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泡在茶館裡的城市·十大茶館

泡在茶館裡的城市·十大茶館

在成都,鬧市有茶樓,陋巷有茶攤,公園有茶座,大學有茶園,處處有茶館。尤其是老街老巷,走不到三五步,便會閃出一間茶館來,而且差不多都座無虛席,茶客滿棚,生意好得不敢讓人相信。一城居民半茶客,茶館正是解讀成都的一把鑰匙。

成都好耍

 成都好耍

馬渲子 

00:00/03:43

一城居民半茶客

舊時成都,熟人在街上打招呼,總是說:「口子上吃茶,茶錢該我的。」成都作家李劼人描述晚清成都市民對茶館的依靠:家裡來了客人,假使認為是朋友,必要約你去吃茶。

如果去拍一幅現在的茶館照片,應是這樣的——午後,青羊宮山頂的一處老茶鋪。方方正正的一個大院子,由一圈硃紅色的廊檐圍成,通透的廊廡下任意地擺放著竹桌竹椅和喝茶的「三件頭」(即茶碗、茶蓋和茶船)。

上了年紀的老頭老太,裹得嚴嚴實實,打橋牌,搓麻將,織毛衣,嗑瓜子,抽煙袋,扯閑話,或者什麼也不做,只是緊緊抿住瘦小乾癟的嘴巴。

四川人的茶鋪,本就不是用來喝茶,而是用來擺龍門陣。舊時大家來這裡打探消息、談生意、交朋友、打牌,東家常西家短,唱小曲的大姑娘和跑來「喝加班茶」(即喝剩茶)的小孩子都在,這才叫熱鬧。

少城的新與舊

從前,這裡是少城一隅,專供滿人居住,漢人終生不得入內。從空中俯瞰,布局如同一隻蜈蚣,將軍衙門是蜈蚣頭,一條長順街是蜈蚣身,其餘兵丁衚衕是蜈蚣腳;歲月流轉,如今,這裡是寬窄巷子。

細雨濛濛中,走進寬窄巷子,擇一處古樸的四合院,閑坐檐廊下聽雨。古人「留著殘荷聽雨聲」的詩意生活在這裡承繼。回身端起蓋碗茶,竹葉青的嫩芽挺立著,潔白的骨瓷碗里一泉碧綠。

四川大地震後不久,寬窄巷子在四川的廢墟與悲傷中堅強地昂起頭,開街問世。記得當年成都文旅集團董事長尹建華說,「天災人禍,都無法改變成都人安逸淡定的生活,越是不痛快,就越要把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寬窄巷子是成都人的心氣

踏著濕漉漉的青石板,推開厚重的木門,跨進門檻是一面精緻的影壁,轉過去,豁然開朗的二進院老宅子出現在眼前,有喝茶下棋的石桌,有養著金魚的大石缸,還有檐下的紅燈籠,隨風輕擺。一棵老梧桐掛著半樹殘葉,歪著身子,將廊下一邊喝茶一邊吃著成都美味的遊客映得影影綽綽。

在成都進門吃面,店主通常會問一句,「白湯,紅湯?」寒冷的冬雨里,還有什麼比一碗鮮紅火辣的紅湯麵來得更誘人?冒菜、龍抄手、擔擔麵、肥腸粉,這些地道的成都小吃,或毛血旺、水煮魚、辣子雞丁,精緻擺盤的正宗川菜,在寬窄巷子里,都能覓到蹤跡。

是啊,不識大自然的城裡人,要偶爾來坐坐茶館,擺擺龍門陣,懂得讓腳步放慢一些才好。對於成都人的慢生活,有人批評它像毒癮一樣,消耗生命和精力;作家舒新城卻為之辯護:「虛耗時間」幾個字,在這裡是很少有人道及的,你又何必替他們白著急呢!

