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自殺與文藝青年

自殺與文藝青年

春·夜·話

自殺

幾天前,胡遷的自殺又被拿出來討論了一次。

第一次時沒有關注,是因為我既不知道胡遷是誰,又不知道什麼是自殺。

這一次看了看,心裡感覺十分可惜,這倒是我少有的情感,我很少憐憫他人,大部分時間都是只能用來可憐或者安慰自己。

照片上的胡遷濃眉大眼,他的身高據說有1米89。

他自殺時29歲,也就是說,這樣一個在外人看起來頂天立地的好看的大男孩,其實在中國傳統觀念看來,已經快要步入而立之年了。

30歲家庭還算可以的男人,在過去的朝代,應該什麼樣呢?

他已經有了一個妻,估計生下了一堆孩子,考取功名後可能會添妾,他可能忙於各種家族事務,田地里的,商鋪里的。

他應該沒有心思自殺,在那個時代,自殺不是解決人生命題的方式。

今天,又看到一則新聞,一個32歲的男人,因為待業多年,把父母給他買車的30萬花光了,自己受不了催婚,也選擇了燒炭自殺。

很久之前,看方方的小說,她最愛寫得,就是那些色厲內荏的武漢女人在長江大橋跳江自殺的故事。

武漢的夏天據說很熱,而冬天,據說很冷。

那樣怪異的天氣,加上諸多自殺的故事,讓武漢在我心裡形成了壓抑的形象。

這些人為什麼要自殺呢?

想到胡遷,想到方方小說中的那些人物,想到未曾關注過自殺的我自己。

或許不是生無可戀,應該也不是孤獨寂寞,更不是什麼成功失敗。

要說這些感受,我也可以清晰地回溯呀,保准也是驚心動魄的血淚史。

自殺的人最重要的特質,或許就是傷害自我吧。

就像胡遷,在報道中,胡遷是一個壓抑到極點的人,他被王小帥老婆劉璇罵得狗血淋頭,他被欺負得一句話都不敢多說。

他心裡不僅僅是苦,還有悶。

就像方方小說中的那些女人們一樣,表面上潑辣,其實都是色厲內荏。

永遠都被身邊的家人欺負著,被懟著,被一句話都不敢多說。

一個習慣了被他人傷害的人,往往也會試著傷害自我。

因為他以為,只要他傷害自我了,或許會喚醒那些傷害他的人的良知,或許會換取他人的一絲同情。

而這種糟糕的關係愈發糾纏,越會讓人覺得,我唯一的解脫,便是傷害自己傷害得片甲不留,於是走向了自殺。

所有的自殺背後,都是他殺。

這種脆弱的心智,實際上倒是一種道德。

我總是自以為,或許80後、70後會更加成熟,或許他們沒有什麼解決不了的問題,又或許,那些我看到的90後,總是那麼光鮮亮麗,其實他們應該也沒什麼憂愁。

不過這只是我的猜測,薩特說,他人即地獄。

誰知道那些我以為的光鮮亮麗,威猛高大,成熟穩重,人生贏家的背後又是什麼故事呢?

就像如果我在商場看見胡遷這樣的人,估計我肯定想像不出,他其實是一個有著自我傷害性格的人,而最終,他選擇自殺。

文藝青年

我參加過許多場飯局(算嗎?這是不是習慣把自己定義為某某圈子的人的江湖行話)。酒局沒有過。

很多人說,酒局之所以要喝酒,是因為你要證明給對方看,你可以為了他傷害自己。

這也說明了中國人的生活其實很壓抑,是一種慢性自殺。

還有一種說法是,只有喝嗨了,才有可能敞開心扉。

然後呢?袒露內心的苦悶,共同來詛咒這潦艹的生活。

偽文藝青年十分喜歡的一句話叫——我有故事,你有酒嗎?

但是真文藝青年似乎不用酒就可以講好自己的故事,除非酒是為了接下來的項目助興。

中國的很多人似乎都是壓抑著的,害羞著的性格。

如果沒有高濃度的刺激,似乎很難將自己的故事說出口,即便是有了刺激,那些說出口的故事,看起來也都是隻言片語,斷斷續續的情緒,而不是,會心一擊的風情閱歷。

這也是我為何如此喜歡聽文藝青年講故事的原因。

我遇見過不少文藝青年,文藝青年最妙的一點就是,他們的人生永遠都不枯竭。

你會發現文藝青年永遠都是在小風小浪里翻江倒海地生活著,這也是他們生命力如此旺盛的重要原因。

早戀、早熟、早慧、戀愛、八卦、流浪、約炮、寫作、攝影、愛、恨。

文藝青年們的故事,雖然有同質性的主題,但是每一個和每一個都不是一樣的。

一個男孩如果開始注意自己的外表,開始試著從著裝、鞋子、頭髮、以及自己的邊邊角角開始整理的時候,那毫無疑問,他要進入戀愛模式了。

當一個人把自己整理得那麼好的時候,總不能只是為了取悅自己,也總是想著,要給別人留下一個好一點的形象。

普通人的做法也只能點到為止了,一個普通青年,再怎麼挖掘,似乎也只能在表層來打點自己,讓自己看起來得體。

文藝青年打點自己的方式,或許就是給自己整理出許多故事吧。

從普通青年那裡,很少能聽到多麼精彩的故事,大概是普通青年也沒想好,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還可以上升到聽故事的地步。

可是文藝青年都是有備而來,即便沒有任何東西助興,只要感受到了彼此的引力,那麼也可以敞開心扉,將有頭有尾的故事說一說的。

雖然我時常懷疑,這些故事,究竟哪些被誇大了,而哪些,又被隱去了。

不過這絲毫沒有影響我聽故事的樂趣。

比起一言不發,或者發言也很無趣的人,我還是更喜歡那種在自己的世界蕩漾出一層層波浪狀的故事的文藝青年。

END

林一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林一行的劇院 的精彩文章:

TAG:林一行的劇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