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離開輪椅回歸宇宙 霍金用時間譜下一段簡史

離開輪椅回歸宇宙 霍金用時間譜下一段簡史

英國著名物理學家、《時間簡史》作家霍金逝世,享年76歲。

史蒂芬·霍金是現代最偉大的、最為人熟知的物理學家之一。我們永遠不會真正理解他的宇宙論、大爆炸理論、黑洞蒸發理論等在物理學界的意義。霍金的《時間簡史》卻以世界上最暢銷科學著作的成功,將我們這樣的普通人帶入了現代物理學、宇宙學的世界。霍金也用自己傳奇的一生,讓我們認識到了生命的意義。


《時間簡史》:關於宇宙的終極問題

時間的起止、空間的大小、宇宙的邊際,這些對大多數人來說充滿了哲學、宗教學意味的概念,被霍金以物理學的知識一一解釋。

很多人的書架上,也許都放著一本《時間簡史》,即使被有些評論家稱作為「科普」作品,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這依舊是一本根本讀不懂的書。然而,宇宙大爆炸、奇點、黑洞,這些讓我們似懂非懂的科學名詞,卻奇妙地留在了人們日常的言談、最通俗的娛樂作品之中。

霍金用他當時能夠想到的,最直白的沒有數學公式的語言、用最前沿的物理學知識,向我們解釋著一個個古老的問題,顛覆著人們對於宇宙的想像和認知。也許讀完全書,你只記住了8分鐘前的太陽,那也很美好了,不是嗎。


生命的奇蹟,科學的奇觀

一個從21歲就被確診只有2年時間的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患者,打破了醫療的極限,用被禁錮於輪椅之上的身體活成了奇蹟。那張禁錮了霍金大半生的輪椅,也成了另一個奇觀。

霍金第一次結婚時,已被診斷病情

在撰寫《時間簡史》的過程中,已經被困在輪椅之上的霍金又經歷了一次病痛的折磨。1985年,他在瑞士感染肺炎,不得不進行氣管切開手術,由此失去了全部的說話能力。於是,美國Words+公司,為霍金改善了他們的軟體,讓他能夠盯著輪椅上的那台Apple II電腦,在光瞄掃描字母表時,迅速找到想要的字母,實現輸入。霍金也成了世界上最熟練使用掃描式輸入法的人之一,每分鐘他都能拼出15-20個單詞。

隨著霍金的肌肉逐漸萎縮,他的裝備也不斷升級。1997年,英特爾的聯合創始人戈登·摩爾遇到霍金,並推薦用英特爾的處理器代替此前AMD處理器的電腦。此後,英特爾開始為霍金不斷研發新的裝備。

2014年英特爾開發了「ACAT」的輔助情感感知工具包,它在整合了SwiftKey輸入法的基礎上,通過安裝在霍金眼鏡外的紅外開關監測臉頰的運動,來幫助霍金完成字母選擇的工作。霍金只需要輸入20%的字元,就能預測出其餘的內容。打字速度提升了一倍,日常的瀏覽、編輯、搜索、電郵等功能完成效率提高十倍。2015年,英特爾開源了霍金的ACAT系統。

霍金曾說過,醫療沒有治癒他的疾病,但科學是他的依靠。


鏡頭下,智慧而幽默的物理學家

疾病將霍金綁在一張輪椅上,輪椅卻帶著霍金走進全世界人的家裡。仔細想想,你大概不太能找到另一個像霍金般,願意出境、無比幽默的物理學家了。

2007年霍金在大西洋上空的飛機中體驗失重飛行

中國的觀眾,也許被霍金與謝耳朵在《生活大爆炸》中的互懟圈粉。其實,早在1992年,霍金就曾經本色出演《星際迷航:下一代》,與「牛頓」、「愛因斯坦」這些物理界先賢們同桌打牌。

《生活大爆炸》

《星際迷航:下一代》

英國人霍金經典的美國腔機器音,還出現在了《辛普森一家》、《飛出個未來》等動畫作品中,為自己的卡通角色配音。

《辛普森一家》

《飛出個未來》

除了電視劇,霍金還為英國的搖滾樂隊Pink Floyd的專輯,多次獻聲。2014年,的《Keep Talking》專輯中的聲音,讓粉絲們大呼性感。

霍金與Pink Floyd表演現場

2017年,BBC為霍金製作了一部紀錄片《霍金:探索新地球》。片中,霍金與他的學生一起探索著人類在外太空的生活。其中,霍金對人類命運的預測,也振動了世界,讓觀眾們都一陣心驚。


霍金的預言,人類的命運

與病魔抗爭幾十年,霍金終究離開了我們,但他生前那些對人類世界的預測,卻如同被敲響的警鐘,餘音不絕。

地球將在百年內毀滅

在《探索新地球》中,霍金再一次重申了他對地球的預測,人類必須在100年內,離開地球移居外星,否則,我們將面臨的就是人類文明的毀滅。此前,霍金曾在洛杉磯的一次演講中表示,地球會在1000年內遭遇災難性毀滅。核戰爭、溫室效應、人類對能量的需求都將毀滅地球。而霍金給出的解決之道,就是科學的進步,讓人類獲得衝出地球、衝出太陽系,到達更遙遠的宇宙的能力。

不要接觸外星人

人類也許是改變地球命運的重要力量,但外星人也許是終結這個世界的另一個存在。霍金曾多次警告人類,盡量避免與外星人的接觸。霍金認為,外星生命一定存在,但他們的體形、樣貌、能力,都可能與人類完全不同。我們也許根本不能理解外星人的生存狀態、想法和科技水平,主動嘗試聯繫外星人,可能招來他們對地球的侵略與毀滅。

警惕人工智慧

除了這些關於宇宙的理論,霍金近幾年對人工智慧抱持的否定態度,也激起了很多聲音。人工智慧取代人類,最終演變成超越人類的生命形式,是霍金一直以來對人類的另一個警告。無限追求效率的人工智慧,可能會發展自己的意志,與人類的意志相抗衡,並最後總甩掉人類的控制。當人工智慧成為人類文明史上的突破時,我們也許已經忘記了其中的風險,將自己逼入了絕境。

人類之命運、宇宙之探索,是霍金終其一生的熱愛,我們也將在霍金的預言中,謹慎地對待以後的生活。正如他的子女在聲明中所說,霍金的勇氣、堅持、幽默感,鼓舞了全世界。

2018年3月14日,霍金帶著他的智慧、愛、幽默與勇敢,在愛因斯坦的誕辰離世。霍金曾說,如果他遇見愛因斯坦,一定會問問他為什麼不相信黑洞的存在,也許現在霍金已經有了答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活網 的精彩文章:

準備量產的拜騰SUV是夢還是餅?現場試乘後我們就有了答案
本田跨界快時尚 還不是因為年輕人不再愛摩托車了

TAG:愛活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