頭上青天少

眼前茶館多

——民諺

泡茶館是成都人的一大嗜好,老話說的好:北京衙門多,上海洋行多,廣州店鋪多,成都茶館多。

說成都一個泡在蓋碗茶中的城市一點也不為過:在百度地圖搜索「茶館」,成都茶館數量有10000多家,遠遠超過其它城市;有人還曾統計過,成都人每年喝的茶可以裝滿七個西湖……

成都與茶的淵源由來已久,據說——

世上第一片茶園就在成都西南方的蒙頂山上;

世上第一家茶館就開在西晉時的成都;

世上第一碗蓋碗茶就由唐代成都一位崔姓女人發明;

世上第一位記載茶葉的文學家是漢代成都大文豪司馬相如……

所以,在成都,最「巴適」的就是喝茶:竹椅上一坐,茶館一泡,殼子一衝,優哉游哉……

成都茶館,「泡」是精髓。

成都平原被譽為「天府之國」, 豐饒富足,天溫和,地滋潤,物產極其豐富;在這裡生活,用不著勞神費力,自然小日子就過得「安逸」。

「三花茶泡起,龍門陣擺起」是成都傳統。熱水一下,茶香、花香四溢,一解潮悶。你即便坐在那裡喝上一天,茶鋪也是笑臉相迎,隨時等你吆喝「摻茶」。

無論綠茶、花茶,成都喝茶,用蓋碗才正宗:茶蓋謂天,茶船謂地,茶杯喻人,茶水衝上,蓋子一蓋,意思就是天地人和,你說多有講究。

在茶鋪,人們聽著四面八方的信息,看著形形色色的人和事,談著是每天的趣事新聞,品著蓋碗茶中的濃香。從而品著生活、品著文化、品著休閑。

茶客們千姿百態,媚俗不一

宛如一個活生生的小社會。

——老舍《茶館》

正所謂「杯里乾坤大,茶中日月長」,小茶館大社會,這裡匯聚三教九流之客,容留南來北往之風。

「擺龍門陣」是成都茶館特色,有時候一擺就是一天。那邊擺者有心,這邊聽者有意,一呼百應,談出各種社會熱點,與現在的微博熱評不相上下。

賣瓜子的,掏耳朵的,擦皮鞋的,舒筋骨的,搓麻將的,談生意,悶瞌睡的,寫文章的……熱鬧非凡,卻相互融洽;到此的人群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卻自有雅俗共賞之意。

成都的茶館文化,與巴黎的咖啡館文化、日本的居酒屋文化……都有異曲同工之妙——人們悠閑的散座於此,聊聊風月、談談人生、說說世事……將這座城市的底蘊都融入了這方寸之間;同時,這樣的方寸之間也承載著整個城市的生活情趣以及文化精髓。

一盞茶

兩三摯友

一座臨街小院

再循著成都古老的青灰磚石

看看那些修葺完好的清朝古建

推開一扇厚重的木門

聽聽那些古往今來的故事

(摘自《瞭望東方周刊》,並收錄於《讀者參考》138期)

成都十大茶館,你「泡」過幾家?

在成都,鬧市有茶樓,江邊有茶攤,公園有茶座,大學有茶園,處處有茶館。尤其是老街老巷,走不到三五步,便會閃出一間茶館來,而且差不多都座無虛席,茶客滿棚。

成都就是一杯「安逸」的蓋碗茶。

大慈寺

禪茶堂

始建於隋唐的大慈寺,玄奘法師曾在這裡受戒。

而比鄰的遠洋太古里匯聚了國際奢侈品牌。

大慈寺內的禪茶堂是老成都著名的茶館,陽光透過鏤空雕花門窗,射在竹藤椅及蓋碗茶上;

傳統四合院里,品壩壩茶的人們懶懶地曬著太陽,背景是林立的摩天大樓,演繹著成都這座「慢生活與快節奏」的城市風情。

人民公園

鶴鳴茶館

位於人民公園內的鶴鳴茶館,天天爆滿。迴廊里,露天下,湖邊上,只要能塞下一桌,必定有座。有三五成群相約閑侃擺玄龍門陣的,也有超孤獨清茶一杯吃獨食的,還有談生意的,掏耳朵的叮叮噹噹招攬聲不絕於耳。

