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YouTube難題:用戶都喜歡草根 那還要不要專業

YouTube難題:用戶都喜歡草根 那還要不要專業

騰訊《一線》 作者 王丹薇 發自奧斯汀

當地時間3月13日,在美國科技文化盛會「西南偏南」上,《連線》雜誌主編Nicholas Thompson向谷歌旗下的視頻網站鼻祖YouTube首席執行官Susan Wojcicki提問:你覺得在未來,YouTube希望更多是這種草根、非專業視頻,還是專業的、更權威的視頻佔主流?

Susan Wojcicki給了一個安全的標準答案,兩者都會有。

「未來,一方面可以看到任何人都可以拍完視頻後上傳YouTube,另一方面,比如在美國總統大選中,一些競選人也會用YouTube這個途徑,宣傳自己的競選理念。現在YouTube是個很大的平台,我們什麼都有。」

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讓包括YouTube,Facebook和谷歌在內的技術平台成為眾矢之的。這次大選暴露出的假新聞,點擊量為王的演算法的弊端等問題在美國社會被廣泛的討論,並倒逼這些技術平台做出改變。

在上述論壇討論中,雖然Susan Wojcicki有意無意的迴避構成YouTube推薦演算法的細節,但是這位YouTube掌舵人稱,除了點擊量,消息來源的生產者是否是業內有口皆碑的新聞機構等因素都在演算法之內,「我讓程序員給我解釋YouTube的演算法時,他們會給我回復特別長的一副演算法構成配方。」

YouTube是UGC(用戶生產內容)平台的鼻祖,在創始之初,信息自由,機會平等的理念使其一炮而紅,並吸引了其它國家創業者的效仿。優酷創始人古永鏘曾在2010年上市之後,強調優酷的用戶內容生產屬性。

Susan Wojcicki稱,過去一年,YouTube都在思考怎麼在最合適的時間為用戶提供合適的內容,並強調YouTube作為大平台,有其該有的企業責任,「有的時候不同的自由之間是相互衝突的」。

互聯網雖然帶來了去中心化的機制,但是也讓人在自由中迷失。Susan Wojcicki的外婆是為圖書管理員,這讓她對權威和責任的界定有了更生動的體驗,「在過去,圖書館以及其背後一整套知識生產發行機制,為人們提供了權威可靠的來源。 」

去年年底,谷歌宣布將為YouTube招聘1萬人來審核用戶上傳視頻內容。「雖然98%的機器挑出來的需要刪除的視頻,最後都被刪除了,也就是說機器做的工作大部分是正確的,但是我們仍需要人來最後把關」,Wojcicki說。

「人對機器的更新和訓練是必要的,我們不是用人來訓練最終將會取代人的機器,不管到什麼時候,我們都需要人。」

在各大科技領袖榜單中,Wojcicki經常名列前茅,平台的責任的難題是擺在她面前的最新的棘手問題,「我們不會給平台強加某種的價值觀」,這位五個孩子的母親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線plus 的精彩文章:

特贊創始人范凌:個性化消費讓傳統廠商遭遇生存壓力
美的在家電展前夕講了新戰略 但家電並不是它的主角

TAG:一線plus |