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除掉了反對者留下了這個人,晚年卻給他出了大難題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除掉了反對者留下了這個人,晚年卻給他出了大難題

李世民為什麼要搶在玄武門附近動手?除了地利人和因素(比如玄武門執行禁衛總領常何已被李世民收買,玄武門附近可以埋伏),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必須把握住這個「天時」——必須在李建成面見李淵之前,就徹底把李建成消滅掉,然而立即派兵控制住李淵和重要大臣。給李世民一萬個膽子,他也不敢當著李淵的面殺死李建成。

應該說,當尉遲敬德率兵,穿戴著染血的甲衣出現在李淵面前時,政治經驗豐富的李淵馬上就明白了當前的局勢,死活已經由不得自己這個帝王說了算的,槍杆子里出政權,李淵很快就妥協了,而我們要注意到的是,李淵的妥協其實幫了李世民很大的忙,借著皇帝的詔令,他才能夠迅速穩定局勢和人心。

玄武門之變

最緊張的一天過去了,但李世民還有個重要的問題需要儘快解決:李淵怎麼辦?

李世民利用李淵的手諭,把玄武門事件定性為李建成與齊王作亂,被李世民剿滅。那如果殺了李淵呢?性質就完全變了,要知道,李世民殺掉李建成的借口就是太子和齊王作亂,尉遲敬德帶著這個理由,以及全副武裝的士兵,逼著李淵進行頒布下諭旨,讓秦王李世民統領各軍,擁有緊急事態處置權。

但如果尉遲敬德殺死了李淵,那作亂的是誰?謀反的是誰?明顯就是李世民了啊,難不成你說太子齊王勾結李淵作亂?

這樣李世民政治上就站不住腳了,失去了上位的合法性基礎,那他就不會再有政治權威去統御全國官僚系統以及軍隊系統了,全國範圍輕則爆發兩派內戰(誰敢保證李勣等軍事大佬不會起兵勤王呢?),重則爆發類似唐朝中後期那樣的各方勢力群毆。

李世民

所以,李淵必須活著,還得好好活著,以太上皇的身份發揮餘熱,給李世民統治的合法性提供來源和基礎。就算李世民能夠擺平殺死李淵帶來的現實後果,但有一個問題他是無法解決的:以後李唐王朝怎麼傳位?你李世民敢殺親爹,那李承乾不敢殺你?事實上,光是玄武門之變手足相殘,就已經在李唐王朝政治繼承的鬥爭中起到了很壞的表率作用。

李世民為什麼要廢除李泰的繼承權,他說的很明白:不想讓後代皇子皇孫認為皇位可以爭奪而來,嫡長子繼承製大於天,當然,李承乾不成器,讓李世民的打算落空了,但其實也怪不得李承乾,李世民更偏愛李泰,越發討厭李承乾,自己就已經動搖了嫡長制繼位的念頭。

李淵

結果李承乾和李泰兩敗俱傷,深刻的提醒了李世民——你當年手足相殘才得來皇位,現在你兒子們之間又要手足相殘爭奪皇位,這是示範效應?還是因果報應呢?那果當如初殺死李淵,未來會在李唐皇位繼承權的爭奪中出現什麼慘劇呢?不敢想像,但起碼李世民不會有一天好眠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通史 的精彩文章:

他智勝諸葛亮,擊敗趙子龍,力壓司馬懿,卻人人說他是窩囊廢
他率50萬秦軍出征在外,眼看著秦朝滅亡卻按兵不動,影響中國歷史數千年!

TAG:全球通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