間為幾個月,最多不超2年。

姚教授說,這個藥物價格不菲,也不能納入醫保,病人每月要自費五千元買葯,還要堅持服用至少一年以上,才可能見效。

「很多病人吃了三個月,效果不明顯,就放棄治療了。」

還有一個壞消息是,ALS近年來的發病趨勢偏年輕化,小至17歲就發病的患者也不少,30多歲的患者更是常見。

鑒別:ALS誤當頸椎病、神經炎,高度懷疑可查肌電圖

由於ALS的發病率低,容易出現誤診的情況。

姚教授說,自從大家逐漸關注漸凍症後,一些無故肌肉跳動的病人,尤其是30多歲的男性,擔心自己得了漸凍症,就急忙到醫院看病。

其實,ALS畢竟是罕見病,現代人工作壓力大,出現肌肉跳動不用過度擔憂,假如高度懷疑自己得了ALS,不妨到大醫院的神經科就診。

通常來說,通過專科醫生的臨床診斷,加上肌電圖檢查,就可以確診漸凍症。

除了肌電圖,有時還要做鑒別其他疾病的檢查,如頭顱、頸椎的核磁共振,甲狀腺功能、風濕免疫指標、腫瘤標誌物等。

進展:美國發現漸凍人症基本病理,或為治療提供新思路

去年8月16日,美國研究人員在《神經元》雜誌上發表論文,稱已發現肌萎縮側索硬化症(ALS)的基本病理:

一種名為TIA1的蛋白突變,會影響蛋白相變行為,導致控制肌肉的神經元死亡,因此引發ALS。

科學家表示,這一發現可能為開發ALS有效療法提供新思路。

論文通訊作者、聖裘德兒童研究醫院的Paul·Taylor指出,這是科學家第一次找到這類ALS致病突變,它改變了蛋白的相變行為,進而改變細胞的生物學特性。

這一發現為科學家未來研發第一種ALS有效療法指明新途徑:通過恢復病人體內細胞相分離的平衡,可防止神經損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9健康網 的精彩文章:

老是不不不不不高興,怎麼判斷自己是不是抑鬱了?
皮蛋很傷身?其實只要搭配一物,就可保你健康

TAG:39健康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