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霍金逝世 難忘大師06年訪港 勉勵癱瘓者積極人生

霍金逝世 難忘大師06年訪港 勉勵癱瘓者積極人生

曾於2006年訪港、有「現代愛因斯坦」的英國物理學家霍金( Stephen Hawking)逝世,終年76歲。

霍金生於1942年,正值二戰德國轟炸英國之年。戰後在牛津大學讀書,他21歲證實患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原本以為只得兩年可活,但結果他卻活了下來,並且成為21世紀最出色的物理學家。他曾言:「21歲的時候,我的期望跌至零。自此之後,一切都是意外收穫。」

霍金年輕的故事後來拍成電影《愛的方程式》。

學士畢業後,他轉到劍橋大學攻讀博士,研究宇宙學。不久,他發現自己患上了會導致肌肉萎縮的盧伽雷病。醫生對此病束手無策,起初他打算放棄從事研究的理想,但後來病情惡化的速度減慢。

而電影《愛的方程式》亦以他求學、患病、談戀愛的經歷為題材,霍金看電影后認為演得非常好,令他以為戲中人就是自己,他亦透過這套電影回顧了自己的人生。

霍金看完電影《愛的方程式》後,認為透過這套電影回顧了自己的人生。

1970年代,他發現黑洞輻射的溫度和其質量成反比,即黑洞會因為輻射而變小,但溫度卻會升高,最終會發生爆炸而消失。至80年代他開始研究量子宇宙論。他最出名的著作包括《時間簡史》。

作為研究黑洞的專家,霍金近年曾言「物質能逃出黑洞,甚至通向另一個宇宙。假如你認為自己身處黑洞,請記住,總有路走出來,別放棄」。

霍金名著《時間簡史》將艱澀的物理學向大眾闡明,曾登英國《泰晤士報》暢銷書榜超過237周。

熱心公共事務

霍金向來關心公共事務,例如在英國脫歐之時曾勸阻,並聯署反對。在認證的facebook帳戶中,生前最後一則訊息是去年12月,表示為了英國公共醫療系統,要向文翠珊政府興訟。

霍金曾經有過兩次婚姻,育有3名子女。1995年與他的看護結婚,是其第二名妻子。

2016年出席BBC講座時,霍金指出人類自己所創造的科學或科技發展正為世界帶來嚴重威脅,現時核武發展、全球暖化與機因改造等問題將令人類自食其果,科學與科技進一步發展,將製造「導致事情出錯的新情況」。

對於美國現任總統特朗普的立場,包括退出《巴黎協定》及否定地球出現氣候變化等,霍金認為這必然破壞地球環境,危及自然生態、人類和下一代。

患有硬化症多年的霍金早已全身癱瘓,不能發聲,並靠語音合成器與其他人溝通。

霍金的家人在星期三(3月14日)向傳媒公布霍金逝世,終年76歲。三名子女在聲明中指出:「我們親愛的父親今天離世,感到非常沉痛。他是出色的科學家、超凡的人,他的工作和貢獻會留存下去。」

霍金的第一條微博獲大量網友轉發評論和按贊。

雖然學術成就超卓,但霍金不少理論仍要更多的數據證實,令他一直無緣諾貝爾物理學獎。至今巨人殞落,基於諾貝爾獎只頒發予在生的人,亦註定了霍金永遠不是諾貝爾獎得主。

美國著名物理學者克勞斯(Lawrence M. Krauss)在社交媒體說:「一顆巨星剛走出宇宙。我們失去了出色的一個人。霍金勇敢地與宇宙奮鬥76年,教曉我們重要的人生道理,人之為人值得慶賀之處。我會懷念他。」

2006年天才到訪 港人痴狂

霍金亦曾於2006年6月首度訪港,牽起一陣天文地理熱潮。

霍金到香港科技大學演講。

而他到香港科技大學以「宇宙的起源」為題發表演講,指宇宙學近年雖取得驚人進展,但眾多問題仍未解決,包括宇宙的未來將會如何,宇宙最終會否永遠膨脹,人類從何而來,人類為何在這裡等。他又用泡泡作為比喻,去解釋宇宙澎漲論,指若泡泡漲至某一個界限,有些會爆破消失,有些就會大幅膨漲。

霍金帶給香港人很多啟示,並勉勵因癱瘓而一度想安樂死的鄧紹斌。

霍金帶給香港人很多啟示,除了喚醒年輕人對天文物理的興趣,並勉勵了因癱瘓而一度想安樂死的鄧紹斌。在離開香港的一天,不少霍金迷專程到機場送機,能一睹偶像風采,有擁躉心花怒放的說:「結婚可能不止一次,但見霍金可能只有一次,見到他之後,覺得死而無憾。」

香港夜景聞名已久,來港的第一天,霍金就主動要求安排他夜遊維多利亞港,欣賞享負盛名的「幻彩詠香江」激光表演。

其後,2017年3月,霍金再次「現身」香港演講,不過這次是藉助全息投影(hologram),來顯示這項技術的運用越來越廣,如今已深入政治、娛樂及商業領域。

2017年3月,霍金藉助全息投影再次「現身」香港演講。

很可惜,我們再也等不到霍金第二次來港……

雖然世間再無霍金,時間也永留簡史,但你會永遠活在人們心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香港薈 的精彩文章:

為何我們有功夫也有熊貓,但無《功夫熊貓》?聽成龍怎麼說
「香港首個發獃比賽」 約你報名

TAG:香港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