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芳華》里的音樂,芳華里的惆悵

《芳華》里的音樂,芳華里的惆悵

之前朋友圈都被《芳華》刷屏了,後來就找了家 IMAX 廳一睹為快。該文之前也發布過,但是被和諧掉了,今天我們再發一次,沒看的朋友請抓緊看。

從一開始我便帶著先入為主的批判眼光在觀影,沒想到馮小剛的品味竟是如此庸俗不堪,影片的前半段不是特寫女兵沐浴更衣的鏡頭,就是奚落女性在內衣里墊海綿墊,以及女戰友對何小萍舉止粗魯、惡意搜身等諸如此類的潛在性暗示。

不過,電影的後半段則令我徹底釋然了,尤其是何小萍從文工團被下放到野戰醫院,最後從一個挨慣欺負的弱者變成一名在越戰前線救死扶傷而受到表彰的護士英雄,但卻在現實的重壓之下精神崩潰入院。

在文工團臨解散前最後一次慰問演出去到何小萍所在的精神病院時,在看到台上戰友跳起她熟悉的革命芭蕾舞《沂蒙頌》的那一刻,台下還穿著病號服的何小萍內心觸動,獨自離座,推門走出禮堂,在外面的草坪上開始就著腦海當中回蕩的《沂蒙頌》音樂而翩翩起舞。

這一刻的返璞歸真、迴光返照,特別讓我動容。

《芳華》里出現了很多西方古典音樂的意象,首當其衝的是文工團里的管弦樂隊、拉手風琴的郝淑文、吹小號的陳燦。

電影的開頭出現了兩首西方古典音樂作品,其一是陳燦在排練廳里休息時練習的柴可夫斯基《天鵝湖》「拿波里舞曲」,其二是一名樂隊女大提琴樂手在宿舍樓道里練習的J.S.巴赫《 G 大調第一大提琴無伴奏組曲》「前奏曲」。

影片當中鄧麗君的那首《儂情萬縷》也是一個時代的重要象徵及縮影,在那個曾經連收聽鄧麗君都等於偷聽敵台、等於在接受資本主義(和平演變)腐蝕的荒誕年代下,像片中劉峰、郝淑文、蕭穗子這樣情竇初開的少男少女們,聽到鄧麗君的溫婉情歌就像是被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哪有男兒不發情,哪有女子不懷春,《儂情萬縷》促發了劉峰體內的腎上腺素及多巴胺,讓他像收穫了性高潮似得,開始有了在跟林丁丁孤男寡女獨處一室時,突如其來向她告白的衝動和勇氣。

當然了,劉峰不是林丁丁和過來帶他前去調查的部隊保衛部門認為的所謂流氓猥褻,他只不過是情到濃時情不自禁地熊抱了一下林丁丁而已,片尾蕭穗子和郝淑文還調侃道遠嫁澳洲十年的林丁丁,現在可能已經胖得連再叫劉峰拿自己的右手假臂去摸都未必情願了……

《芳華》這部電影觀影后,給予我最深刻的印象和由衷的感觸便是:什麼「學雷鋒做好事」、「活雷鋒精神」、「純樸善良」、「好心好報」這類舊時代的主流人設(價值觀)都早已崩塌掉了。

家庭出身(權貴階層)和門當戶對比什麼都重要,看看幹部子弟的郝淑文、陳燦,選擇遠嫁澳洲華僑的林丁丁;再看看永遠被嘲笑的何小萍、將對陳燦的愛意撕碎埋葬的蕭穗子,還有失去右臂被愛人拋棄、在海口生活潦倒的劉峰,時過境遷的殘酷現實令一切都變得一目了然,赤裸裸的。

《芳華》是屬於我父母輩一代人的時代記憶,「中國人民解放軍是毛澤東思想的大學校」、文工團大院內練功房牆壁上懸掛的「馬恩列斯毛」畫像、「團結緊張嚴肅活潑」、「文藝作品是為人民群眾服務的」…… 這些火紅年代下的標語和符號,其實現在看來依舊是那麼鮮活,那麼振奮人心,尤其是對於像我這樣的退伍軍人來說。(全文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酌樂古典 的精彩文章:

TAG:酌樂古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