到了飯點,旁邊鍾水餃的服務員拿點菜機,挨桌收錢廚房下單,不一會兒茶桌變成擺滿小吃套餐的餐桌。飲茶與就餐完美組合。

沙灣路

順興茶館

位於成都沙灣國際會展中心的順興老茶館,用從各地運來的明清老磚砌牆,自然年輪的印記。在喝茶之外可以看川劇,還能品各色成都小吃。

順興已經把茶樓改良為現代休閑綜合體了,正如店門口流沙河作《四川老茶館賦》所言:坐久闔目,魂留清朝茶館;醒後開眼,身在現代華樓。

望江公園茶館

竹的公園

望江公園的崇麗閣,其名取於《蜀都賦》中「既麗且崇,實號成都」,民間稱之為「望江樓」。南面的薛濤井是明代仿製薛濤箋處。因薛濤一生愛竹,後人便在園中遍植各類佳竹。

薛濤讚頌竹「虛心能自持」「蒼蒼勁節奇」。這裡被譽為「竹的公園」,在幽幽翠竹中品茶,竹香茶語,白鷺啼鳴,加之濕潤清澈的空氣,呆上半天也不厭倦。

寬窄巷子

老成都茶館

寬窄巷子是成都的一張歷史文化、民風民俗名片,沿著青石板路,尋到老成都茶館,在散落的茶座要一壺「飄雪」,喝蓋碗茶看南腔北調的過客,品老成都印記。

文殊院

香園

設在文殊院內的香園壩壩茶是老成都有名的茶館。在空林書畫院背後高大的樹蔭下,茶客彷彿找到了心靈平靜的場所,茶座密集而不喧鬧,以天為頂,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讓人感受到壩壩茶的魅力所在。

品茶之後室內有素席自助餐提供,衛生經濟,只聽得杯盤菜夾碰撞聲,優雅恬靜之感頓生。

錦江劇場

悅來茶館

穿過春熙路和王府井商城,站在錦江劇場的門前,你才能找到「大隱隱於市」的悅來茶館。這裡原來叫老郎廟,是四川戲劇行業公會所在。1912年幾個在這裡演出的戲班合併成了「三慶會」,並出資建立了「悅來茶館」,鼎盛時期,三慶會擁有演員 300餘人。

以茶為媒,常年有梅花獎得主在此演出,連李伯清的散打評書也是在此起步。茶館之中一杯茶,看台上人演著別人的故事,走出茶館,又繼續演自己的故事。

文化公園

支磯茶園

支磯茶園位於青羊宮旁的文化公園內,依山傍水圍湖散落,除喝茶外,午餐有套餐。有小橋連一小島,植被茂密,綠影一堆。島中亭子旁樹蔭下有茶座,喝到飯點讓服務員端來一桌川菜,小酒下菜豈不快哉!

百花潭公園

慧園茶館

「浣花溪之處,溪上民女任氏在潭邊為病僧洗滌袈裟,蓮花輒應手而出,整個水面漂滿百花,故名百花潭。」

園中之「慧園」得名於巴金《家》中主人翁覺慧之「慧」,是以高家大院的文字描寫為藍本建造的。晚香樓旁參天大樹下喝壩壩茶,定能品出書卷氣。

神仙樹

論道竹葉青

位於武侯區神仙樹的竹葉青論道生活館是成都典型的高檔茶樓,整體風格都在體現清寂的茶道精神。

來自峨眉山的這種名茶,是1964年陳毅到峨眉山,品此茶後見茶形似竹葉,青秀悅目,而取名竹葉青。竹葉青論道館曾被《時尚芭莎》雜誌評選為成都最美的茶館。

竹靠椅、小方桌、蓋碗茶、茉莉香,

或高談闊論,或閉目養神,

泡上幾個時辰,你才能體驗到成都慢生活的真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茶能養生,也會傷身
被稱為「東洋參」的牛蒡茶,來幫你節後降脂減肥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